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用民族文化的内在光亮烛照当代生活


    与别的场域相比较,博物馆实施文化创意的优势,在于博物馆不仅保存着传统的物像,而且珍存着传统的意义内涵。在传统的物像之上,我们可以剔取文化的符号,可以借用传统的材质,可以取用独特的色彩,并将这一切作为文化创意的直接灵感。而在传统的意义内涵之上,我们则可以深入挖掘传统的当代价值,搭建起传统通往现代的意义桥梁,从而实现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但纵观近年来波涌中华大地的文化创意大潮,我们却可以轻易辨识出一个愈发明显的趋向——大家十分重视对传统文化符号的剔取,却轻视了对于传统意义内涵的挖掘;十分重视对传统物像的材质、色彩等元素取用,却忽略了对于传统物像所蕴含的深刻意义的摄受。显然,经过许多年的文化创意实践,上述趋势已经逐渐显示出了一个结果,那就是创意思路的局限与创意前景的局促——停留于符号层面的文化创意,使文化生产始终浮泛于表层,不能抵达一个广阔的深水区;因为意义的缺失与价值的缺位,终使得文化创意的生产沦为了一场文化碎片的重组与拼接。
    而在民族类博物馆中,这一趋势表现得更为明显和突出。由于“民族特色”更鲜明地、更直接地表现为一些具有陌生感和差异性的视觉化元素,诸如形状、色彩、质地等,所以文化创意者在面对少数民族文化时,最容易捕捉到的就是表层物像,尤其是那些带有文化猎奇性的符号与视觉元素。当然,这一切带来的创意灵感是值得尊重和汲取的,因为它们确实是最易获得大众认知与认同的民族文化。但如果仅止步于此,那么民族文化的创意实践肯定不能行深涉远,因为文化的表层符号虽极易捕捉,然而也极易穷尽,极易透支。事实上,近年来全国各地大规模的少数民族文化创意实践,几乎已把各种民族文化传统物像的符号元素捕捉殆尽,并显露出重复开发、穷途末路之势。这一现象对于民族类博物馆的文化创意实践而言,是值得警惕和重视的。
    当前,民族类博物馆的文化创意实践亟需提升创意水平与高度,其路径就在于针对民族文化内涵与价值进行创造性转化。这首先依赖于我们对民族文化所蕴含的内在价值的深入理解和领悟,依赖于我们对民族文化内在价值所可能关联、映照于现代生活的价值发现。只有用民族文化的内在光亮烛照当代生活,我们才有可能真正完成民族类博物馆文化创意实践的突破和提升。
    (作者系中国博物馆协会民族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