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地区发展 >

束锡红 孔丽霞:主动作为,推进宁夏生态移民的社会适应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南部地区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为了解决该地区的贫困问题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自1983年开始,宁夏先后组织实施了吊庄移民、1236扬黄工程移民和生态移民3大工程。经过30多年的扶贫开发建设,宁夏南部地区的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移民生活水平也大幅提升。实践证明,实施重点区域生态移民,既是多年扶贫实践探索出的成功道路,也是解决宁夏南部地区贫困问题的现实需要。但生态移民工程是在较大地理空间内实施的迁移行为,面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移民在迁入地通常面临社会适应问题。本文基于对宁夏生态移民的社会适应状况和影响因素的调研,认为移民的社会适应状况与移民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建议政府主动作为,在政策措施上积极推进,促进移民尽快融入迁入地社会,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最终目标。
    一、生态移民的适应状况
    根据调查,移民在自然环境、饮食、衣着、交通条件、风俗习惯等方面表现出较高的适应性。宁夏南部的西海固地区是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的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自然环境极其恶劣。而移民迁入的宁夏中北部地区,在海拔、气候、水质等方面都优于迁出地。尤其是银川平原地带,地势平坦,沟渠纵横,气候宜人,非常适宜人类居住。多数移民在搬迁后并没有出现严重的身体不适,这说明移民在生理上比较适应迁入地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的变化虽然导致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但多数移民的饮食习惯并没有发生较大改变。移民对衣着的适应程度最高,多数移民认为迁入地和原居地的衣着差别并不明显。宁夏南部地区山高沟深,交通十分不便。移民安置区多在地势较为平整的地区,尤其是宁夏中北部地区,地势平坦,交通发达,相比移民原居地交通条件更加优越。良好的交通条件、多样化的交通工具将给移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尽管“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移民迁出地与迁入地的风俗习惯确实存在一定差异,但差异并不明显,无论是回族移民还是汉族移民,他们都能够较好地适应迁入地的风俗习惯。
    移民在住房、生产方式、人际关系、社会认同等方面的适应程度较低。搬迁之后的住房质量和设施条件普遍得到提升,但人均居住面积有所降低,尤其是人口较多的家庭容易产生居住不便的困扰。搬迁后的种植作物发生了一些变化,过去“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也逐步向精耕细作的节水高效农业转型。当前,政府已经采取了多种措施强化移民的生产技能,但因宁夏南部地区移民的教育水平普遍偏低,文盲、半文盲占比较高,技能培训在短期内尚难发挥成效。多数移民脱离了原有的熟人社会,需要在新的环境中建立人际关系和信任,在搬迁后的较长时间内缺乏社会网络的支持。移民对迁入地的社会认同需要经历一个逐步建立的过程,少数移民因亲缘等割舍不断的社会关系,出现了“一头有家,两头跑”的现象,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也使部分移民在潜意识层面仍停留在迁出地的社会生活中。
    综上可见,移民对迁入地的自然环境、日常生活以及风俗习惯的适应程度较高,对生产方式、人际关系和心理层面的适应程度较低。这充分说明移民的社会适应是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由外而内、纵深推进的过程。这一过程中,需要政策措施进行积极推动,使移民建立对迁入地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适应并融入迁入地的社会生活。
    二、移民适应的影响因素
    调查发现,外出务工经验、生产技能掌握情况、移民期待、移民时间长短、交往意愿、社会支持、家庭土地质量、水资源情况、生态环境等因素对移民社会适应的影响比较显著。
    有外出务工经验的人,眼界更开阔,思维更活跃,更能体会到搬迁带来的潜在机遇。同时,较之在迁出地附近务工的移民,那些有在较远地区或自治区以外务工经历的移民的社会适应能力更强。搬迁后,移民的职业身份发生较大变化,但不论是农业劳动者,还是工商业从业者,都需要较强的生产技能才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因此,具备较强的生产技能是移民适应迁入地的经济生活的必要条件。
    移民对搬迁后新生活的期待越高,越不能适应迁入地的社会环境。虽然移民迁入地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和优惠政策力求确保移民“搬得出、稳得住”,但在移民工程的后续发展中,社保、教育、务工、住房等具体实施环节仍存在不少问题,现实与预期的落差使移民在面临具体问题时不能很好适应。移民进入新的社会环境后,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他们对当地社会环境的满意度往往会出现波动,随后满意度逐渐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此时移民已基本适应了当地的社会环境。这也说明,移民迁入时间越长,越能适应当地的社会环境。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