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公正无私的,短暂的,尽管一时辉煌,终将谢落;永恒的,尽管一时黯淡,终将重光。本世纪30-40年代蜚声海内外,50年代后被误解、遭冷落,80年代后又重新为世人所知的柳诒徵先生,即是明显的例子。 柳诒徵(字翼谋,号劬堂),1880年(清光绪五年)生于江苏丹徒县。父柳泉,以授徒为业。1885年柳泉病故,母鲍氏带着一子一女,寄居娘家。亲友和慈善机关每月接济他们银元2块、铜钱2000文。 鲍氏为人缝纫,贴补家用,生活艰辛,三口人经常只有一块红腐乳,赖以下饭。 柳先生在回忆幼年学习情景时说:“我自幼从母亲读四书五经、《孝经》、《尔雅》、《周礼》、以及古文、《古诗源》、唐诗、天天要背诵。自七岁至十五六岁,逐日念生书、背熟书,止有腊月廿日以后,正月半前后,可以自由看书、抄书、游戏。其余读书之日,自天明起即背书,各书不背完,不能吃早粥。”后柳先生考中秀才,当了教师。 1900年,他到南京的江楚编译局编纂教科书。当时缪荃孙主持局务, 在缪荃孙的教诲下,柳先生学业大为精进,尤其在版本目录学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他后来的学术发展开拓了道路。 1902年,柳先生随缪荃孙等赴日本考察教育,虽只两个月,使他大开眼界,亲身感受到明治维新后日本社会的巨大变化,认识到开发民智的重要,知道了如何兴办新式学校。回国后,他一面编纂教科书,一面创办中小学校,还曾在江南高等学堂、两江优级师范兼课。1911年,任镇江中学校长。1912至1926年,先后任北京明德大学、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河海工程学校、东南大学、东北大学、北京女子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员、教授。1927年至1937年,任第四中山大学国学图书馆(后改名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馆长。二十几年中著作甚多。 1937年,日军逼近南京,柳先生选择了安全地带,储存好图书馆的善本、丛书、方志后,漂泊异乡。1938年,他辗转至江西泰和,在浙江大学讲学,猝然中风。病后,赴兴化竹泓港暂住。1942年,赴重庆,任中央大学历史研究导师。嗣为教育部部聘教授、中国史学会会长。年过花甲,著述不倦。抗日战争胜利后,柳先生返南京,复任国学图书馆馆长,四方奔走收回旧藏,损失者只十分之一。1947年,兼任国史馆纂修。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年近古稀后,他申请退休获准,迁居上海,迎接解放。1949年8月,任上海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 为抢救祖国文化遗产作出了贡献。1951年,又任上海市图书馆筹备委员会委员。柳先生以其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参加策划、共同商讨,该馆迅速成立。1956年2月3日,柳先生与世长辞。今上海图书馆已驰名中外,“可以慰先生于九泉。” 二 柳先生著作等身,其中以《历代史略》、《中国文化史》、《国史要义》三书最为重要。 (一)开创未来的历史教本--《历代史略》。 清末,新式学校普遍设立,急需新的历史教科书,以供课堂教学之用。柳先生的治史生涯,就是从编写教科书开始的。他编写了多种历史教材(如《中国教师史》、《中国商业史》等),其中第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即为《历史史略》。 柳先生认为:“断代为史,不能贯串古今,观会其通。”“宋司马光作《通鉴》、袁枢作《纪事本未》、郑樵作《通志》,始足萃诸史之精、酌因革之道。然三书卷册浩繁未易卒读,后之续者或几倍之,该专门之学,非教科之用。”为了使学生能把握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要,他反复思考,决定“本《通鉴》、《通志》之意,仿纪事本末之体,略采正史,析其条理,以为历史初级。”这就是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以历史事件为本位,分卷、篇、章、节叙述。《历史史略》不采用中国传统的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而采用了近代西方盛行的新的章节体,编排合理,脉络清晰,适于表现历史发展过程中纵横交叉的因果关系,便于初学。 柳先生所说“本《通志》之意”,还有更深的考虑。《通志》精华是礼、职官……昆虫草木等二十略,“总天下之大学术而条其纲目。”柳先生深知《通志》的会通原则以及注重历代学术思想、科技发展、社会生活、典章制度的精神,在《历代史略》中开辟“礼俗及文字”、“教育与学派”、“文学与宗教”、“制度之沿革”等篇章,专题叙述,突出要点,将其源流变化,讲得十分清楚。 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频繁,分封立国众多,学术流派纷呈,典章制度复杂,如何以较少的文字表达这些现象呢?柳先生在《历代史略》中编制了“历代兴亡禅代图”、“五代列国世系”、“宋儒传授图”、“宋辽金职官沿革表”、“元明官制沿革表”,以及各朝世系诸帝在位年数等图表,附于有关的章节之后,并在各图表中,运用不同的符号说明不同的情况,一目了然,便于学生把握历史线索。《历代史略》在重要史事之后,还常有一段评论以启发学生。柳先生既尊重中国史家的优良传统,又摒弃了旧式史书“赞曰”的手法,将评论与叙述史事有机地结合起来,符合近代修史标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