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地区发展 >

四川阿坝:注重传承创新 实现多元文化“共生”发展


    7月的四川阿坝早已进入旅游旺季。九寨黄龙,游人如织,花海花湖,一铺难求。
    近年来,通过发展文化生态旅游业,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有力推进了经济发展,有效改善了群众生活,有序促进了社会和谐。
    2015年9月至12月间,“四川省阿坝州文化生态旅游业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研究”课题组先后18次分赴阿坝州13个县实地调研。课题围绕文化生态旅游业发展,紧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建设,从时间、空间、效益三维角度出发,总结提炼阿坝州在具体实践中的新思路、新做法、新路径,努力寻找值得推广复制的新经验、新方法和新理念。
    课题组专家学者认为,“阿坝实践”是四川省委、省政府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为指导,充分尊重发展规律,紧密结合地方实际,始终以人民为中心,通过“生态优先”变革发展理念,通过“文化共生”丰富发展内涵,通过“旅游引领”转变发展路径,形成以文化生态旅游业为核心的区域绿色发展模式,实现阿坝州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探索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发展观在民族地区的深度实践和鲜活体现。
    注重整体推进,实现地方经济“协调”发展
    阿坝州历届州委州政府尤其注重整体推动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围绕特色优势资源,从申报九寨沟、黄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遗产,扩展到阿坝全域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及传统村落的保护,文化生态旅游业得到了全方位快速发展。
    1990年至2015年,阿坝州地区生产总值由11.26亿元增加到265.04亿元,增长24倍;文化生态旅游业总收入由0.48亿元增加到285.09亿元,增长593.9倍;游客数由15万人次增加到3230.57万人次,增长215.4倍。
    文化生态旅游业带动农牧民群众人均纯收入大幅增加。以九寨沟景区为例,2005年后景区居民直接共享景区收入的生活保障费由之前的人均8000元增至14000元,2013年后增至29000元。
    注重民生改善,实现社会系统“均衡”发展
    文化生态旅游业在脱贫攻坚中凸显“精准效率”。在阿坝州,低学历者和农牧民,尤其是他们中的少数民族同胞就业能力差、外出受限多、脱贫难度大,是扶贫攻坚的重点人群。截至2015年底,阿坝州文化生态旅游业已创造直接、间接就业岗位近20万个。
    文化生态旅游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彰显带头作用。为发展文化生态旅游业,阿坝州建成九环线、九黄机场、红原机场等一批串联景区景点的节点工程,形成了立体交通网络。大力实施的“牧民定居”“帐篷新生活”“新农村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等一批改善农牧民生活条件的基础民生项目,不仅完整地保存了古村镇的历史风貌,更系统地传承了文化基因和历史文脉,成为重要的观光景点和旅游接待地。
    文化生态旅游业促进了地区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内生发展。阿坝州文化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不断对旅游沿线的人口聚集、服务业发展形成推拉合力,拉动了川主寺、漳扎镇、观音桥镇等众多城镇的形成,促进了内生式的城镇化进程。农村地区则因地制宜创新出“村寨集群”“联户经营”“立体发展”模式,实现富民增收,促进各族群众从生活理念到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转变,不断实现人的现代化。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