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幅绚丽多姿的民族画卷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掀起最炫民族风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03:11:38 《工人日报》 赵亮 窦菲涛 参加讨论
现代泗州戏《绿皮火车》 《阿里郎花》胡科 摄 音乐舞蹈诗《花山》张爱东 摄 “哪里月不圆,何处月无光,我却深深地爱着你,中国的月亮……”伴随着闭幕式中一曲《中国的月亮》,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在举国欢度中秋佳节之时圆满落幕。 在为期一个月时间里,共有来自全国各地区35个代表团选送的43台优秀少数民族剧目在京展演,节目以浓郁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勾勒出了一幅异彩多姿的民族画卷。据组委会统计,截至9月13日,共有近12万观众观看了演出,平均上座率达到93%;广大网民积极参与剧目网络投票活动,投票人次近千万。 “本届会演中涌现出了有很多思想性、艺术性与时代性、民族性俱佳的精品力作,既展现了少数民族特色,又融入了现代艺术气息,有效地传承和保护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显示出了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强大生命力。”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组委会执行主席、国家民委副主任李昌平说。 地域特色之“鲜”与剧目形式之“丰” “昨晩看你们的表演太震撼了,无论从音乐,舞美,服化道……都很到位,全剧以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视角,环视中国中原蒙汉人民生活的人文环境,风土人情,感受到中国人民自古就是一个相互尊重、相互友好、包容大度的伟大民族。剧里剧外演员与观众始终在热烈中互动,这是我在本届演出中所看到的难得的盛况。”观众许志保在看过舞剧《马可·波罗传奇》后写给组委会的一封信中这样说。 对于少数民族文艺来说,最大的魅力在于其文化形式的独特性。少数民族文化会演从1980年第一届到2016年第五届的36年间,少数民族传统民间艺术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表现出了鲜明的地域特色。例如蒙古族长调和呼麦、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侗族大歌、苗族的反排木鼓舞、维吾尔族的麦西热甫、柯尔克孜族的库姆孜弹唱等多种艺术形式都得以大放异彩。 在本届会演中,音乐舞蹈诗《花山》以刚刚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为创作背景,用广西壮族音乐舞蹈的艺术形式,将200多里左江花山岩画的美丽画卷呈现在舞台上,融合了岩画中铜鼓、绣球、青蛙、壮锦等大量具有壮族特定意义的文化元素,展现了广西壮族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各民族生生不息的和谐景象。 谈到本届会演的艺术特色时,执导了三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开(闭)幕式总导演、中央民族歌舞团团长丁伟告诉《工人日报》记者,在入选的剧目中,“剧”类作品(舞剧、歌舞剧、歌剧、话剧、戏曲)十分丰富,以往常见的歌舞晚会类作品明显减少。除了极具现代感的艺术呈现,如芭蕾舞剧、歌剧、音乐剧等,还有观众比较陌生的藏戏、壮剧、傣剧、畲歌戏等。 被誉为“中国四大话剧院”的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创作的话剧《祖传秘方》在本届会演中受到热捧。该剧在讲述侵略者统治下东北人民抗日故事的同时,探讨了“人该怎么活”的深刻话题。作为艺术作品,《祖传秘方》所“医”者,在世道人心,在精神面貌。 在古老与现代融合中流淌时代气息 从挤牛奶、剪羊毛、擀毛毡这些草原上日常的生产方式,到经典蒙古族舞蹈《挤奶舞》《顶碗舞》,再到重新改编演绎的歌曲《鸿雁》、新创作的《岱日查》,草原上的文艺骑兵——乌兰牧骑队员们以质朴而生动的表演向观众展现了乌兰牧骑为农牧民演出服务60年来的真实场景。 作为本届会演最后一台亮相的剧目,由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直属乌兰牧骑创作演出的情景歌舞《草原上的乌兰牧骑》让人眼前一亮。作品以“同草原和时代一路前行的乌兰牧骑”为主线,通过一个个极富民族风情的节目,串起内蒙古自治区各族人民守望相助的美好景象。 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直属乌兰牧骑团长那顺对记者表示:“这部作品最大的特色在于朴实的动作、朴实的音乐、朴实的表演,因为这些创作都源自于火热的生活。我们要通过‘接地气’的创作和舞台呈现,来表现农牧民朴素的劳作与纯净的心灵。” 据那顺介绍,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支乌兰牧骑诞生于1957年,是由9名草原牧民的儿女组建成的一支牧区小型文艺演出队。乌兰牧骑以队伍短小精干、队员一专多能、节目小型多样、装备轻便灵活而著称,在长期坚持扎根基层为农牧民服务的过程中,成为农牧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排头兵和主力军。如今,许多歌曲和舞蹈成为经久不衰、广为流传的经典。 “60年前,草原上没有电视,没有广播,乌兰牧骑的演出成为牧民们一年中的文化盛宴;如今,牧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现代科技也走进了他们的生活,但乌兰牧骑还依然受欢迎。”那顺说。 相较而言,安徽省代表团的参演剧目——大型现代泗州戏《绿皮火车》则表现了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新风貌。剧中畲族姑娘蓝小惠与城市阳光男孩孟歌一见钟情,但传统的、世俗的观念和根深蒂固的偏见让他们纯粹的爱情难以为继。春节前夕,各族农民工满怀喜悦和思念,踏上回家路。他们乐观开朗,对未来满怀期望。当发现充满忧伤的蓝小惠后,大家善意地刨根问底,终于打开了姑娘的心窗…… 正如编剧王晓马所说,《绿皮火车》所展现的风俗画卷里传递着、赞扬着人性的善良与美好,让人们感受到了时代前进的脚步。而演绎这部现代戏的传统民族艺术——泗州戏是安徽四大剧种之一,男腔粗犷豪放,高亢嘹亮;女腔婉转悠扬,结尾处多翻高八度拉腔,明丽泼辣,动人魂魄。 融入“非遗”精髓,民族文化在传承中绽放 爱情,是文化艺术的永恒主题。土族原创歌舞剧《彩虹儿女》,讲述了土族姑娘妲兰索与土族小伙旦柱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以此为主线,展现了斑斓、神秘的土族文化。 土族人善舞能歌,每年的“花儿会”期间,人们身穿节日盛装,唱起传统民歌花儿,抒情说爱。在《彩虹儿女》中,同样能听到花儿。“想你着冻成冰棒了,见你着化成个水了。”青稞田间,妲兰索和旦柱唱起花儿,对歌诉爱,倾诉衷肠。 “花儿是代表土族文化的一个亮点符号。”土族作家、诗人东永学认为,《彩虹儿女》中穿插花儿演唱,这种情节安排抓住了民俗文化的核心,花儿演唱最适合舞台表演,也能突出土族这个民族的乡土文化特色。 “绣一抹人间春色,圆一场美好姻缘。”第一幕《绣梦》中,心灵手巧的妲兰索,用七彩丝线绣制绚美的盘绣,憧憬着美好的爱情。 土族盘绣传承人胡兰索卡告诉《工人日报》记者,传统上,土族女孩15岁左右就要开始学习盘绣,为自己和未来的丈夫绣制婚礼礼服和其他衣服,作为嫁妆。 土族丹麻花儿会、安昭舞、土族盘绣、土族服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剧情巧妙的结合,是《彩虹儿女》的一大特色。这在丰富剧情,增强舞台效果的同时,也向观众展现了土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与《彩虹儿女》不同,我国首部侗族音乐剧《嘎老》全剧紧紧围绕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故事围绕着男女主人公寻歌之旅展开,通过美丽的爱情线索,结合音乐、舞蹈、舞美、灯光、服饰造型等元素,以全新的面貌,力图把侗族大歌这一古老的艺术全方位地呈现给观众。 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一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少数民族艺术门类在本届会演中多次展现,比如维吾尔族木卡姆、朝鲜族长鼓舞等。到2015年,在国务院公布的四批137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少数民族项目有479项。 《嘎老》制作人王德文认为,社会在变化,时代在发展,寻找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方式对侗族大歌进行传承保护与发展显得非常重要。把保留传统和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修旧要如旧,创新要出新”。王德文告诉记者,“无指挥、无伴奏、多声部是侗族大歌的特点,我们可以根据舞台需要,对歌曲内容进行适当改编,但这种改编一定是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的。” 天成唯美的侗族音乐、灵动多姿的舞蹈展示、别具一格的服饰造型、绚丽华美的舞美灯光,使《嘎老》成为一部大众喜闻乐见的音乐剧。目前,贵州文化演艺集团正在制定《嘎老》的商业巡演计划。 《嘎老》探索了一条侗族大歌传承与发展的创新道路。王德文表示:“因为它考虑到了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做到了高度结合。在打造民族文化精品的同时,也将促进当地旅游文化商品的发展。就侗族大歌的发展来讲,为下一步它的活态传承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