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之我见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3:11:01 中国民族报 吴孝刚 参加讨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召开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部署和开展多种形式的共建工作,推进‘双语’教育,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有序扩大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到内地接受教育、就业、居住的规模,促进各族群众在共同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在同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点明了目前民族工作的着力点,指明了今后民族关系的发展方向,在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只有准确理解其涵义,才能在民族工作上既避免消极无为,又防止不切实际的急功近利。 交往、交流是实现交融的基础 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交往是基础,只有发生了具体的交往、互动,各民族之间才能打破隔膜、增进了解,才有可能实现交融。交流比交往更进一步,它是信息的相互传递、观点的相互借鉴、观念的相互影响以及情感的相互表达。相比于交往,交流更具有“人情味”,也更强调主体间的交互性和对等性,因而是更深层次的交往。 由于语言互通是交往和交流的基本前提,因此在民族地区大力发展双语教育尤为必要。双语教育不只是知识学习,更关系到民族关系的良性发展,可谓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召开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都强调要搞好双语教育,体现出党和国家对双语教育工作的重视。 我国的双语教育工作起步较晚。以新疆为例,新疆双语教育的全面推进始于2004年。2004年3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下发文件《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提出要加大汉语教学力度,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200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印发《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的意见》,提出要在学前教育阶段实行双语教育。至此,新疆建立起覆盖学前至高中的双语教育体系。2011年3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育发展规划(2010-2020)》出台,确立了两套课程方案以供各地选择,新疆的双语教育由此步入标准化轨道。据《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5年,全自治区幼儿园和中小学(含职业高中)少数民族双语班和民考汉学生有224.93万人,占幼儿园和中小学少数民族在校学生总人数的78.85%。这是新疆双语教育经多年努力而取得的成绩,为各民族更好地交往交流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在双语教育上,包括新疆在内的其他民族地区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交融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交融是交往交流的目标。交融不是同化,不是融合,而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多元一体”。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的解释,“交融”在本质上指的是社会一体化,是社会的不同部分结合为一个统一、协调的整体的过程及结果。笔者认为,具体到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的语境中,交融指各民族在利益上相互依存、在价值观上协调统一、在命运上形成共同体。 各民族在利益上相互依存,指的是不同民族在客观利益上的相容和契合,直接表现为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民族地区要深化体制改革,释放市场活力,搞好和周边地区的互联互通,通过市场机制与东部沿海地区连接起来,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要促进民族地区对内地企业的开放,要吸引内地企业向民族地区有序转移、集中布局、集聚发展,实现集中规范就业。内地在民族地区的企业和投资项目,要重视吸纳当地劳动力,同时鼓励少数民族群众到内地就业。总之,要通过种种政策和措施,加强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以及各民族群众之间的经济联系,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利益格局。利益的交融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根本保证。唯其如此,各族人民才有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切身感受,才能从自身利益出发切实维护好民族关系、实现民族团结。 各民族在价值观上协调统一,对于促进社会整合、维护国家统一具有重要意义。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认为,社会稳定的前提是各组成部分被统一的价值观念所整合起来,共同的价值观念决定了行动的终极目标以及人们对行动方式进行选择的标准;社会之所以有秩序,是因为共同的价值体系将社会行为者融进同一种社会体系中,它默认以和平的方式解决社会矛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召开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在各族群众中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各民族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它超越了文化的特殊性和多元性,是各民族群众在价值观上达到协调统一的具体表现。 各民族在命运上形成共同体,这是已经实现的目标,需要在今后不断巩固。中华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民族实体,尤其是近代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了改革开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正大步前进。在这个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风雨同舟、和衷共济,形成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对此,费孝通先生有过精辟的论述:“中华民族是包括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实体,并不是把56个民族加在一起的总称,因为这些加在一起的56个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民族实体里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具有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在新形势下,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需要通过共享发展来巩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召开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所强调的:“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大限度团结依靠各族群众,使每个民族、每个公民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共享祖国繁荣发展的成果。”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政协委员谈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 下一篇:景颇文化探秘:有多少未知的往事隐于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