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森简介:何以被称之为“九十年代的雷锋”?孔繁森纪念馆
http://www.newdu.com 2024/11/23 11:11:43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孔繁森(1944年7月-1994年11月29日),孔子第74代子孙,聊城市堂邑五里墩村人,1961年7月于聊城技校毕业后,应征入伍,1964年被评为济南军区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同年10月赴京参加国庆15周年观礼。1966年9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复员回到聊城,任聊城技工学校革委会副主任。1971年到聊城地革委生产指挥部工作。曾任共青团聊城地委常委。1975年3月,任中共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1979年7月赴西藏自治区。任中共岗巴县委副书记。1981年4月回聊城,历任中共莘县县委副书记,聊城行署办公室副主任、党组成员,聊城地区林业局局长、党组书记,聊城行署副专员、党组成员。1988年,再次赴藏,任拉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副书记。1992年11月,调任阿里地委书记、阿里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政协阿里地区委员会主席。 孔繁森作为建国以来重大典型,被誉为“九十年代的雷锋”“新时期的焦裕禄”“领导干部的楷模”“民族团结的典范”。他用真挚的爱民之情,赤诚的为民之心,强烈的富民之愿,谱写了具有最朴素的普世价值和人文情怀,闪烁着不朽的文明之光、人性之光和理想之光。今天我们从普世价值的角度认识和传播孔繁森精神,大力倡导爱人、帮人、关心人的人生价值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世界和平与进步大有裨益。 深入挖掘“好人”“大写的人”这一基本特质,倡导与时俱进地学习孔繁森精神,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孔繁森精神集中体现的爱、爱别人、爱人民、爱集体、爱祖国的价值观,适用于一切生活领域、一切家庭团体、一切国家种族和宗教,也照顾到全人类各个方面的利益和共同价值观,具有跨文化、跨民族、跨宗教的普世价值,是全球人类普遍能够接受的伦理观,广泛传播推广,终将造福人类! 孔繁森是怎么死的? 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在去新疆塔城考察边贸途中,因车祸殉职,年仅50岁。 人们在料理孔繁森的后事时,看到两件令人心碎的遗物:一是他仅有的钱款--8.6元;一是他的'绝笔'--去世前4天写的关于发展阿里经济的12条建议。 这就是孔繁森留下的遗产,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 在孔繁森的葬礼上,悬挂着一幅挽联,形象地概括了孔繁森的一生,也道出了藏族人民对他的怀念: 上联: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 下联: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 歌曲《走进西藏》《公仆赞》《等你回家》就是对他的赞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