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陈垣提出的校勘四法中,胡适于对校法最为赞赏,推崇备至。胡适说:“我要指出援庵先生的《元典章校补》及《释例》有可以永久作为校勘学的模范者三事:第一,他先搜求善本,最后得了元刻本,然后用元人的刻本来校元人的书;他拚得用极笨的死功夫,所以能有绝大的成绩。第二,他先用最古刻本对校,标出了所有的异文,然后用诸本互校,广求证据,定其是非,使我们得一个最好的、最近于祖本的定本。第三,他先求得了古本的根据,然后推求今本所以致误之由,作为‘误例’四十二条,所以他的‘ 例’都是已证实的通例:是校后归纳所得的说明,不是校前所假定的依据。”“如阙文 ,如错简,如倒叶,如不经见的人名、地名,或不经见的古字、俗字,均非对校无从猜 想。故用善本对校是校勘学的灵魂。”[2]胡适认为“用善本对校是校勘学的灵魂”, 陈垣也认为对校最为可靠,他曾说:“校勘当先用对校法。”又说:“他校费力而未必 中,不如对校之省力而得其真。”[4]他晚年在《关于徐氏庖言》一文中,又曾说过“ 理校不如对校稳当”的话。[5]可见他对对校的重视,校勘古籍不能越过这个步骤。 但是,陈垣并没有把对校的作用绝对化,这同胡适的观点是有较大区别的(对此笔者将另文讨论)。由于对校法的主旨在于“校异同,不校是非”,其局限性是明显的,因为我们不可能得到原作者的底稿,所见到的多是较早的传本,甚至是普通的本子,所以对校虽能发现异同,但有时难以判断正误。古籍校勘的目的应该是改正错误,存真复原,还古籍本来面目,仅仅用对校一种方法是很难完成任务的。 二、对校与版本分析与选择 对校中版本是关键。陈垣认为版本的种类、时代、优劣,直接关系到校勘工作能否成功。他在《通鉴胡注表微·校勘篇》中强调“校书当蓄异本”,并举清人赵绍祖《通鉴注商》为例。《晋书》卷65《王导传》有一句话:“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为 司马光《资治通鉴》所引用。赵绍祖认为《资治通鉴》引用错误,“江河之异”应作“ 江山之异”。赵绍祖根据的是明监本、汲古阁本和清殿本《晋书》,而时代更早的宋刻 本《晋书》确实作“江河之异”。陈垣感慨地说:“赵君既诬《通鉴》,又诬胡注,皆 株守一书,不讲求版本之过。”[4] 陈垣强调校勘不仅要广蓄异本,而且要充分利用古本和善本。一般而言,一种古籍的版本当然是多多益善,版本越多,可供比较的各种异文资料也越多。但校勘要讲究版本质量,古本、善本对于校勘的作用更大,一部古本或善本,可能比十部普通的版本还要有价值。能否搜求到好版本,关系到校勘工作的成败,因此陈垣说:“对校贵有佳本。”如校勘《元典章》,尽管陈垣很早就有意于此,但由于没有得到理想的版本,迟迟未能进行。直到1925年在故宫发现元刻本之后,才得以全面展开并最终完成。如果没有元刻本,这一校勘工作很难顺利完成,更谈不上取得成功了。也正因为有了元刻本,陈垣才能够校出沈刻本的那么多错误,从而完成校勘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陈垣虽然重视古本和善本,但他从不迷信宋元旧版,从不认为宋元旧版一切都好。对于时代稍晚的版本,只要印校俱精,他都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肯定,这和清代一些校勘学家有很大不同。他校《元典章》时,发现元刻本的一些错误已经沈刻本纠正,因此特写出“元本误字经沈刻改正不校例”一条,肯定了沈刻本的贡献和价值。又如他在《影印明本册府元龟序》中,指出宋本误而明本不误的地方多处,也即此意。总之,他既强调宋元旧版在校勘中的重要作用,又不过分迷信。 陈垣特别重视分析版本源流,依据版本系统考察版本的流传过程,这对校勘有重要的意义。如他分析《资治通鉴》的版本源流时说:“若不论其支派,而论其单传,则元祐杭州本为祖本,绍兴初余姚覆刻元祐本,为第一传;元至元初燕京兴文 署覆刻绍兴本,为第二传;元末临海刻胡注,即用兴文署正文,为第三传;清嘉庆末鄱 阳胡氏重雕胡注,为第四传。”[4]对版本的分析研究,就是对各种异文资料的分析研 究,是校勘前的重要准备工作。没有对版本系统、版本源流的分析,则会以孙为祖,以 流为源,越校越乱,反而无所适从。异文材料的渊源和构成清楚了,才能决定取舍,判 断正误,分析致误原因,得出正确结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