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要成立都督府,那么由谁来充当都督?同盟会方面,自然竭力推举陈其美,帮会势力、报界和留日回国的士官生也都拥戴陈其美。而以李平书为代表的上海绅商势力,既不愿外地人陈其美来当家,更不愿关系陌生的李燮和来作主,他们先后推钮永建(上海人)、李显谟(上海商团临时总司令、李平书族侄)当都督。在这场复杂而又微妙的权力角逐过程中,李燮和首先被排挤出局。 11月6日下午,上海各界代表近60人,齐集旧海防厅推选都督。由谁出任革命政府的都督,是各方最为关注的问题。当时有资格出任都督的,共有三个人:一是李英石(?-1933),1908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华队第六期,时任上海商团临时总司令。据说此人有魄力,善用兵,有大将之风。纽永建说:“当时上海的起义没有把握,英石到了上海,由他来主持,我们信任得过,所以把光复上海的军事指挥让给他,我回到松江去策应。”[19](168)王一亭说:“英石先生在上海光复中的功勋是无法磨灭的,因为他到了上海,上海商团才拧成一股力量,武装起义才能胜利,论功行赏,应居首位。”[19](166-167)“二是李燮和(1874-1927),名柱中,字燮和,湖南省安化县蓝田镇(今涟源市)人。“少有大志,沈毅寡言,不尚空论,喜与秘密党游”[20](215)。他先后参加了过华兴会、同盟会、光复会,是一个老资格的革命党人,具有很强的活动能力,是后期光复会的第三号领导人。在上海光复过程中,他“出其不意地立了首功,拿下吴淞、闸北”[19](169)。陈其美的部下章天觉说:“其实按学历资格功绩,李燮和实为首功之人。”[7]杨谱笙也说:“当时多数人推举都督的对象是李英石。起义前大家原有‘谁先入咸阳谁尊王’(指刘邦、项羽故事)的想法,而李燮和首先光复吴淞、闸北,因此又多瞩目李燮和。如果没有李燮和插一脚,就可能推英石当都督。”[19](167-168)三是陈其美,他是同盟会中部总会在上海的领导人,经营上海有年。但陈其美有一个致命弱点,这就是他同学魏伯桢说的:“其美有手段,能交际,但缺少武力。”[19](125)在上海光复过程中,他听信刘福彪之浮夸,率领100余人的敢死队贸然攻打制造局,险些送了命[19](167)。陈其美在上海光复过程中,确实缺乏足以自豪的表现。论功劳,陈其美比不上李英石,而“按资望和劳绩,陈其美还略逊于李燮和。”[21](123)这种情况,对同盟会来说是极为不利的。事先,在同盟会内部也议论过,纽永建说:“论功行赏,英石功最大,应该当都督,当时同盟会也议论过,但他不是同盟会员。光复会的李燮和出奇不意地立了首功,拿下吴淞、闸北,但如李燮和当了都督,上海可能变成光复会的天下。同盟会方面,黄兴不能从湖北回来,于老(右任)在上海关系不深,杨谱笙威望不够,英士这时虽还刚露头角,但他是同盟会在沪的重要干将,就只好由他来充任了。”[19](169-170) 由于同盟会方面事先有推举陈其美的腹案,而商团方面则一心想推举他们的政治代表人物李英石。同盟会和上海绅商出于不同的政治目的,不约而同地决定排挤光复会及其政治代表李燮和。11月6日的会议,光复会方面的人员被排除在外,仅有章豹文一人临时打听到消息,挤进了会场。这天参加会议的约有五、六十人。开会时,坐在主席台上的有十余人,由李平书担任主席。在开会后一小时内秩序很好,李平书发言后,李英石、陈其美等依次发表讲话,场内很安静。但到推举都督时,发生了严重的争执。李平书和商团代表以及起义军官,都推李英石当都督、叶惠钧为副都督。他们说李英石军事学识渊博,指挥上海光复任重功高。而同盟会方面的代表则推陈其美当都督,陈其美当场提出了一张由同盟会方面事先拟就的都督府人选:陈自任都督,黄郛为参谋长,李英石、李燮和、陈汉卿、章梓、杨谱笙、钮永建、沈乩、叶惠钧、王熙普等为参谋。名单一经宣布,全场哗然,秩序大乱。这时,脾气暴燥的黄郛忍不住了,他第一个拿出手枪威胁李平书,说陈其美首先进入制造局,有第一功。在场的起义军官也都把手枪拨了出来,说陈其美进入制造局后即被拘禁,后来是李英石指挥起义军和商团打下来的,彼此剑拔弩张,形成对峙局面。这时,原在会场内靠墙站着的刘福彪,这时突然举起一颗手榴弹大呼:“都督非选陈英士不可,否则我手榴弹一甩,大家同归于尽!”这样一来,上海的绅商害怕了。李平书急忙宣布散会[22]。 会后,李平书居间斡旋,几经协商,乃达成妥协,同意由陈其美出任沪军都督,并由他组织沪军都督府。 从上述沪军都督的产生过程看,最后与陈其美争都督的,实际上是上海绅商及其政治代表李英石,而不是光复会及其政治代表李燮和。有许多论著指责陈其美从李燮和手中夺走了沪军都督,并不完全符合历史事实。 四李燮和为何会在沪军都督争夺中首先被排挤出局 光复会和李燮和在这场权力争斗中受到了排挤,这是不争的事实。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形? 李燮和是光复会第三号人物,他在上海光复过程中,因为与上海军警头头有同乡关系,而得以策动军警反正,先声夺人,造成先入咸阳先为王的局势。但李燮和遇到了强劲的对手,这就是同盟会和上海绅商势力。李燮和虽然掌握了上海军警,但他要出任沪军都督,确实面临着许多不利的因素,就是与上海绅商(或者说资产阶级)素少联系,对上海人地生疏。他的被淘汰出局,并非陈其美个人的意思,而是上海绅商及同盟会共同的意愿。章天觉说李平书推李燮和为都督,未见其它记载。如果李平书真想推李燮和为都督,那他为何不通知李燮和及光复会的人参加推举都督的会议?在没有公布更多的史料前,这是无法解释的谜。 公平地说,李燮和在受到排挤后的反应是理智的,他首先想到了革命的大局,极力安扶愤愤不平的部下,没有因为个人的得失而作出不利于革命大局的事情,这是非常难得的,应当予以高度评价。台湾出版的一些论著以李燮和后来参加“筹安会”为口实来否定他辛亥革命中的贡献,是完全错误的。 另外,从陈其美方面来说,他也不是没有资格当都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