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师培不仅对当时已经出名的扬州学者师承关系、治学方法了然于心,而且他还挖掘了一批鲜为人知的扬州籍学人,这无疑有助于人们更加全面认识扬州学派的整体面貌。刘师培一一为他们立传,如《刘永澄传》、《梁于涘》、《孙兰传》、《徐石麒传》、《蔡廷治传》、《王玉藻传》、《广陵三奇士传》、《朱泽沄传》、《田宝臣传》、《扬州前哲画像记》等,对他们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等方面作了介绍。刘师培对立传人物的选择,也反映了他个人的学术取向、价值判断。这些传记大多写于1903年至1908年间。他表彰“明于君子小人之辨”的刘永澄;大加歌颂“从容就义,不欲与亡臣降子共偷一日之生”的梁于涘;赞扬“不欲以所学媚异姓”的徐石麒;更钦佩有“夷齐耻食周粟之心”的王玉藻。刘师培不是仅仅从民族气节方面肯定扬州学人的,他还从学术角度,总结这些人的学术成就,刘永澄精于理学,其孙刘抬拱及朱泽沄、王懋竑传其学;孙兰精于数学;徐石麒专于词律之学;蔡廷治精治《易》学;田宝臣明于声音训诂之学。(注:参见《左庵外集》卷十八,文中所述到的传记均在此卷。) 刘师培在整理研究被淹没的扬州学人方面,付出了心血,目的在于“以彰吾郡学术之盛”。他曾经“三游海陵,咨询田氏学”;为了解王玉藻的生平事迹及寻找佚失的诗文,遍阅浙西诸志,最后“今特网罗故乡文献,别为传文一通,以补谢山之缺”;为考证蔡廷治学术源流,“厥后征考乡邦文献得廷治事,兼读其遗著数篇,知廷治之学出于云庄”。(注:参见《左庵外集》卷十八所立的相关传记。)这些工作对保存学术资料具有重要价值,为后人研究扬州学派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学术资源。由于刘师培的努力,扬州学派作为一个学术群,逐渐引起学者的注意,“扬州学派盛于乾隆中叶,任、顾、贾、汪、王、刘开之,焦、阮、钟、李、汪、黄继之,凌曙、刘文淇后起,而刘出于凌,师培晚出,席三世传经之业,门风之胜,与吴中三惠九钱相望,而渊综广博,实有吴、皖两派之长,著述之盛,并世所罕有也”。(注:尹炎武:《刘师培外传》,见《遗书》。)张舜徽在20世纪50年代末撰写的《清代扬州学记》,实为第一部系统研究扬州学派的专著,但是刘师培却开研究扬州学派之先导。 四、清学的“得”与“失” 关于总结清学的是非得失,是刘师培讨论清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学的历史事实比较容易疏理清楚,但是涉及清学评价问题,要保持客观的态度就显得很困难。大多数学者对清学力矫宋学空疏之陋,而使学风归于平实,以“实事求是”为指归,持肯定态度。章太炎把清学与汉代相比较,认为除今文学之外,清儒与汉儒绝异,“不以经术明治乱,故短于风议,不以阴阳断人事,故长于求是”。(注:《訄书·清儒》。)而刘师培将清儒与明儒相比较,指出“清儒之学,以求是为宗”,而“明儒之学,以致用为宗”。(注:《清儒得失论》,《左庵外集》卷九。)他们都认识到了“求是”是清学最大的特点。虽然清学是反动宋学之空虚而入实,但是为“求是而求是”往往会走向另个极端,而陷入“琐碎”的纯考证一途,这种所谓的“实”也只徒有虚名罢了。清代汉学的弊端早已引起学者的批评,方东树、龚自珍、魏源等均有批语。《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把二千年的经学升降,以六字概括:两汉之学,其弊也“拘”;魏晋至唐宋及宋初,其弊也“杂”;宋庆历至南宋,其弊也“悍”;宋末至元,其弊也“党”;明末之弊也“肆”;而清朝之弊也“琐”。不管这种归纳是否正确,但是清代汉学之“琐”,属乃事实。 刘师培对清代汉学之弊提出了尖刻的批判。他指出,在吴、皖两派中,以吴派最为泥古墨守。惠栋“执注说经,随文演释,富于引申,寡于裁断”;其弟子余萧客“笃于信古,语鲜折衷”;王鸣盛“裁减损益,征引博烦;惟胶执古义训,守一家之言”;孙星衍、洪亮吉“咸以文士治经,学鲜根柢,惟记诵渊雅”。(注:参见《南北学派不同论·南北考证学不同论》。)即便皖派除少数外,也难免汉学通病,刘师培不无感慨地说道,“自汉学风靡天下,大江以北治经者,以十百计,或守一先生之言,累世不殚其业,或缘词生训,歧惑学者。……吾阅江氏《汉学师承记》,吾郡穷经之士,远过他郡,然求其所谓不尚墨守者,十不得一焉。”(注:《扬州前哲画像记》,《左庵外集》卷二十。)把清代汉学的末流归为“丛掇派”,“据守”者“不求于心,守古人之言,而失古人之心”;“校雠”者“鸠集众本,互相纠核,或不求其端,任情删易,以失本真”;“涉猎”者“择其新奇,……甚至考订一字,辩证一言,不顾全文,信此屈彼”。(注:参见《近代汉学变迁论》,《遗书·左庵外集》卷九,《刘申叔遗书》,影印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简称《遗书》,本文所引刘师培著作均来自《遗书》。)刘师培对这种“详于考古,略于知今”(注:《中国地理教科书第一册序》。)的学风深恶痛绝,认为“考古不能知今,则为无用之学”。(注:《尔雅虫名今释》。)对那些为“知今而考古”的清初大儒经世学风,刘师培倍加推崇。事实上刘师培对如何处理“求是”与“致用”二者的关系,也没有寻找到最佳结合点,“夫求是与致用,其道固异。人生有涯,斯二者固不两立。俗儒不察,辄以内圣外王之学,求备于一人,斯不察古今之变矣”,(注:《清儒得失论》,《左庵外集》卷九。)而他本人的学术实践就证明了这一点。 由于清学以“求是”为宗,逐渐形成了一种“实事求是”的严慎治学方法,应该值得肯定。章太炎对清代汉学的治学方法提得很高,把这种方法归纳为六点:审名实,一也;重佐证,二也;戒妄牵,三也;守凡例,四也;断情感,五也;汰华辞,六也。六者不具,而能成经师者,天下无有。学者往往崇敬其师,而江戴之徒,义有未安,弹射纠发,虽师亦无所避;(注:《太炎文录初编》文录卷一《说林下》。)到了梁启超、胡适,便把清代汉学的治学方法说成是“近代的科学方法”,这显然有主观拔高汉学方法的倾向。相比较而言,刘师培的观点显得比较符合客观事实,他说:“古无‘汉学’之名,汉学之名始于近代。或于笃信好古,该汉学之范围。然治汉学者,未必尽用汉儒之说;即用汉儒之说,亦未必用以治汉儒所治之书。是则所谓汉学者,不过用汉儒之训诂以说经,及用汉儒注书之条例,以治群书耳。”(注:参见《近代汉学变迁论》,《遗书·左庵外集》卷九,《刘申叔遗书》,影印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简称《遗书》,本文所引刘师培著作均来自《遗书》。)侯外庐先生认为刘说只及于汉儒的训诂方法与注书条例,还没有明言这种方法是什么。(注:侯外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史》,见《中国思想通史》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16页。)其实不然,刘师培对清代汉学治学方法有具体的归纳,把这种方法概括为“标例”和“证实”二端。他认为汉代以后,为学之弊有二:逞博与笃信。逞博则不循规律,笃信则不求真知,此学术所由不进也。所谓“标例”,就是“取舍极严,而语无庞杂”;“证实”即“实事求是,而力矫虚诬”。(注:参见《崔述传》,《左庵外集》卷十八。)这是清代考证学超越前代的主要原因,也是值得肯定的地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