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人物 >

朱熹与史学(2)

二、朱熹视史学为经学的附庸
    经过殷周长时期积累,源自巫史文化的我国古代史学在春秋战国秦汉时形成为第一个高潮,《史记》就是这个时期最为优秀的代表作,司马迁是中国古代史学的第一个大师。司马迁虽然与他父亲司马谈“先黄老、后六经”有所不同,对孔夫子及其代表的儒家是尊敬的,将由前此官府(主要是史官)编篡成功的“六艺”即六经,作为引用古代载籍的一个“考信”的标准。司马迁这样做,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坚持史学为一门学科而无任何依附于孔夫子或儒家的意图。
    由于浙东事功派入经出史,从史学中形成为自己的事功思想,因而对《史记》,对司马迁,就格外尊崇。然而,这却激起了朱熹的极大不满:
    先生(朱熹)问:“向见伯恭,有何说?”曰:“吕丈劝令看史。”曰:“他此意便是不可晓。……伯恭动劝人看《左传》、迁《史》,令子约(吕祖俭)诸人抬得司马迁不知大小,恰比孔子相似!”⑥
    朱熹对苏轼苏辙兄弟可以说是深恶痛绝的(我在《苏轼“蜀学”与程颐“洛学”在思想领域中的对立》⑦一文中曾经涉及,兹不多赘)。诟詈这两兄弟“肆无忌惮”。可是由于苏氏兄弟都对司马迁不敬,于是朱熹立即予以援引,并由此批评尊奉司马迁的吕祖谦吕祖俭兄弟:
    伯恭子约宗太史公之学,以为非汉儒所及,某尝痛与之辨。子由(即苏辙)《古史》言马迁“浅陋而不学,疏略而轻信”。此二句最中马迁之失,伯恭极恶之。《古史序》云:“古之帝王,其必为善,如火之必热,水之必寒;其不为不善,如驺虞之不杀,窃脂之不谷。”此语最好。某尝问伯恭:“此岂马迁所能及?”
    朱熹之所以如此称赞苏辙的这几句话,在于由此论证程朱系统的“王霸义利”学说“ 三代以道行”而已!朱熹之所以贬抑司马迁则在于:
    迁之学,也说仁义,也说诈力,也用权谋,也用功利,然其本意却只在于权谋功利。 ……圣贤以《六经》垂训,炳若丹青,无非仁义道德之说。今求义理不于《六经》,而 反取疏略浅陋之子长,亦惑之甚矣!
    朱熹不但贬抑司马迁,而且连前于司马迁的又一史学名著《左传》,亦在其贬抑之列 :
    木之又问:“《左氏传》合如何看?”曰:“且看他记载事迹处。至如说道理,全不似 《公》、《谷》。要知左氏是个晓了识利害底人,趋炎附势。……大率《左传》只道得 祸福利害底说话,于义理上全然理会不得。”
    朱熹给左丘明扣上“趋炎附势”的帽子,《左传》从根本上被否定了。朱熹之所以贬 抑司马迁、左丘明,否定《史记》、《左传》,依然是在于论证程朱系理学的三代以下 、汉唐以霸道把握天下这一命题。归纳上述,朱熹之颂扬苏辙的《古史序》,贬抑司马 迁、左丘明,是用来论证程朱系统的历史倒退论的历史观!
    “鹅湖之会”上陆九龄九渊兄弟面折朱熹,朱熹对此耿耿于怀。对朱熹来说,陆氏兄 弟的“禅学”自然是厌恶的,但是对于蒸蒸日上、声势日振的永嘉永康之学则更是怵目 惊心,震惧不已的:
    先生尝说:“陆子静(即陆九渊)、杨敬仲(即杨简)自是十分好人,只似患净洁病底。 又论说道理,恰似闽中贩私盐底,下面是私盐,上面以鲞鱼盖之,使人不觉。”盖谓其 本是禅学,却以吾儒说话遮掩。⑧
    金溪之学(指陆氏之学)虽偏,然其初犹是自说其私路上事,不曾侵过官路来。……今 永嘉(指永嘉事功之学)又自说一种学问,更没头没尾,又不及金溪。⑨
    江西之学只是禅,浙学却专是功利。禅学后来学者摸索一上,无可摸索,自会转去。 若功利,则学者习之,便可见效,此意甚可忧!
    陈同父学已行到江西,浙人信向已多。家家谈王伯,不说萧何张良,只说王猛;不说 孔孟,只说文中子(即王通)。可畏!可畏!
    根据这一形势,朱熹看到陆九渊与自己的分歧是理学内部的事情,可以放到一边,而把火力集中到浙东事功派,集中到功利主义。于此可见,朱熹的思想嗅觉是极其灵敏的 ,对理学非理学的界限极其清楚,而以此界限为基础的恩怨,谁是主要的对立面也是极 其分明的。
    综合以上的叙述,朱熹所代表的理学正统派以浙东事功派作为其思想领域中主要对手,而这个主要对手的功利主义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史学,于是朱熹就溯流探源,对司马迁《史记》甚至还捎带上《左传》极尽其武断歪曲之能事,以反对史学。朱熹的这个做法是否要彻底否定并进而销毁史学?倒也不是,朱熹的意图是,把史学视作经学的附庸,更加具体地说,把史学作为为理学服务的一个工具。这一点,早在他乾道壬辰(1172)年 完成的《资治通鉴纲目》一书中即有所反映。
    朱熹的《资治通鉴纲目》是在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和胡安国绍兴年间完成的《资治通鉴举要补遗》二书的基础上,“别以义例,增损隐括”编篡成功的。朱熹在为是书写出的序言中说:
    若两公述作之本意,则有非区区所敢及者。虽然岁周于上,而天道明矣;统正于下, 而人道定矣;大纲概举,而鉴戒昭矣;众目毕张,而几微著矣。是则凡为致知格物之学 者,亦将慨然有感于斯,而两公之志,或庶乎其可以默识矣。⑩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