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近代史 >

管窥西洋镜——清末所见西安府城北院与南院衙署及其园林探微


    引言:西方人记录的西安衙署
    清康熙《陕西通志》有言“设官分职,爰有公署,所以崇纲纪示民极也,或敷文德或章武功,各于斯在。”明清时代设衙于西安府城的官员主要包括总督(制台)、陕西巡抚(抚台)、学政(学台,清代独有)、布政使(藩台)、按察使(臬台)、都指挥使(都司,明代独有)、道员(道台,清代独有)、西安知府、咸宁知县、长安知县等(图1-图5),其中总督、巡抚官阶最尊。由于中国古代衙署至明清时代已经高度制度化,是统治权威和政治伦理的象征,故而总督、巡抚驻跸的南院衙门与北院衙门应当是清代西安府城中规制最高的两座衙署建筑群。南院衙门前(南)的东西横街称南院门大街,简称南院门;北院衙门前(南)的南北纵街称北院门大街,简称北院门(图6-图8)。
    清末庚子国难(1900),皇室“西狩”,以西安的北院衙门为“行在”,这是中国近代史和西安城市史的重大事件,然而当代研究对于清室在西安居所的考证仍显不足。南院与北院衙门故址至今仍然是政府驻地,板块功能连续,空间边界清晰,但业已几近湮灭的南院、北院衙署建筑及园林本身不为大众熟知。原南院与北院衙门周边区域至今仍然是西安老城文旅活动的热点区域,但由于历史遗存已基本被当代建成环境取代,故既往研究大多以城市更新作为出发点。
    有鉴于此,笔者以建筑史和城市史的视角聚焦南院衙门与北院衙门,尝试展示明清西安的衙署建筑类型的基本面貌,以及南院衙门的一处建筑遗存(亮宝楼),并以此揭示西安城市发展的一个历史维度。期望能在为清末衙署建筑及园林研究提供一组案例的同时,也为以西安为代表的历史城市在建筑风貌、空间格局、文化脉络、身份定位等方面的认知、保护和复兴提供参考。
    由于南院与北院衙门建筑及园林遗存有限,历代省、府、县地方志对其建置记载语焉不详,因而笔者通过搜寻和对比分析,选择西方人的著作、影像、图像作为管窥南院与北院衙门格局状貌的关键支撑。这些材料包括:(1)清光绪十九年(1893)浣舆馆以现代测绘技术和投影制度方式测绘完成的《陕西省城图》;(2)澳大利亚旅行家、政治家莫理循(George Ernest Morrison)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在西安所摄照片;(3)美国记者、探险家尼科尔斯(Francis Henry Nichols)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出版《穿越神秘的陕西》(Through Hidden Shensi);(4)法国传教士梅荫华(Michel De Maynard)于宣统三年至民国元年(1911-1912)在陕期间所摄照片;(5)法国汉学家沙畹(Emmanuel-Édouard Chavannes)同俄国汉学家阿列克谢耶夫(Василий Михайлович Алексеев)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考察西安后,沙畹在宣统元年(1909)出版的《北中国考古图录》(Mission Archéologique dans la Chine Septentrionale),以及阿列克谢耶夫在1958年出版的《1907年中国纪行》(В старом Китае: Дневники путешествия 1907 г);(6)丹麦探险者何乐模(Frits Vilhelm Holm)于民国十二年(1923)出版的《我为景教碑在中国的历险》(My Nestorian Adventure in China);(7)美国旅行家盖洛(William Edgar Geil)于宣统三年(1911)出版的《中国十八省府》(Eighteen Capitals of China);(8)瑞典汉学家喜仁龙(Osvald Sirén)于民国九年至十年(1920-1921)旅居中国期间所摄影像与笔记;(9)日本亚细亚写真大观社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出版的《亚细亚大观·第九辑》;(10)美国卡尔顿学院教师多姆克(Paul Clifford Domke)、卡顿(John R. Caton)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在西安所摄照片。
    
    


    图1 清康熙《咸宁县志》所载《会城图》
    
    


    图2 清雍正《陕西通志》所载《会城图》
    
    


    图3 清嘉庆《长安县志》所载《今城图》
    
    图4 清嘉庆《咸宁县志》所载《城图》
    
    


    图5 清末西安府城衙署与会馆分布
    
    图6 北院衙门故址区位(20世纪50年代)
    
    


    图7 北院衙门故址区位(当前)
    
    图8
    图8 南院衙门故址区位(当前)
    1 历史沿革:一以贯之的形胜之位
    1.1 北院衙门/行宫:从隋唐尚书省到清末行宫
    明清时期北院衙门故址位于今日西安老城内西北部、北院门大街北端,东、北两面至八家巷,南至西华门大街,西至麦苋街。尽管今日该区域仍基本沿袭了明清时代的空间边界,但历史建筑已无存(图6,图7)。
    笔者经考证后认为,隋大兴/唐长安皇城尚书省及其北部衙署、五代宋金子城京兆府治所、元代奉元路治所和陕西行中书省治所、明清陕西巡抚署暨清末行宫(北院衙门)位于同一地点。而在民国时期,此区域为省政府驻地。1949 年后,其一度作为市政府驻地,现在是莲湖区人民政府驻地。以下为其历史沿革:
    唐代将长安城所处雍州之地改置为京兆府,五代宋金因之,元代先后改称安西路、奉元路,明初改置西安府,由是沿称至今。辛德勇认为,唐末以长安皇城故基缩建的“新城”有内外二重,以内城作为京兆府衙署,后为宋元时代承袭。吴宏歧认为,唐末内城在元代成为奉元路治所、陕西行中书省所在,大致位于今日西大街以北、鼓楼与钟楼之间。清代地方志和现代研究也基本确认这一区域正是隋唐尚书省的范围。由以上可知隋唐至元代的空间因袭关联。
    此区域从元代至清末的继承关系依次见载于清康熙《陕西通志·公署》、雍正《陕西通志·公署》、乾隆《西安府志·公署》、嘉庆《长安县志·衙署志》,以及民国《咸宁长安两县续志·衙署考》等文献,然其中仅有寥寥数语。笔者从中提取关键信息如下:(1)明宣宗宣德七年(1432),在元代陕西行中书省治所旧址营建陕西巡抚署(都察院),即北院衙门(图9);(2)嘉靖二十一年(1542),巡抚赵廷瑞大加缮治,“新后堂,辟后轩;为北向前作思济亭于五栢之间,又曰五栢亭;建楼七楹颜曰仰辰,翼以两厢十楹;葺节镇坊;导通济渠由西垣入,东垣出;左右亭各一,左以覆井,右以藏碑”;(3)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巡抚鄂恺重修;(4)乾隆五十三年(1788)、嘉庆二年(1797)、嘉庆十四年(1809)皆重修。
    光绪二十六年(1900)庚子国难,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等出奔,避入西安,驻跸北院衙门,谓之“西狩”。当时张景勋上书张之洞所言,反映了当政者的心态:“都城不迁,建路于引寇招敌之地,虽一寸而不为建。陪都于长安,设路于有利无害之方,虽万里而不惜。”清室驻跸期间,西安成为国家的政治中枢,自京师跟随而来的王公宗室、达官显贵、鸿商巨贾一齐涌入,来自全国的贡赋络绎不绝。自李唐覆灭后沉寂近千年的长安故城,在漫长封建时代的最后时刻竟得以旧梦重温。煊赫一时,万姓胪欢。秦腔唱词谓之:“我爷见过皇上的面,我婆跟娘娘吃过饭。”光绪二十七年(1901)《辛丑条约》签订后,清室返京。北院行宫随后被锁闭,直至清朝结束。
    
    图9 明嘉靖《陕西通志》所载《省城图》
    1.2 南院衙门/亮宝楼:从明代永寿郡王府到清末巡抚署
    清代南院衙门故址位于今日西安老城内西南部,东至正学街,西至南广济街,南至南院门大街,北至西大街。今日该区域仍基本沿袭了明清时代的空间边界(图8),其中的亮宝楼院落在民国时期成为陕西省(中山)图书馆,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整个南院建筑群为数不多的历史遗存。
    笔者经考证后认为,明代秦藩永寿郡王府邸、正学书院与清代中前期总督署暨清末陕西巡抚署(南院衙门)都位于同一区位,相继沿承。在民国时期,这一区域先后成为省议会、国民党省党部所在。1949年后,其先为省政府驻地,后为市委所在,现在则是碑林区人民政府驻地。
    此区域明代至清末的承袭脉络见载于明嘉靖《陕西通志·省城图》(图9)、明代秦简王朱诚泳所著《小鸣稿》、清雍正《陕西通志·公署》、清乾隆《西安府志·公署》,以及民国《咸宁长安两县续志·衙署考》等文献中。笔者从中提取关键信息如下:(1)明代总督署原本位于东门大街与端履门外大街交会处西南隅。(2)秦简王发起,将秦藩保安郡王府镇国将军朱诚漖故邸和永寿郡王府奉国将军朱诚滕故邸改建为正学书院,毗邻永寿郡王府。书院建筑群分为三部分,“中为正学祠,祠祀横渠、鲁斋,而推原横渠之学之所自,并明道程先生祀之。乡贤之有功道学者,蓝田吕氏而下几十人东西配焉。右为书院,堂室有严,斋舍环列,择士之秀而贤者讲读其间。左为按察分司提学宪臣居焉”。(3)清顺治初年,总督孟乔芳在前明永寿郡王府故址营建总督署即南院衙门,总督驻地即从前明原址迁至此处。(4)清康熙元年(1662),总督白如梅扩建南院衙门,并入正学书院旧址,“增廓堂宇,髙其闬闳,建标绩坊,树表台、鼓角、丽谯,将校亭庐悉备”。(5)清光绪朝中期,巡抚叶伯英重修南院衙门,在其西侧新设箭道,为校阅演武之所。(6)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巡抚升允在南院东花园建楼,用以存放清室留下的贡品并对外开放售票参观,得名“亮宝楼”。光绪三十一年(1905),升允主持在南院衙门外新建房屋,用于商住。宣统元年(1909),巡抚恩寿在亮宝楼设立了“劝工陈列所”。(7)民国三年(1914),陕西省图书馆迁入亮宝楼,民国十六年(1927)更名为中山图书馆,民国三十三年(1944)改设为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2 北院行宫格局:湮没的往事故物
    2.1 建置与陈设:局促简朴
    根据民国《咸宁长安两县续志·衙署考》对北院行宫几处主体建置的记载可知:(1)清末北院仍然保持清中期巡抚毕沅营建后的格局,体现其个人审美理想和生活情趣;(2)“终南仙馆”是其主体建筑,栽植有花木,可能就是雍正《陕西通志》所记“后堂”;(3)其东有楼阁,面阔三间高三间,楼上悬匾额“悠然见南山”,可能就是雍正《陕西通志》所记“仰辰楼”;(4)池塘边有厅堂,名为“小方壶”;(5)行宫中有多路院落,面阔五间的“四喜堂”是东路北部的主体建筑。
    阿列克谢耶夫所著《1907年中国纪行》对北院行宫的描述传达了几点信息:(1)北院行宫拥有多重院落,有些建筑并非南北朝向,布局较为自由灵活,“行宫由正斜几排殿构成”;(2)主要殿堂室内使用了欧式壁纸,或壁纸纹样具有欧洲风格;(3)太后寝宫内置雕花华盖床;(4)皇帝寝宫宽敞华丽,以黄色为饰,附带花园;(5)众多楹联、匾额都在称颂慈禧太后的统治,“到处都将太后比作乾隆”;(6)行宫建筑总体而言并不奢华,现状比较荒凉。
    何乐模的《我为景教碑在中国的历险》详细描述了北院行宫,留下了两张绝无仅有的室内陈设照片(图10,图11)。通过分析其文字与影像记录可以了解北院行宫部分格局和陈设情况:(1)北院行宫相对狭小局促,只有七八个院落,陈设简单。花园是其中最重要的景致,园中有鱼池和茶亭:“一座人工鱼池和一座如诗如画的小茶亭装点着这座花园。”(2)进入大门后,中路第一进院落的主体建筑是朝觐大厅,室内有一张简朴的木质宝座,此处相当于“外朝”。第三进院落的主体建筑是太后寝宫,笔者推测这可能就是“终南仙馆”。(3)太后寝宫使用玻璃门,铺有中式地毯。明间室内陈设主要包括铺丝绸软垫的椅子、巨大的镜子、西洋钟表、画作与书法(其中部分作品出自太后御笔)等。尽间室内(图10)有一张长条形供桌,其正中放置一只花瓶,花瓶两侧有一对西洋钟表,桌上还有香炉、油灯,供桌左右两侧各有一把椅子,花瓶背后的墙上悬挂着一组宝石镶嵌的装饰画。木雕床榻靠窗放置,床边设有坐凳。太后寝宫还设有一耳房或抱厦,用作厕所。(4)皇帝寝宫在东路,与中路建筑相对独立,面向花园,室内陈设简单,笔者认为这可能是“四喜堂”(图12):“皇帝陛下睡的可怜的床铺,一半看着像一张炕,一半看着像一张短的中式靠榻。”(5)另有一处面向花园的院落为处理朝政之处,相当于“内朝”:“议事厅理所当然是所有房间中陈设最为讲究的。”明间正中摆放着龙椅(图11),龙椅上放置着以黄色丝绸包裹的软垫,两侧各有几案;龙椅背后是玻璃隔扇屏风;龙椅前的东西对坐的椅子镶嵌着大理石并配有椅套;墙面悬挂画作,地面铺设着华贵的地毯;其他陈设还包括大理石桌子、镜子、西洋钟表等。
    
    图10 清室“西狩”期间慈禧太后在北院行宫中的寝宫
    图11 清室“西狩”期间光绪皇帝在北院行宫“内朝”议事厅中的龙椅
    
    图12
    图12a 光绪皇帝在北院行宫中的寝宫“四喜堂”
    图12b 北院行宫中面向花园池塘的建筑,可能为“四喜堂”或“内朝”
    2.2 园林景观:意料之外的江南韵致
    不同来源的历史照片(图13)与文字描述基本相符,北院行宫最主要的园林景观由水池中的小岛、岛上的亭子以及岛间相连的拱桥组成,笔者推测这很有可能就是“四喜堂”花园。其中,砖砌拱桥有大小两拱,桥面与栏杆随之上下起伏,曲线颇有韵致,据笔者所知,这在目前已知明清西安府城的桥梁中为孤例。照片中近处岛上的堆石假山几乎占据岛的全部面积。另一岛上有一座正方形平面的亭子,四角攒尖顶,覆筒瓦,顶珠为方形。檐下无斗栱,设倒挂楣子,圆形四柱间有砖砌的低矮花墙坐凳,面向拱桥开口。临水两柱悬挂楹联,上联为“有时风向池心过”,下联被树枝与石峰遮挡,仅可辨认“月从”二字。亭子背后是起伏的游廊,白墙上有花窗,颇有江南园林的意味。游廊另一侧的院落应当就是“四喜堂”。
    另一处园林以同一轴线上的池中岛屿和临岸亭台为主体,可能具有某种象征意涵(图14)。水池中央方形小岛上是一座以鹅卵石包砌的小山,形似四棱台,顶部为石峰,仅在小岛边缘留出一圈走道。小岛两端各有一座木桥连接对岸,桥栏杆使用西洋瓶式设计。位于池岸的正方形平面的亭子,入口设在面向围墙一侧,其开间宽度与檐下高度相当;四角攒尖顶,覆筒瓦,檐角起翘程度较大;檐下无斗栱,设倒挂楣子;四柱为方形,侧脚明显;柱间环以一周西洋瓶式栏杆,可作为坐凳;亭子之下是青砖包砌的方形基座;亭子背后是夯土高墙,临墙植花木。
    高台遗风在北院园林中也有体现(图15)。人们可经由假山登临高台,而高台又与高墙顶部相连。砖砌拱门连接假山和高台,上部作桥,下部穿行。高台侧壁以线脚标示层级,顶部环绕砖砌栏杆。笔者推测,后方高墙应当是行宫的围墙。假山前栽植龙爪槐,假山顶部有几处石峰和一座简朴的亭子。亭子为四角攒尖顶,屋面由木板构成,但已有局部塌陷破漏。
    
    图13 北院行宫内部水池中的小岛、岛上的亭子、岛间相连的拱桥
    13a 宣统三年至民国元年(1911-1912)摄影;13b 宣统三年(1911)前摄影
    
    13c 民国十年(1921)摄影;13d 推测平面
    
    图14
    图14 北院行宫内部水池中的岛屿和临岸亭台14a 宣统三年至民国元年(1911-1912)摄影;14b 推测平面图15 北院行宫内部的高台与亭子
    
    图15
    


    15a 宣统三年至民国元年(1911-1912)摄影;15b 推测平面
    3 南院建筑状貌:官式、风土、西洋
    3.1 衙署之门:庄严高傲的官式气派
    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认为,建筑的政治性目的是借沉沉巨石所表达出来的荣耀,激发人们的想象力。中国传统建筑制度不仅是一种政治工具,也是礼制的组成内容。礼制以儒家文化价值取向为依据,以建立儒家理想社会秩序为目标。对于市井庶民而言,处于衙署建筑群最前端的大牌楼门就是统治权威和政治伦理最直观的表达。
    在南院、北院、布政使署之外,今日西安老城中仍然基本完整存续的文庙、化觉巷清真寺、都城隍庙同样拥有与衙署相仿的大牌楼门。这些建筑端正淳和、气派庄严。笔者将其建筑形制进行梳理、比较,以备同类型建筑修缮、复建参考。(表1、图16-图18)
    
    表 1 清代西安府城部分牌楼门形制比较
    
    图16
    图16 光绪二十七年(1901)南院牌楼门
    
    图17 北院牌楼门
    17a 光绪二十六年(1900)北(内)侧摄影;17b 光绪二十七年(1901)南(外)侧摄影图18 布政使署牌楼门
    
    


    18a 光绪三十三年(1907)摄影;18b 民国初期摄影
    
    


    18c 20世纪30年代摄影
    3. 2 亮宝楼建筑群门楼:设计立面的厦子房
    作为南院衙门仅有的清末遗存,今日所见的亮宝楼建筑群在一定程度上仍保持了历史旧貌。其原始总平面坐北朝南,由门楼、四明厅、亮宝楼(主楼)依次构成两进院落。然而,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变革中,在四明厅之南及其东西两侧厢房原址被建为凹字形平面的二层楼,形成了三进院的平面现状(图19)。
    亮宝楼建筑群的门楼本质是关中地区独特的风土建筑“厦子房”。然而,设计者创造性地将这种形制用于南向的门楼,将短坡下的高墙作为主要立面和入口,且进行了繁复的装饰,这样的设计比较罕见。门楼立面在竖向分为一层、二层和屋顶三部分,横向按开间自然分为三部分(图20)。
    屋顶立面构图:(1)顶部屋脊饰以海浪或祥云形波纹,两端各为一个小塔(小经幢)。小塔平面为六边形,由基座、塔身、屋顶三部分组成。基座有多层线脚;塔身每面两窗,上小下大;屋顶形制为重檐六角攒尖,上有顶珠,檐下设倒挂楣子。将楼阁、佛塔形构件布置在正脊两端或正中是关中地区的常见作法。(2)外向屋面即厦子房短坡,出檐极短,覆筒瓦,瓦当及滴水瓦上有兽形纹饰。(3)以砖构件模拟两层椽子;其下为砖雕斗栱,正中与转角处皆用斜栱。斗栱之下为倒挂楣子(挂落),卷草砖雕线条流畅舒展,以垂莲柱划分开间。
    当心间立面构图:(1)二层正中匾额“中山图书馆”系时任省长于右任题写。(2)匾额两侧分别有一块砖雕仿窗扇装饰,东侧内容是宝瓶、牡丹、灵芝,西侧内容是宝瓶、莲花、香炉。(3)匾额之下以砖雕挂落分隔一二层。挂落自身分为三部分,中间部分内容是菱格花叶,左右两部分为“卍”万字纹。挂落两端是垂莲柱,下部有卷草雕饰。(4)当心间一层为拱门,拱顶有两层装饰,上为莲瓣,下为草龙,二龙相对拱心处为莲花。拱门两侧条石刻饰花叶,门前置一对抱鼓石。
    左右两次间立面构图相同,每间自身左右对称:(1)二层为两孔砖雕拱顶假窗。假窗上部半圆由棂条分为五个小面,下部为两面矩形窗扇。窗扇上半部为斜方格窗棂,下半部为祥云。窗扇周围环以条带、流苏。(2)假窗之下以砖雕挂落分隔一二层。挂落以垂莲柱分为三间,以蔓草为饰。(3)一层的素平墙面主要为巨大的饰面所占据。饰面顶部为砖雕花罩,高度与当心间挂落齐平,横向三间,内容为菱格花叶;饰面中心雕饰,东次间为牡丹,西次间为莲花,内容呼应当心间二层窗扇。雕饰面积占整个饰面的3/16,饰面周围环以“卍”字嵌十字花纹饰。
    门楼两侧原有刻饰精美的砖砌围墙(图20c),今无存。围墙在竖向分为两部分:(1)上半部分顶边与门楼立面次间的分层砖雕挂落齐平,立柱之间用砖花砌成蜂窝形。(2)下半部分顶部为砖雕挂落,墙面用于张贴告示。
    笔者认为亮宝楼建筑群的门楼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西方建筑立面设计的意味:(1)中国传统(木构)建筑通常没有一个扁平的立面,呈现的是各个构件依制组合的形象。“立面”(façade)本质上是一个源于西方的词汇。(2)亮宝楼建筑群的门楼以厦子房短坡下的高墙作为南向主要立面进行设计,水平方向分为三部分,三个开间宽度相当,这一比例关系与中国传统相异。(3)提取斗栱、挂落、窗扇、影壁等元素,并以较为扁平的砖雕形式对立面进行装饰。(4)上下分层的围墙与关中风土建筑大异其趣。
    
    图19 亮宝楼建筑群航拍,其西侧为建于20世纪50年代由董大酉、洪青设计的中共西安市委礼堂。19a 南向视角
    
    19b 西向视角
    
    图20 亮宝楼建筑群门楼,20a 现状
    
    


    20b 民国二十一年(1932)摄影;20c 1951年摄影
    
    20d 立面分析
    3.3 四明厅与亮宝楼:风土建筑涵化西洋因素
    穿过凹字形楼即可见木构的四明厅,这是一栋兼有地方作法的官式建筑(图21),特点如下:(1)坐南朝北,单层,总面阔五间,进深五架(含周围廊)。(2)单檐庑殿顶,覆小青瓦,屋面正中五垄和檐角区域用筒瓦。屋面正脊和垂脊端部使用小塔(小经幢)形瓦件,与门楼相同。在小青瓦屋面个别区域使用筒瓦的作法常见于关中地区高等级风土建筑。(3)檐下不施斗栱,椽子、平板枋、大额枋、外檐柱、金柱皆以绿漆油饰。外檐柱之间设倒挂楣子,并以红漆涂饰。(4)门窗皆涂饰红漆,棂条为步步锦样式。由于门窗皆用玻璃,室内四周透光明亮,故而得名“四明厅”。
    四明厅以北是砖构的亮宝楼(图22),显示出清末时期内陆腹地的风土建筑涵化西洋建筑元素的印记:(1)楼体坐北朝南,共两层,面阔七间,进深五架。(2)建筑坐落在高大的月台上,月台前部设三处踏跺阶梯,以矮墙为扶手。(3)屋面覆小青瓦,正中五垄用筒瓦。正脊和垂脊两端皆有一座四方小塔。垂脊几乎不出檐,曲率较小以至接近直线。南立面两端凸出的墀头顶部饰以砖雕挂落,而其上部正是垂脊下端的小塔,二者结合恰似纪念柱。笔者认为,这种具有西洋样式的近代建筑并不能完全按照中国传统建筑的等级序列归类,亮宝楼看似“庑殿顶”,但以“四坡顶”解读可能更为恰当。
    亮宝楼南立面构图:(1)一层正中设拱门,两侧各有三孔拱窗。拱门顶部以龙草为饰,与门楼的拱门相似,其两侧各有一枚卷草,颇似爱奥尼柱式的涡卷形状。拱窗顶部有线脚装饰,多立克式壁柱直接移植自西洋样式。(2)拱门之上是精美的砖雕挂落,由垂莲柱划分为五部分。当心部分内容为如意绶带和卷草雕饰;其两侧为菱格花叶和方格雕饰;最外侧为宝瓶绶带和卷草雕饰。(3)挂落之下匾额“静观自得”四字为慈禧太后所赐,取理学家程颢“万物静观皆自得”诗意,由体仁阁大学士陆润庠题写。(4)挂落之上为两孔六边形小窗,这种常见于园林建筑的窗洞形式出现在较大体量建筑立面的中央部位较为罕见。(5)在拱门上部挂落两侧,砖雕仿木构栏杆与挂落将整个立面划分为两层。(6)砖雕栏杆之上为小拱窗,其上也是砖雕挂落,内容亦为卷草花叶,再上是砖雕斗栱。
    笔者认为,在装饰细节之外,亮宝楼立面构图同时具有西洋和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逻辑:(1)拱顶门窗是立面构图的设计母题,成为最显著的特征,拱门宽高比例3:4,拱窗宽高比例2:3。(2)竖向被砖雕栏杆与挂落划分为两层,一二层高度比例5:4。(3)七个开间对应砖雕挂落垂莲柱划分的七个部分,开间宽度以明、次、稍、尽递减,比例关系为5:4:4:3。(4)当心间设拱门,对应两孔六边形窗,以匾额和最精美的砖雕挂落强调其重要性;每个次间或稍间各有一孔大拱窗,两孔小拱窗,两格砖雕栏杆;尽间只有一孔大拱窗,一孔小拱窗,两格砖雕栏杆长度很短。砖雕栏杆配合拱窗共同形成变化的节奏。(5)1:2、2:3、3:4、4:5等渐趋回归1:1的比例关系分别使用在立面构图的不同部位。
    
    图21 亮宝楼建筑群四明厅
    21a 现状;21b 民国二十七年(1938)摄影,时为陕西省立中山图书馆
    
    图22 亮宝楼建筑群主楼22a 现状;22b 民国二十七年(1938)摄影
    
    22c 立面分析
    4 北院南院之于城市结构:塑造焦点空间
    明清西安府城的总体格局是以钟楼为核心的十字正交结构。城门、城楼、主要大街及标志性建筑共同塑造了城市级别的南北中轴线(永宁门-南大街-钟楼-北大街-安远门)和东西中轴线(长乐门-东大街-钟楼-西大街-安定门)。城内分布着三处政治权力中心:(1)东部的明代秦王宫城暨清代八旗教场形成了一组南北轴线(端履门外大街-端履门-端礼门外大街-端礼门-秦王宫城内部南北轴线序列-广智门-广智门外大街)和东西轴线(体仁门外大街-体仁门-秦王宫城内部东西轴线序列-遵义门-遵义门外大街-西华门-西华门外大街);(2)西南部的南院衙门控制了一条东西轴线(南院门大街及两侧延伸);(3)西北部的北院衙门控制了一组南北轴线(北院门大街)和东西轴线(西华门外大街及两侧延伸)。这种多处中心空间和多条轴线的分散布局,正是明代地方藩王与中央朝廷平分秋色、清代满洲八旗与汉人官吏分庭抗礼,权力之间相互制衡而达于均势的表现。在此之外,其他各级衙署(见引言)、三学一庙(府学、两县学、文庙)、各类宗教建筑(广仁寺、西五台、卧龙寺、都城隍庙、万寿八仙宫、化觉巷清真寺、大学习巷清真寺等)分别塑造了不同类型的空间焦点(图5,图23)。
    
    图23 清代西安府城政治中心与商业中心分布
    4.1 北院衙门与威权空间场域
    笔者认为,北院衙门周边形成了强烈的威权空间场域。空间中权力的产生与空间的形式和秩序密切相关:
    (1)空间中的几何中心、轴线、焦点等位置具有特殊性或唯一性,因而能够将空间中的某些群体强调出来并使之特殊化,从而显示出空间中存在的身份等级差异。北院衙门位于其南侧T字形礼制轴线的交会处(图6,图7):北院门大街担当南北轴线,其北端是北院衙门,南端是西安鼓楼,作为北院的前阙,大街沿线左右分列布政使署、按察使署、西安府署、督粮道署、左营游击署等,左右“胁侍”西安钟楼和迎祥观钟楼。大皮院(街)-西华门外大街担当东西轴线,西至隋大兴/唐长安皇城时期的旧南北中轴线北广济街,东至明清西安城的新南北中轴线北大街,继而向东依次经过西华门、遵义门直抵明代秦王宫城正殿承运殿之前的承运门。
    (2)强制性存在的视线焦点表明空间中权力的存在,而视线的自由选择则可以削弱空间的等级关系。建筑空间的组合结构提供的视觉选择上注意中心的自由程度,能反映出环境是威权的还是宽容的。北院衙门的外部空间结构要素包括T字形轴线交会处的位置、西安鼓楼作为前阙对于北院门大街南北轴线的强调,以及大街沿线诸多衙署的“胁侍”陪衬,因而成为毋庸置疑的视觉焦点。
    (3)笔者认为,北院之南T字形轴线交会的格局,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具有类似紫禁城前大清(明)门、御街千步廊、东西长安街的礼制意味,可以视为一种空间组合类型。由于明清北院衙门与五代宋金京兆府治所、元代奉元路治所和陕西行中书省治所一脉相承(见前文),故这一空间格局可能自宋金时代已逐步形成。
    4.2 南院衙门与商贸金融核心
    清代西安府城存在三个商贸中心(图23):(1)南院衙门周边区域是西安府乃至整个西北地区最高层级的商贸金融综合中心;(2)西大街东段主要是日用小商品零售和餐饮服务业中心;(3)东关正街-东关南街则是大宗货物的仓储物流集散中心。三个商贸中心一主两副,其中南院衙门周边区域居于核心地位。
    通过将光绪十九年(1893)《陕西省城图》与光绪三十三年(1907)日本东亚同文书院豫秦鄂旅行班的统计对照互证,笔者梳理了清末来自16个外埠省份的18座会馆的位置。其中16座全都位于城内西南隅,仿佛众星捧月般环绕在南院衙门周围(图5)。会馆的广泛来源显示了清末西安府城跨省及跨国经济、文化和社会交往的能力与范围。
    笔者认为正是由于南院衙门的存在,使得其周边区域成为清代西安府城中顶级的商贸金融综合中心:(1)商贸行为追随政治权力。在明代,西大街和东关城的商贸节点地位已经形成。清初创置南院衙门后,其周边迅速发展,后来居上。南院衙门先后作为总督与巡抚驻地,在清代始终是陕西全省乃至秦晋川陇四省的最高政治中心。商贸行为对于政治权力和权贵阶层自下而上的依附追随,自发形成其分布形态,这一区域密集分布的钱庄和会馆便是力证。(2)官府着意经营与引导。无论是营建“亮宝楼”用以存放贡品并开放参观,后将其作为“劝工陈列所”,还是新建房屋用于招商,都是官府长期自上而下引导商贸活动在南院衙门周边区域聚集的体现。行政力量着意加强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重合。一如旧时民谣所谓“进城先逛亮宝楼,再到市场游一游。”
    5 结论:七个要点
    常青先生提出了建筑谱系基本特质的五个方面:聚落形态、宅院形制、结构类型、装饰技艺、营造禁忌。由于本文研究对象及全国范围内同类型建筑大量灭失、实物遗存极少、营造活动停止、史料记载疏阔,故研究面临很大挑战。目前尚不具备对清代西安北院、南院及其同址历代衙署进行完整复原研究的条件。因而笔者仅能通过清末至民国时期西方人的笔记、照片,结合本土地方志,尝试将清末所见西安府城北院衙门、南院衙门在历史脉络、宅院(园)形制、装饰技艺、区位格局层面的历史事实、一般规律以及关键作用总结为以下七个要点:
    其一,北院与南院衙门沿袭隋唐以来历代衙署故址,一以贯之占据形胜之位。北院衙门即明清陕西巡抚署、清末行宫,位于与隋大兴/唐长安皇城尚书省及其北部衙署、五代宋金子城京兆府治所、元代奉元路治所和陕西行中书省治所相同的地点,实现了历史遗址的延续。南院衙门即清代中前期总督署、清末陕西巡抚署,与明代秦藩永寿郡王府、正学书院都位于同一区位,相沿承袭。北院、南院衙门故址在当代仍然被政府沿用且历史边界基本清晰,其空间的性质与功能被持续继承。
    其二,历史影像所见状貌端正淳和、气派庄严,象征统治权威,展示政治伦理,表达礼法教化等文化意涵。虽然目前无法确知南院、北院的具体建筑格局,但康熙《咸宁县志·县署图》(图24)细致描绘了西安府所辖咸宁县衙署,由此可以总结当地衙署建筑群宅院形制的一般规律:(1)整体建筑群坐北朝南,辨方正位;中央厅堂,两侧辅助;轴线对称,前后贯通;布局严整,主从有序。(2)功能分区,前衙后邸,左文右武;承担治事、宴息、教化等功能,所谓“公廨之设,所以理庶政、备燕居、系民望也。”(3)院落繁多,层层牵制,院院界定,呈现沉静幽思的情调和冷静自制的内向形态。
    其三,部分从属建筑使用地域风土建筑作法,亮宝楼为其中典型实例:(1)厦子房屋面两坡一长一短小或仅有一坡。(2)硬山屋面出檐、出际很短,檐角起翘程度很大。(3)屋脊瓦件装饰繁复精美。吻兽、套兽处使用楼阁亭塔形瓦件;屋面主体用小青瓦,正中和边缘区域用筒瓦,高等级者用琉璃筒瓦。(4)以生动细腻的仿木结构砖雕作立面的主要装饰构件,主要包括椽子、斗栱、额枋、挂落、倒挂楣子、垂莲柱、窗扇、栏杆等。砖雕不以单体精巧见长,但整体视觉效果热烈欢腾。(5)筑台已经成为地域风土建筑的一种形制特征。
    其四,建筑形制受到西洋样式的影响,主要在立面设计手法、装饰构件内容、室内装修陈设等方面:(1)以(厦子房短坡下的)砖砌高墙作为向外的主要立面进行比例划分与设计;(2)外立面使用爱奥尼式涡卷、多利克式壁柱、西洋瓶式栏杆等装饰构件;(3)室内使用西洋壁纸(或纹样为西洋风格的壁纸)、玻璃门,陈设钟表与镜子等西洋物件。这种影响大多停留在立面设计和装饰装修等层面,虽然也部分触及宅院形制、结构类型这些建造层面较基本的内容,但大体仍归属于以本土为主并吸收涵化外来文化因素的范畴。清末西安并非开埠城市,但西洋建筑文化的影响渗透仍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增强。至民国时期,中国传统建筑等级序列日渐解体,西洋建筑文化在城市建筑的更新演替中愈加趋于强势、流为风尚,在建构层面所占比重也不断加大。
    其五,建置局促简朴,装饰简约克制。与同时代其他宏大奢华的宫室苑囿相比,由于北院原本是巡抚衙门,仅匹配相应层级的建筑制度,故而显得局促简陋,不能完全满足当时清室驻跸的宫廷活动需求。
    其六,水景园林颇有江南韵致,出乎常规认知之外。通济渠水引入北院,亭台馆榭环绕池沼布置,以水体为核心组织院落,使得空间层次丰富。南院同样引水造园。以北院、南院为代表的衙署水景园林作为实例和一种类型,反映了明清西安城依托水系组织园林的历史事实,可在一定程度上纠正长期以来对中国北方城市环境的偏见,对于研究、保护、复兴北方城市园林具有启发意义。
    其七,北院、南院衙门担当控制城市结构秩序的关键节点,塑造了焦点空间。北院衙门周边形成强烈的威权空间场域,其外部空间组合结构要素包括南侧T字形轴线交会处的特殊位置、鼓楼作为前阙对于北院门大街南北轴线的强调和大街沿线诸多衙署的“胁侍”陪衬。这一空间格局自宋金时代已逐步发展形成。南院衙门周边区域是清代西安府乃至整个西北地区最高层级的商贸金融综合中心,商贸行为对于政治权力和权贵阶层自下而上的依附追随,与官府长期自上而下的着意经营引导共同形成了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重合的分布态势。
    
    图24
    图24 清康熙《咸宁县志》所载《县署图》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