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人物 >

谭嗣同的经济思想(4)

谭嗣同还尖锐地批判了封建传统的崇俭黜奢思想。他指出,封建地主阶级的崇尚节俭论,是一种守财奴思想。聚集大量财富的地主分子,却节衣缩食,生活吝啬,只知利用手中的钱财去剥削贫民百姓:“放债则子巨于母而先取质,粜籴则阴伺其急而厚取利。”(注:《仁学》,《谭嗣同全集》(下)323页。)百姓不堪忍受,纷纷起义造反, 结果他们囤积的财富最终也保不住。所以崇俭黜奢的结果是:“人人俭而人人贫。天下大势,遂乃不可以支。”(注:《仁学》,《谭嗣同全集》(下)323页。)
    因此,谭嗣同主张提倡奢,即鼓励高消费,认为奢即高消费可以促进生产的发展,为贫民百姓开辟就业门路,奢虽可能害一身,但却可以利百家:“夫岂不知奢之为害烈也,然害止于一身家,而利十百矣。锦绣珠玉栋宇车马歌舞宴会之所集,是固农工商贾从而取赢,而转移执事者所奔走而趋附也。”(注:《仁学》,《谭嗣同全集》(下)323 页。)另外,如果富民把自己的钱财用于生产性消费,用于投资兴办现代工商业,那么,这恰恰是中国经济发展所要求的,不仅于富人本身有利,而且有利于国家和人民:“有矿焉,建学兴机器以开之,凡辟山、通道、浚川、凿险咸视此。有田焉,建学兴机器以耕之,凡材木、水利、畜牧、蚕织咸视此。有工焉,建学兴机器以代之,凡攻金、攻木、造纸、造糠咸视此。大富则为大厂,中富附焉,或别为分厂。富而能设机器厂,穷民赖以养,物产赖以盈,钱币赖以流通,己之富亦赖以扩充而愈厚。”(注:《仁学》,《谭嗣同全集》(下)324页。 )所以谭嗣同的结论是:“故理财者慎毋言节流也,开源而已。源日开而日亨,流日节而日困。”(注:《仁学》,《谭嗣同全集》(下)324页。)
    五、对资本主义弊端的认识
    谭嗣同热烈赞颂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大机器生产方式,主张破除封建政治障碍和思想障碍,为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清道路。但是,19世纪末,世界资本主义已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严重,各种矛盾日益激化。一方面垄断资产阶级的财富积聚空前膨胀,一方面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日益贫困化。资本主义制度并没有给人类社会带来共同富裕和普遍幸福。谭嗣同看到并承认资本主义制度的这种弊端。他指出,在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惟富有财者始能创事,富者日盈,往往k3j503.jpg于国家,甚乃过之;贫者惟倚富室聊为生活,终无自致于大富之一术。其富而奸者又复居积以待奇赢,相率把持行市,百货能令顿空,无可购买;金镑能令陡涨至倍,其力量能令地球所有之国普受其损,而小民之隐受其害自不待言,于事理最为失平。于是工与商积为深雠,而均贫富之党起矣。”(注:《报唐才常书》,《谭嗣同全集》(上)249-250页。)
    资本主义虽然造成了贫富不均,激化了阶级矛盾,但谭嗣同认为,当时中国处于经济发展的创业和起步阶段,在这种发展阶段,即使发展造成了贫富不均,发展成果为数富人所独占,也应当容忍,只有容忍这种情况,“大有力”之人才会为利所趋,创办各种经济事业,从而推动国家的振兴。西方国家就是这样迅速富强起来的:“西人于矿务、铁路及诸制造,不问官民,止要我有山、有地、有钱,即可由我随意开办,官即予以自主之权,绝不来相禁阻。一人获利,踵者纷出,率作兴事,争先恐后。不防民之贪,转因而鼓舞其气,使皆思出而任事,是以趋利若鸷禽猛兽之发,其民日富,其国势亦勃兴焉。此欧洲各国政府倚为奇策者也。”(注:《报唐才常书》,《谭嗣同全集》(上)249页。 )中国现在正需要实行这样的政策,“夹乎各大国之间,欲与之争富强,舍此无以求速效也。”(注:《报唐才常书》,《谭嗣同全集》(上)249)所以在中国,“以目前而论,贫富万无可均之理。 ”(注:《报唐才常书》,《谭嗣同全集》(上)250页。)
    但是,谭嗣同认为,贫富不均的社会决不是理想的社会。他认为,没有贫富贵贱对立的社会才是人类最高的理想:“君主废,则贵贱平;公理明,则贫富均。”(注:《仁学》,《谭嗣同全集》(下)367 页。)“然无论百年千年,地球教化极盛之时,终须到均贫富地步,始足为地球一法。”(注:《报唐才常书》,《谭嗣同全集》(上)250 页。)贫富现在虽然不可均,将来则必须均。因此,他提出把中国社会的发展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是“创始”即创业和起步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不怕出现贫富不均,不怕利归少数人。这个阶段主要是求发展,不是求平均。第二步是“守成”阶段,这个阶段经济已经得到高度发展,主要矛盾已不再是解决发展问题,而是解决贫富不均问题。这一阶段在欧美各国已经出现,而中国则尚未到来。中国现在需要的是创始之才,欧美现在需要的是守成之才。中国现在的功臣是创业之人,而欧美各国现在的功臣则是均贫富之党即社会主义党:“凡办事有创始之材,有守成之才,……创始当节目疏阔,重予人以利,而不多为启闭之法,但期风气速开,而事速以举,不问流弊如何,一于勇往直前,虽利归一二人,致召不平之怨怒,有所不恤,此欧、美之所由也。气势已盛,守成者出,乃始渐渐调剂其盈虚,周密其法度,过者裁抑之,不及扶掖之,始足以日臻于治理。欧、美颇昧于此,故均贫富之党出而警醒之。虽时时倡乱,为世诟病,实欧、美之功臣也,不可少也。”(注:《报唐才常书》,《谭嗣同全集》(上)250页。)
    主张把中国闭关自守的自然经济转变为对外开放的市场经济,把中国落后的手工劳动转变为先进的大机器生产,把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转变为现代资本主义制度,谭嗣同这些主张,是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要求的进步主张。但是,谭嗣同并没有把贫富对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看成人类的理想社会。相反,他主张中国经济达到资本主义高度发展以后,应继续向消灭贫富对立的大同社会推进,并且在自己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各种主张中,力求为实现大同社会创造条件。例如,他提出的矿业商办主张,“专主散利于民,绝非垄断于一二家之私办可比”,(注:《报唐才常书》,《谭嗣同全集》(上)249页。 )“不欲令一二家垄断其利,亦不欲分入于官,而归诸一县之公事,亦隐寓均贫富意矣。”(注:《报唐才常书》,《谭嗣同全集》(上)250页。)可见, 谭嗣同的两步走思想的实质是:第一步,用资本主义方法发展中国经济,尔后,第二步,用社会主义方法,使中国走向大同社会。并且在走第一步的时候,就要考虑第二步的发展。这些思想表明,谭嗣同不愧为中国19世纪末走在历史潮流前头的进步思想家。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