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反对轻率动武。司马光生活的年代,适值北宋王朝由对辽的矛盾趋缓,而转向同西夏的矛盾日趋激化时期。自宋太祖始,就视党项人为"禽兽",从那以来,对以党项人为主体而建立的西夏王国,顽固地推行民族歧视、民族压迫政策。党项等西北少数民族备受宋朝边将的压迫剥削和欺侮。治平元年(1064年)正月,为给仁宗吊丧,夏国主谅祚派使臣吴宗向宋朝致祭来到延州。宋延州指使高宜却将吴宗押伴至汴京,吴宗诉诸宋廷。而宋廷却不责罚高宜,西夏则一面仍"称臣奉贡","信使不绝";⑥一面出兵犯边,以示抗议。从这一年的七月起,西夏对宋的战事复起。司马光对宋的轻举妄动所招致的严重后果,深为不安:"西夏遣使致祭,延州指使高宜押伴,傲其使者,侮其国主,使者诉于朝。光与吕诲乞加宜罪,不从。明年,夏人犯边杀掠吏士。"⑦并于同年十月上奏陈言: 臣伏见去岁先帝登遐,谅祚遣使来致祭,迁州差指使高宜押伴入京。宜言语轻肆,傲其使者,侮其国主,使者临辞,自诉于朝。臣当时与吕诲上言:"乞加宜罪"。朝廷忽略此事,不以为意,使其怨怼归国。一国主人,皆以为耻。今岁以来,谅祚招诱亡命,点集兵马,窥伺边境,攻围堡寨。……戎狄犯边事之可忧,孰大于此,而朝廷上下宴然若无事者。⑧ 司马光的思想倾向跃然纸上。不仅如此,司马光还对汉武帝大举兴兵"葱岭,诛大宛,绝沙漠,禽颉利然后为快"的轻狂之举,⑨加以遣责: 武帝欲侯姬李氏,而使广利将兵伐宛。其意以为非有功不侯,不欲负高帝之约也。夫军旅大事,国之安危,民之死生系焉。苟为不择贤愚而授之,欲徼幸咫尺之功。籍以为名而私其所爱,不若无功而侯之愈也。然则武帝有见于封国,无见于置将,谓之能守先帝之约,臣曰过矣。⑩ 为了一已之私欲,不惜对少数民族举无名之师,轻率挑起事端,其后患无穷,汉武帝时,这样的蠢事干得太多。 第四,不避强凌弱。司马光反对以武力压服少数民族,反对无端欺凌少数民族。但对少数民族的无理犯边,动辄兵戎相见的举措,一向主张要认真对付的。治平二年(1065年),他上书英宗,要求重视边备之事:"远寇犯边,事之可忧,孰大于北。而朝廷上下晏然若无事者。"(11)"伏望陛下于边鄙之事,常留圣心。"(12)对边备之事他"日夜思之,不胜愤悒。"(13)而解决边备问题的最终目的则是"要在使之不犯边境,中国获安则善矣。"(14)这表明了他的鲜明主张。 另一方面,他还反对强占别国领土;也反对任意割让土地,以换取一时的苟安。他指出:"土地者,国之本也,若虏惟意所欲,无问多少,要取便取,何成国家?"(15)他晚年复相之时,力主把神宗时所占领的原属西夏的兰州、五原等五寨归还西夏,因为"灵夏之役,本由我起。"(16)应当说,这是非常公允的主张。 "纱丝杉{K1C807.JPG}韭砉庥泄孛褡逦侍獾闹髡攀欠浅HS娴模卌猰静荒馨咽裁础巴督措","卖国"之类的说法强加给他。 第五,笃行信义。笃行信义,不施阴谋诡计,是司马光用以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重要原则。他指出: "王者之于戎狄,叛则讨之,服则舍之。今楼兰王既服其罪,又从而诛之,后有叛者,不可得而怀矣。必以为有罪而讨之,则宜陈师鞠旅,明致其罚。今乃遣使者诱以金帛而杀之,后之奉使诸国者复可信乎?且以大汉之强,而为盗贼之谋于蛮夷,不亦可羞哉!论者或美介子以为奇功,过矣!"(17) 这里所评,系指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年),汉使傅介子谋杀楼兰王的一段史事。当时,楼兰王赖丹被龟兹杀害,匈奴闻讯抢先将楼兰质子安归(亲匈奴)送回,并立为楼兰王。由于匈奴离间等原因,从此之后致使遮杀汉使的事件时有发生。而此时楼兰王弟尉屠耆附汉,详白之。于是汉使傅介子领旨前去楼兰,严责之,楼兰王谢服。而傅介子却用奸计诱杀了楼兰王安归。汉立尉屠耆为楼兰王,并改楼兰为鄯善。司马光将此举斥之为"盗贼之谋",不是再恰当、公正不过的吗? 司马光针对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还提出"交邻以信",(18)"王者以大信御四海",(19)"王者所以服四夷,威信而已",(20)这些系统主张。并指出,要示信于人,只有做到"不欺四海","不欺四邻",(21)才能实现"百姓怀其德,四邻亲其义"(22)这样的目的。以达到"使信义之明,皎如日月"(23)这样的美好境界。其结果"则国家安如磐石,炽如炎火,触之者碎,犯之者焦。虽有强暴之国,尚何足畏哉!"(24)其爱国之情溢于言表。 就总的思想倾向而言,司马光在民族问题方面是一个主和派,但这与"投降"、"卖国"等是无缘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