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三八妇女节,毛泽东在延安发出号召:“要学习在大革命时代牺牲了的模范妇女领袖、女共产党员向警予,她为妇女解放、为劳动大众解放、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 此时距离向警予牺牲已经过去了11 个春秋,但是毛泽东始终没有忘记这位青年时代惺惺相惜、引为知己的湘籍契友。 旧社会的“清道夫” 向警予,原名向俊贤,1895年9月出生于湖南省溆浦县一个商人家庭。在青少年时代,她就已经深受爱国民主思想影响,产生了追求新知识、追求真理的强烈愿望,立志要做“旧社会的‘清道夫’”。 向警予8岁时,在思想开明的父亲支持下入校读书,是当时整个溆浦县第一个读书的女孩子。她学习努力, 成绩优秀,崇拜花木兰式的女英雄。向警予的大哥向先钺曾留学日本,深受民主主义思想熏陶,是湘西同盟会的负责人之一,后在常德教书。在他的影响下,向警予开始阅读《民报》《新民丛报》等进步报刊,爱国思想渐渐产生。1911年,向警予考入常德女子师范学校。翌年,转学到长沙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1914年秋, 又转学到湖南著名教育家朱剑凡主办的周南女校,并改名为向警予。“警予” 就是要时刻敲响警钟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求学救国。上学期间,她关心国事,当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签订后,她和长沙的同学们一起走上街头演讲,以期唤起同胞们救国救民的热情。 1916年夏,从周南女校毕业的向警予,怀着“教育救国”的抱负, 回乡创办了溆浦女校,并自任校长。她提倡半工半读,倡导男女同校, 反对女子缠足等陈规陋习。为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她还带领学生们打扫溆浦县城的街道。这种新奇之举,在县城掀起了轩然大波。 在任校长期间,向警予为了募集修建学堂的经费,四处奔走。当地军阀周则范,看上了这个性格倔强、满怀激情的女子,想娶她做二房姨太太。向警予的父亲虽是位富商,但慑于周则范的权势,不敢拒绝, 向警予的继母则想借此高攀,积极鼓动促成此事。可是,早已接受妇女解放新思想的向警予坚决反对。她只身闯进周公馆,发誓“以身许国, 终身不嫁”。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 向警予不慕封建军阀的权势,不畏封建礼教的束缚,敢于在个人婚姻问题上独立自主,实为时代女性之典范! 为追求革命理想,彻底摆脱周则范的纠缠,在蔡畅组建的留法勤工俭学会的邀请下,向警予于1919年秋离开溆浦,前往长沙。12月下旬,她与蔡和森、蔡畅兄妹及蔡母葛健豪等同船赴法,决心“求得真理,来改造中国,振兴中华”。在漫漫的海上旅途中,向警予和蔡和森经常在一起讨论学术和政治问题,憧憬美好的未来,由道合而志同,萌发情愫。1920年6月,他们在法国的蒙达尼正式结合,其结婚照为二人同读一本打开的《资本论》。他俩还将恋爱过程中互赠的诗作收集出版,题为《向上同盟》。随后,人们把这二人的结合称为“向蔡同盟”。向警予的继母得知此事,气愤地说:“现成的将军夫人不做,却去找个磨豆腐的!”( 蔡和森当时在法国的一家豆腐公司里打工) 向、蔡二人以自由恋爱冲破封建包办婚姻牢笼的实际行动,得到了进步青年的赞许和支持,并以之为革命楷模,纷纷仿效。国内的毛泽东闻知此讯,极为高兴。他在1920 年11月26 日致革命友人的信中说:“以资本主义做基础的婚姻制度,是一件绝对要不得的事,在理论上是以法律保护最不合理的强奸,而禁止最合理的自由恋爱……我听得‘向蔡同盟’的事,为之一喜。向蔡已经打破了‘怕’,实行不要婚姻,我们正好奉向、蔡做首领,组成一个‘拒婚同盟’。”这里讲的“拒婚”,就是反对旧式的封建婚姻,追求自由的爱情结合。 党唯一的女创始人 到法国后,向警予进入蒙达尼女子学校读书,并先后在树胶厂、纺织厂做工。她学习勤奋,刻苦钻研, 以惊人的毅力,在短短几个月便迅速掌握了法语,读完了法文版《共产党宣言》《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等著作。跟蔡和森“猛看猛译” 马克思主义著作一样,向警予也如饥似渴地学习阅读,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以致“煎伤太过”,几乎“不能支持”,但自我要求甚高的她仍感到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1920年6月2日清晨,她给国内的毛泽东写信说:“此后驾飞艇以追之,犹恐不及,而精力有限,更不足以餍予之所欲,奈何?计惟努力求之耳! 数年后,或有以报同志。” 通过大量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以及与蔡和森、毛泽东等人的交流讨论,向警予的思想进步很快, 初步学会了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问题,并开始倾向走俄国革命的道路。1920年7月,旅法新民学会会员在蒙达尼开会,在会上确定新民学会的宗旨为“改造中国与世界”,但在如何改造中国与世界上出现了分歧。会员分为两派:一派以蔡和森为首, 主张旗帜鲜明地成立共产党,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实行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另一派则不赞成俄式之革命,主张温和的革命,即以教育为工具的革命,以工会合作社为实行改造的方法。向警予完全赞同和拥护蔡和森的思想。在会上, 向警予讲述了自己思想转变的过程, 批评了工读主义、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等错误主张后,说:“中国必须像俄国那样,经过无产阶级的暴力革命,打倒外国侵略者,推翻封建军阀政府,建立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才是唯一的出路。”蔡、向二人的主张, 得到了国内毛泽东的认同。1920年11月25日,毛泽东在给向警予的信中说:“政治界暮气已深,腐败已深, 政治改良一途,可谓绝无希望。吾人惟有不理一切,另辟道路,另造一法。”信中所谓“另辟道路”,指的是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 蔡和森、向警予二人打算尽快将建党的想法付诸实践。1920年冬,蔡和森和向警予计划在法国联络新民学会、少年中国学会、工学世界社的会员开一个联合讨论会,研究成立共产党。然而,由于后来忙于领导和参加中国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争取生存权求学权的斗争、反对北洋军阀政府以救灾为名向法国政府借款打内战和勤工俭学学生占领里昂大学的斗争,这个计划没有付诸实践。但是,向警予等人在斗争中更加坚定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想法。1921年7月23日至25日,向警予参加工学世界社召开的第二次会议,讨论留法共产主义组织的问题,虽然工学世界社未能成功改名,但明确了宗旨,通过了行动大纲, 这些努力为后来中共旅欧支部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36年, 毛泽东在延安跟斯诺追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历史时说:“同时,在法国,许多勤工俭学的人也组织了中国共产党,几乎是同国内的组织同时建立起来的。那里的党的创始人之中有周恩来、李立三和向警予。向警予是蔡和森的妻子,唯一的一个女创始人。” 模范的妇女领袖 1922年初,向警予从法国回到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中国最早的无产阶级妇女运动。她为党中央起草了《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案》等许多重要的有关妇女运动的指导文件,在上海主编《妇女周报》,主张妇女解放,提倡男女平等,成为发展妇女运动的重要舆论阵地。1924年5月,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扩大会在上海召开,会议决定设立中央妇女部, 向警予担任部长,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任妇女部长。 这一时期,向警予十分重视妇女运动的宣传和理论建设工作。她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分析妇女问题,撰写了大量文章,发表在《向导》《妇女周报》《妇女日报》《妇女杂志》《妇女年鉴》等报刊上。她认为,妇女苦难的根源是私有制,妇女解放“是社会改造的一个根本问题”。因此,她把妇女问题和整个劳动人民解放事业联系在一起,认为“政治问题如果不解决,妇女问题是永远不能解决的”,“劳动解放与妇女解放是天造地设的伴侣,必劳动解放了妇女才得真正解放。”同时,她还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高度评价了劳动妇女运动。她说:“只有新兴的劳动妇女最有力量,最有奋斗革命精神。”“这支勇敢奋斗有组织能战斗的新兴妇女劳动军,不独是妇女解放的先锋,而且是反抗外国掠夺者的国民革命之前卫。”为此问题, 她还曾与一名当上湖南省议会议员的吴姓女同学展开过一场激烈的争论。党的二大后,向警予送出生不久的女儿回长沙,顺便拜访几位过去的同学和朋友,向他们宣传革命道理。在吴姓同学家里,她们围绕妇女解放问题展开了争论。向警予说:“不把大多数的劳动妇女发动起来,妇女就不能获得解放。”吴姓同学说:“现在妇女已经参政了, 妇女解放的问题可以通过提案,作合法斗争,就可得到解决。”向警予反驳说:“赵恒惕(当时湖南省长) 会听你的吗?”接着,她尖锐地指出:“安个把女议员不过是军阀官僚欺骗人民的把戏,完全是为了装装门面。你不要以为你当上了议员, 妇女就算解放了。你这条道路是走不通的。”道不同不相为谋,昔日私交甚好的两人不欢而散,从此分道扬镳了。 在革命实践中,向警予积极组织妇女开展争取解放的斗争,并建立健全党领导下的妇女运动的各级组织。1924年6月, 她参与组织领导了上海14 家丝厂1.5 万名女工的大罢工。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后,向警予组织广大女工积极参与,经常深入一线指导,带领妇女们上街演讲、宣传和募捐,支持运动深入开展。省港工人大罢工爆发后,向警予通过各地妇女解放协会以多种形式予以支援,还组织广州、香港等地数千名女工直接参加斗争,为省港大罢工提供了重要力量。同时,她还努力在国民革命队伍中建立妇女组织以团结广大妇女。党的三大后,为了把广大的女工、农妇、革命知识妇女组织起来,经过党中央的同意,由向警予负责成立了妇女解放协会。这个协会在全国各地很快发展起来,成为当时反帝反封建的一支重要力量。1925年, 她又组织成立了上海女界国民会议促成会。经她和一批优秀女共产党员的努力,至1927年初,隶属于各省市国民党妇女部或与之有联系的妇女组织达62个,有组织的女工达35万、农妇约15万、女学生及其他妇女达60余万。正如蔡畅所说:“在向警予从事妇女工作之前,中国并没有真正的妇女运动组织。”向警予对中国妇女运动的发展所作出的开创性贡献,由此可见一斑。毛泽东赞誉她为“模范妇女领袖”。 壮烈牺牲 1925年10月,向警予受党中央派遣赴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者劳动大学学习。1927年3月, 向警予从苏联回国,先后被派到武汉市总工会和汉口市委宣传部工作。继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 1927 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分共,对共产党人大开杀戒,国共合作的大革命彻底失败,白色恐怖笼罩武汉,党的工作被迫转入秘密状态。中央考虑将向警予转移到湖南,但向警予认为武汉的工作十分重要,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中央同意了她的要求,并根据斗争的需要, 将她调到湖北省委工作。10月上旬,湖北省委改组,向警予负责省委宣传部的工作,并主编省委机关报《长江》。她把这份报作为对敌斗争的重要阵地,撰文深入分析形势,积极宣传党的斗争方针, 同时不断揭露敌人的阴谋丑行。随着《长江》影响力的扩大,向警予的处境更加危险,一些同志考虑到向警予目标太大劝她撤离,但她坚定表示:“大风大浪的时刻,一定要沉着镇定!武汉三镇是我党重要的据点,许多负责同志牺牲了,我一离开一时无人支撑,就是说我党在武汉失败,这是对敌人的示弱, 我决不能离开!” 1928年3月, 由于叛徒的出卖,化名易夏氏的向警予在汉口法租界被捕。面对审讯, 她大义凛然,先是用中文尔后用流利的法语严词责问法官:“这里是中国的土地,你们有什么权利来审问中国的革命者?你们把法国大革命的历史都忘记了吗?你们法国人不是鼓吹自由、平等、博爱吗?不是说信仰自由吗?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来干涉我们的信仰自由呢?”在场的法国领事陆公德虽然不认同向警予的理想信仰,却为她的勇敢精神所折服,以“无确实证据”为由,不向武汉国民党当局引渡向警予。然而, 反动派并不罢休。他们通过外交途径,最终于4月12日将向警予引渡至国民党的武汉卫戍司令部。 在狱中,敌人对向警予用了3次大刑,却没有得到一点口供, 不得不让叛徒前来指认。向警予怒斥叛徒,坚定地表示:“我为党的事业而死, 无上光荣!” 无计可施的敌人决定对向警予下毒手,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这天,将她押赴刑场。面对沿途的群众, 向警予高唱《国际歌》,并用激昂的声音表达心声:“我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向警予,为工农劳苦大众的解放不惜流血牺牲。”“革命者是杀不完的,反动派的日子不会太长了!”残暴的敌人对她拳打脚踢, 并用石子塞进她的口中,用皮带勒住她的双颊。但她始终高昂头颅, 用力吐出口中的石子, 奋力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 沿途群众无不为之动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 向警予在广大群众面前展示了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和浩然正气, 慷慨从容就义,年仅33岁。 这位为妇女解放、为劳动大众解放、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的红色湘女,虽然她的肉体在如夏花般灿烂的时节凋零了,但是她的精神却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正如蔡和森高呼的那样:“伟大的警予,英勇的警予,你没有死, 你永远没有死!你不是和森个人的爱人,你是中国无产阶级永远的爱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