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问题及出路:问诊甘肃民族地区理科教育


    2015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强调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实施民族地区中小学理科教学质量提升计划”,要“积极支持有条件的民族地区设置工科类、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加强理科课程和实验课教学”。近年来,民族地区理科教育成为民族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焦点问题。甘肃省民族地区理科教育的现状是理科学生少、成绩低、招生人数少,存在双语理科教师紧缺、教师专业能力不足、理科实验教学无法正常开展等问题。当前要全面提升甘肃省理科教育水平,应从引导师生重视理科教育、创新理科双语师资培养体制、变革理科双语教师培训方式、促进民族地区理科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寻找出路。
    一、甘肃民族地区理科教育的发展现状
    1.理科学生少
    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在该自治州所有实施一类模式(即以藏语文为主的双语教育模式)的高中中,参加高考的少数民族学生逐年增加,而报考理科的学生始终较少。甘南州一类模式理科高考学生的比例占该自治州接受一类模式教育的高考学生总数的20%左右,低于自治州内普通类中学理科高考学生占普通类中学高考学生总数的40%的比例,这与省内其他普通类中学“理多文少”的情况相比,形成了明显的“文理倒挂”现象。究其原因,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李泽林认为,这与民族地区的文化氛围有关。他认为,在民族地区,科学技术不占优势,但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文化背景直接影响着学生顺应本民族文化潮流而选择文科。
    2.理科成绩低
    在甘南州少数民族学生中,不仅参加理科高考的考生人数少,而且考生的理科成绩也较差。据统计,在甘南州某民族中学的期末考试中,数学的及格率约为15%,物理的及格率约为10%,化学的及格率约为20%,生物的及格率约为40%,远低于其他学科的及格率。即便是在甘南州高考录取率相对较高的合作藏族中学,历年高考的理科成绩也还是比较低。
    3.理科招生人数少
    据统计,2011年到2015年,民族类高校在甘肃省招收民语类考生人数投放指标中,文史类占到招生人数比例的75%,而理工类仅占25%。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为例。根据该学院招生就业处提供的2013年至2015年的双语专业录取数据,无论是从录取分数线,还是从录取人数来看,该校都存在“文理倒挂”现象。
    二、甘肃民族地区理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双语”理科教师紧缺
    在民族地区,双语理科教师的整体数量非常少。在中学阶段,能够胜任理科教学的双语教师极度匮乏,导致中学阶段理科双语教育出现选科学生少、成绩低等问题。出现这一问题,一是双语理科教师培养过程中的原因,即在民族地区教师培养过程中,师范院校的文科生多、理科生少。二是师资队伍不够稳定。以甘南州卓尼县为例。该县从2008年开始,连续三年从青海等地招聘了12名双语类紧缺学科教师,但这些教师大部分在事业稳定后,又想方设法调离到条件较好的州级学校或返回到青海工作,截至目前,只有一名教师在该县任职。再一个突出原因就是多年来各大民族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逐步倾向于报考公务员或从事行政工作,报考教师职业的寥寥无几,尤其是理科教师,有时候连招聘名额都凑不够。
    2.双语理科教师专业能力不足
    民族地区理科教育质量与理科教师的专业能力直接相关。据一些校长反映,当前甘南州的双语理科教师可以说“只能站上讲台,还不能站稳讲台、站好讲台”,教学成绩不稳定。
    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培养过程中的原因。从科班出身的双语理科教师知识结构来看,在民族地区双语理科教师培养过程中,只注重了本体性知识(学科基本原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性知识(学科教学知识)的学习,条件性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和与教学方法相关的知识)实践性不足。另外,不管是“以汉语为主”还是“以藏语为主”的双语教育模式,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只是简单学习第二语言,对少数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文化的学习都不够深入,也导致双语理科教师不能完全适应双语理科教学。二是现有双语理科教师的原因。由于科班出身的双语理科教师缺乏,甘南州有相当一部分理科教师都是“半路出家”,即原有的理科教师大部分都是从藏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在高校进行学科培训或进修,然后再担任理科教学的;或者跨学科代课,即藏文专业教师上政治、历史、地理课,化学专业教师上生物课,数学专业教师上物理课。这些教师毕竟没有接受过完整的其他专业学习,其专业知识框架不够健全,专业素养还不能完全适应学科的发展。另外,同样是因为师资紧缺等原因,这些教师参加培训、进修的机会也很少。
    3.理科实验教学无法正常开展
    以甘南州夏河县藏族中学为例。该校办学历史较长,近年来不断重视和加强理科教学改革,通过多种渠道配齐配全理科师资,藏数学、藏物理、藏化学、藏生物等学科的高中“双语”理科教师已能满足基本教学需求。该校大幅改善理科实验教学条件,新校区建有10多个实验室,场地设施齐全。但从2012年至今,该校报考理科的学生仍然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理科教学质量一直得不到明显改善。据该校校长介绍,现在该校最大的问题是缺少设备、仪器和生化试剂、药品,教学装备不全,专职实验员紧缺等,这些都影响着理科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甘南州其他中学的情况更为严重,理科师资缺乏,理科实验教学设备不到位,实验教学基本陷于停顿,只能勉强开展一些必要的课堂演示实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理科教育的质量。
    三、甘肃民族地区理科教育发展的出路
    1.引导师生重视理科教育
    在中小学,要强调理科对少数民族学生长远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对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鼓励和号召学生学好理科。学校应加大理科教学投入力度,并对藏数学、藏物理、藏化学、藏生物学科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通过理化生实验课、多媒体辅助教学、理科教学“生活化”、社会综合实践、数理化竞赛等多种途径,提高学生学习理科的兴趣。
    2.创新理科双语师资培养模式
    面对双语理科教师不足和教师队伍不够稳定的情况,高校、中小学、教育主管部门都要作出各自的努力。就高校来看,要充分了解民族地区双语理科教育现状,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和招生科类人数,增加双语理科专业和招生人数。从稳定师资队伍的角度看,建议开展定向招生、定向培养,除了定向招收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外,还可以招收生长在民族地区、从小具有双文化和双语背景的汉族学生,或是热爱少数民族文化的汉族学生。除此之外,师范生毕业后,应尽量引导其走上教师岗位。
    3.变革理科双语教师培训方式
    解决双语理科教师专业能力不足的难题,培训是一个必要途径。但以往集中培训仅注重理论学习,无法深入参与实践和体验教学,培训效果不好,还影响在职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建议中小学与大学、培训机构密切协作,让培训人员到民族地区中小学去“现场培训”,这对中小学教师来说,既不影响教学进度,还是建立在自身需求与任务驱动基础上的学习,符合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在校本培训方面,合作藏族中学积累了有益经验。该中学采取“以汉促藏,以藏兴藏”的方法,积极组织藏语理科教师与汉语理科教师结对子帮扶,相互听课、评课,共同提高。
    4.促进民族地区理科教育均衡发展
    甘肃民族地区政府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应从理科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出发,提升理科教育水平。一是要从全域各县市双语理科紧缺教师的现状出发,给每个县市每年按计划招聘紧缺双语理科教师。二是要全域实行双语理科教师交流机制,在州级学校和县级学校的交流、互动中,既可以提升县级学校双语理科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可以推动县级学校理科教育的发展。
    【本文系甘肃民族师范学院2016年度校长科研基金项目“文化回应性教学及其在藏汉双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号:GSNUXM16-22)成果。】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