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民族服饰 丰美画廊


    民族服饰是民族识别的一个重要依据,头饰系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犹如宝塔之尖,处于突出的顶端,最是引人注目,也最能彰显服饰整体的特色。无怪我国古代人称头饰为“头衣”、“首服”或“首饰”。 故而,观赏和研究服饰,将头饰置于首要地位,应是题中之义。
    中华民族的头饰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代先民进入石器时代后,由于发明了骨针和骨锥,得以把兽皮的片段连缀缝合成原始的雏形的衣冠。至新石器时代,随着氏族部落农牧业的发展,人们用陶、石制作的纺锤、纺轮织造麻布,才有了最早的衣裳。后来先祖又学会饲蚕剿丝,衣冠服饰方初具形制并逐渐完善。在阶级社会里,包括头饰在内的服饰除了御寒蔽羞的功能,竟成为“别尊卑、明贵贱”的标志。肇始于夏商朝、盛行于西周的冠服制度,则成为统治阶级用以“严内外、辨亲疏”的“礼治”工具。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促使列国追求各自不同的服饰风尚。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昌明,服饰形制渐次开放。直至清末民初,西方文明东渐、民主政治兴起,导致服饰风格兼收并蓄,日趋丰富多样。中国古代五千余年的服饰发展史,尤其是各个时期、各个民族头饰的千形万状、千变万化,不仅从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传承和演变,而且相当具体、生动、形象地呈现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各类人群的文化修养、心理素质、审美需求与生活习俗。这是一笔极其丰厚的文化遗产,一种富丽多彩的艺术瑰宝。千差万别、洋洋大观的中华民族头饰,涵盖、包蕴了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民俗学以及哲学、美学、艺术学等等知识和理念。它们既是物质的也是非物质的,既是博大无际的也是精深入微的。同时,又都是铁证凿凿、查有实据的。
    我国的古代头饰资料浩如烟海,比比皆是。从目前发掘的实物来看,在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层中就已有束发用的陶笄、骨笄、骨簪和戴冠的头饰了。从大量石器、陶器、骨器、角器、青铜器等原始造型艺术,到崖画、壁画、帛画、版画、国画及雕塑等美术作品,从石窟、墓冢、陵园到宫殿、庙宇、豪宅、大院等建筑物,都刻画了或简括或精细、或平俗或高雅的男女老少的头饰,可供后人观赏、临摹、研究,使炎黄子孙对祖先们的最重要的头部形象有个明晰的感性认识。这一特殊的“人本文化”和“人体艺术”,应视为无比珍贵的国粹和国宝。而在各种古籍文字中,对头饰的记载更是如数家珍,例如,《后汉书·舆服志》中的“上古衣毛而冒(即帽)皮”,《周礼》中的“享先王则衮冕(天子、诸侯、卿、大夫所戴之礼帽)”等等。
    近现代社会,尤其是在经济、文化发达的城市,基于人际来往乃至国际交流逐渐密切,服饰的互相借鉴与融合蔚然成风,人们的头饰也日益一致,总的来说是讲求简便、适体、实用的趋势,以利于改善人类的劳动、工作和生活条件。然而,中国少数民族(特别是交通闭塞的边缘地区)的头饰却长期保持着百花齐放的丰繁景象,承袭着各自相对稳定的样式、花色和文饰。我国民族众多,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具一格的头饰,从而呈现了姹紫嫣红、环肥燕瘦的绚丽多姿。这是一个民族的自信心和内聚力使然,体现了他们对生活习俗、传统文化的坚守不渝的深挚感情和审美惯性。不过,只有把56个民族的头饰艺术荟萃成书,集中展示,竞相比美,才可突现我国民族头饰的洋洋大观,构建万紫千红满园春的盛状。孔令生先生就是致力于此项善举的一位有心人。他于退休之后,历时八载,呕心沥血,以水彩画的形式,精心绘制了1100余幅中华民族头饰。
    孔令生先生是一位非常敬业的美术家和编辑家。他长期在云南省的思茅(今称普洱)、西双版纳等民族地区工作和深入生活,创作了大量描绘边疆绮丽风物和少数民族奇风异俗的国画、油画、水彩画,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即有作品发表和出版,多次参加全国和全省的美展并获奖,不少作品为国内外人士或机构收藏,曾先后出版《葫芦信》《阿布莎格》《中国云南少数民族图谱》《中华民族服饰900例》等,还创作了印数逾百万张的年画、门画。孔令生的画作题材新颖别致,构图精美,笔触细腻,色彩鲜艳清丽,给人以愉悦的视觉享受。在30多年的美术编辑生涯中,他主要从事书籍、报刊的装帧设计及插图等工作,编辑、出版了一批有价值的好书和美术作品(包括各种画册、连环画、年门画等),发现和扶持了不少来自各地的美术作者。年深日久的创作和编辑业务,特别是在人物画领域,使孔令生接触、关注并深深地酷爱上了各民族的服饰艺术,自觉地收集、查阅有关资料,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信息和图例,进行整理、分析、研究。这一切都为他编绘《中国少数民族绘本》积淀了丰厚的原料,奠定了坚实的根基。所谓的厚积薄发,千里足下,此之谓也。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就很重视对各民族服饰(当然包括头饰)的调查、整理与研究,将其列为一项文化建设事业。早在1956年,国家教育部和文化部就提出要在文科大学里开设服饰课程。 1960年后,有的艺术院校(如上海戏剧学院)陆续开设过这门课程。1961年,全国高校教材编选会议决定,将服饰教材纳入编写书目中。由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周锡保所著的《中国古代服饰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就是历时数十年的研究和教学成果。该书自我国服饰的起源直至辛亥革命后服饰的演变、发展,作了系统的纵向阐述,令我们得以了解各个历史时期服饰总的形制和特色。而摆在我们眼前的孔令生编绘的《中国少数民族绘本》(云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12月版),则是横向地展现了我国众多民族现存的各种服饰,自有其独行特立的认识作用、文献意义和审美价值。本书以精美、准确的图像为主,简括、明了的文字为辅,将知识性、艺术性、观赏性融为一体,有如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科普读物;这非但不会削弱它的社会效益和艺术水平,反而会吸引更多受众的关注,提升他们的感性认识和阅读兴趣。
    服饰艺术既是一个地域、一个民族的非语言的文化载体,也是民族审美心理的一种特定符号。它既是判明某个民族表面形象的物质外壳,也是体现民族精神内涵的一个重要标志。
    纵然,头饰艺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变化多端,但是总览全貌,其起源和发展大都与当时当地人们的生活实践密切相关,或是具有实用功能,或是具有装饰作用,或是兼而有之,两全其美。至于服饰艺术的美学符号,则大致表现以下三类物象的母题:一类是具象母题,即摹拟动植物等自然物象的母题;一类是抽象母题,即不拘泥于直接模仿自然实体的几何形图案和花纹;一类是意象母题,即蕴涵着象征意义的审美符号。由是观之,各民族的服饰艺术是大有学问的,需要专家们系统发掘、深入研究。《中国少数民族绘本》为此做了可贵的基础性工作,它勾画了几十个民族的代表性服饰,不仅初步归纳和传播了博大丰厚的中国少数民族服饰艺术,而且将会引发、带动更多的有志者去关注和投入这项文化事业,使其日臻完善,从而为建设民族文化强国作出奉献。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