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人物 >

论魏徵的史学思想(2)

二、取鉴致治的历史意识
    以史为鉴是我华夏族人古老文化的优良传统,魏徵予以继承发扬,他的重大贡献之一就是将史学的社会功能从鉴戒引向致治。
    西周初年,召公在反思前朝覆灭的历史教训时提出:“我不可不监于在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注:《尚书·召诰》。)希望成王警惕夏、殷亡国之训,这可以说是以史为鉴的滥觞。此后,这一思想逐渐为世人所认同。东周时期,“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注:语出《诗经·大雅·荡》,《孟子·离娄》下引以为立论依据。),几乎成了人们的口头禅。再后,差不多所有著名史学家都重视历史的鉴戒作用。西汉司马迁说:“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注:《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东汉荀悦为侍中,“时政移曹氏,天子恭己而已。悦志在献替,而谋无所用,乃作《申鉴》五篇。”(注:《申鉴》,卷四,《杂言》上。)南齐沈约撰《宋书》,也是因为认识到刘宋英主名臣的功绩及“虐后暴朝”的“国衅家祸”可以“式规百叶,作鉴于后”(注:《宋书》,卷一百,《自序》。)。然而,直到唐初,人们对史学社会功能的认识始终停留在鉴戒水平上。所谓鉴戒,主要是提高警惕,避免重蹈覆辙。这样历史的经验教训所起作用便只是参考而已,与直接用于现实,还有相当距离,这大概与西周以后,史官放绝,地位下降有关,司马迁曾慨叹“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注:司马迁:《报任安书》。),所以他只能“述往事,思来者”(注:《史记·太史公自序》。),寄希望于未来。
    唐初人们对史学社会功能的认识开始发生变化,其先觉者正是魏徵。贞观三年(629年)魏徵出任秘书监,他在参预朝政的同时,组织学者,校定群书,编制目录,并亲自撰写书序,这就是现存的《隋书·经籍志》各序,其中很值得重视和研究的是他关于古代史官制度、史官地位和作用的论述(以下引文凡未注明出处者,均见《隋书·经籍志》),其基本内容是:
    第一,史官制度的建立与经籍的兴起。魏徵说:“史官既立,经籍于是兴焉。”(注:《隋书》,卷三十二,《经籍志》。)经籍源于史官,这实际上把所有典籍都纳入了史的范围。清人章学诚谓“六经皆史也”(注:《文史通义》,卷一,《易教》下。),甚受人称赞,嘉其有识,而这见解早在千多年前魏徵的史学思想中就萌生了,只是魏徵没有来得及具体阐述。
    第二,古代的史官制度及史学传统。他赞赏殷周时期“史官尤备,纪言书事,靡有阙遗”,他称扬古代史书“不虚美,不隐恶,故得有所惩劝,遗文可观。”
    第三,儒家经典和诸子之言与史学传统。魏徵认为:“暨夫周室道衰,纪纲散乱,国异政,家殊俗,褒贬失实,隳紊旧章”,孔子惜斯文将坠,“乃述《易》道而删《诗》、《书》,修《春秋》而正《雅》、《颂》。坏礼崩乐,咸得其所。”但自孔子去世之后,他的弟子分散四方,对孔子的学说各有解释,互有乖违;及至“战国纵横,真伪莫辨”,于是“诸子之言,纷然淆乱。”可见,在魏徵看来,“史”先于“经”,“经”是“史”的“不虚美,不隐恶”的优良传统遭到破坏,史书“褒贬失实”的情况下,作为“史”的补充才有的。至于诸子之言,则是在孔子学说遭曲解之后才出现的。
    第四,古代史官的地位、责任及应具备的条件。魏徵说:古代史官地位崇高,“百官众职,咸所贰焉”;责任重大,“内掌八柄,以诏(助也)王治,外执六典,以逆官政”,只有“前言往行,无不识也,天文地理,无不察也,人事之纪,无不达也”的人才能充任。魏徵说古代史官在百官之上,主要任务协助君王治理国家,只有博古通今,天文、地理、人事样样精通的人才能担任,这是借古事达己意。古时尊崇史官,并没达到这程度。以殷、周“五史”而论,是春官宗伯的属官,哪里够得上“百官众职,咸所副焉”。至于掌八柄,助王治等,那是天官冢宰的职责,“五史”不过是掌管有关文书而已。只是到了唐代,像魏徵本人以宰臣身份总监修史而且亲自秉笔,以总结王朝兴亡之训为旨趣,这才是史官居其位,在百官之上而助王治。
    魏徵关于古代史官制度、史官地位、责任等的论述,有的并不符合历史实际,或可争议,然而问题不在这里,重要的不是他对史实的概括,而是在史实的叙述中所反映出来的新思想,其精髓是:
    第一,将“史”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史”不仅先于“经”,而且也重于“经”。试将《隋书·经籍志》的“经部序”和“史部序”作一对照,魏徵在论“经”的作用时引《礼记·学记》的话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意思是士人学“经”,是为了知“道”。“道”指什么?魏徵说“先王设教,以防人欲,必本于人事,折之中道(中庸之道)。”可见,在魏徵看来,“经”是先王用来“防人欲”的,主要作用于人的道德行为。而“史”呢?它“范围神化,昭明令德,穷圣人之至赜,详一代之亹亹。”魏徵认为史籍概括了圣王的教化,使圣王的美德更加显著,史书毫无遗漏地保存了圣王精深微妙的治国之道,详细记载了王朝盛衰兴亡的历程。“史”重于“经”,这里表现得最为明晰。
    第二,将鉴戒引向致治。魏徵所以如此推崇“史”,因为“史”可以“诏(助)王治”,是“为治之具”。贞观初,“太宗欲知前世得失,诏魏徵、虞世南、(萧)德言裒次经史百氏帝王所以兴衰者上之”(注:《新唐书》,卷一九八,《萧德言传》。),五年(631年)书成,魏徵将书定名为“群书治要”,他解释缘由说:“本求治要,故以治要为名。”(注:《魏郑公文集》,卷三,《群书治要序》。)这样“史”的作用就不仅是传统的鉴戒而已,而是有了新的内容,可以直接作用于政治。太宗在阅览后,对该书十分欣赏,特亲笔作答,称“使朕致治稽古,临事不惑,其为劳也,不亦大哉!”(注:《全唐文》,卷六,《答魏徵上〈群书理要〉手诏》。)太宗说他的“致治稽古”的认识,来自魏徵,这不是谦虚,而是实情。因他本人“少尚威武,不精学业,先王之道,茫若涉海,览所撰书,博而且要,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注:《全唐文》,卷六,《答魏徵上〈群书理要〉手诏》。)
    正是由于魏徵的倡导,太宗的大力支持,贞观时期以史议政之风遍及当朝,乃至后宫,大到治国方略,小至日常生活一言一行,贞观君臣无不谈古论今,以史为鉴,以求致治,这对当时政治和后世史学所产生的影响极其深远。
    如何以史为鉴,取鉴什么以求致治,魏徵对传统的历史反思也有新发展。在唐以前,以史为鉴主要是鉴戒,最初注视的焦点在君德,西周召公提出“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有根据就是夏、殷之君“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要求成王“敬德”(注:《尚书·召诰》。)。周公作《无逸》,列举历代殷王享国长短的经验教训,要成王“监于兹”,“无逸”。(注:《尚书·无逸》。)“敬德”、“无逸”角度不同,目标一致,都要求君王借鉴历史对自身行为进行自我约束。
    春秋以降,王室衰微,天子权威一落千丈,以史为鉴便从君王“敬德”转到了国家的政治制度。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注:《论语·八佾》。),正是针对礼崩乐坏的现实而发的。战国诸子争鸣,以史论理,重点也在辩难制度的得失。
    强大的秦王朝一朝覆亡引起人们再思考。秦自孝公在商鞅辅助下实行变法以来,国力日增,国势日强,至秦始皇终于荡平六国,统一海内,说明秦的制度是可行的,为何二世而亡呢?问题出在政策。贾谊作《过秦论》,对秦实行的制度给予了充分肯定,而对秦始皇及二世的暴政则作了猛烈抨击,“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司马迁热情赞扬贾谊的见解,称“善哉乎贾生推言之也!”(注:《史记·秦始皇本纪》。)于是以史为鉴重点转到方针政策。东汉荀悦作《汉纪》、《申鉴》,也是因西汉的“规模法则,得失之轨,亦足以监矣。”(注:《前汉纪》,卷三十。)
    历魏晋南北朝以至于唐初,历史反思的重点仍在方针政策。武德五年(622年)高祖采纳令狐德棻建议,诏修魏、齐、周、隋、梁、陈诸史,是见于六代的“嘉谋善政,名臣奇士,立言著绩”尚无记载,“文史不存,何以贻鉴今古?”(注:《旧唐书》,卷七十三,《令狐德棻传》。)这次修史,因种种原因历数年不成;贞观三年(629年)重修五代史,太宗于十年书成时追述其撰史之志云“将欲览前王之得失,为在身之龟镜。”(注:《册府元龟》,卷五五四,《国史部·恩奖》。)太宗欲览前王的什么得失,这里没有具体说明,但魏徵在《群书治要序》中有明确交代,他说“圣思所存,务乎政术。”太宗曾赋诗云:“执契靖三边,执衡临万姓”,以为如此便能“无为宇宙清”(注:《全唐诗》,卷一,《执契靖三边》。)。对外“执契”(把握时机),对内“持衡”(保持公平),也表明太宗关心的重点在方针政策和策略,这可以说是唐初君臣的普遍认识。
    将历史反思的重点作再转移的又是魏徵。他在考察隋朝的兴亡过程中发现,拿文帝开皇之初与炀帝大业之盛相比,以实力言,无论是土地、户口,还是甲兵、粮食,开皇根本不能和大业比;就形势看,文帝伐陈比炀帝征高丽困难得多,陈国人材济济,有长江天险等等都是高丽所无的,然而,文帝成功了而炀帝遭惨败,为什么呢?“所为之迹同,所用之心异也。”这样问题就落在君王身上。炀帝“嗣承平之基,守已安之业,肆其淫放,虐用其民,视亿兆如草芥,顾群臣如寇仇,劳近以事远,求名而丧实”,“自绝民神之望,故其亡也忽焉。”(注:《隋书》,卷七十,“史臣曰”。)所以魏徵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特别看重君德。他从考察历代的兴亡中得出了规律性的结论:所有创业之君,开始都希望“齐明日月,合德天地”,然而,“靡不有初,克终者寡”,原因在哪里?在于不能“明德”,“以中庸之才,怀可移之性,口存于仁义,心怵于嗜欲。仁义利物而道远,嗜欲遂性而便身。便身不可久违,道远难以固志。佞谄之伦,承颜候色,因其所好,以悦导之,若下坂以走丸,譬顺流而决壅。”(注:《陈书》,卷六,“史臣魏徵曰”。)所以魏徵在对历史发展作理性说明时,不但将王朝的盛衰兴亡和君德连在一起,而且进一步指出影响君德的要害是嗜欲。以史为鉴,君王必须积德节欲,善始克终。这样的历史反思,今天仍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