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人物 >

“司马谈作史”说质疑(6)

五、结语
    以上我们从“司马谈作史”说的来历和前修时贤对此问题的考论做了一番粗略的检讨,结论是:此说事出有因,查无实据。如有论者说:“司马谈在‘百年之间,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的便利条件下,他不止抱有论著历史的理想和计划,而且在长达三十年的史官职守内,他可能已开始了部分的撰述工作。”[20](P10)作这种推测,似不无道理。所以,我们认为“司马谈作史”之说“事出有因”。但是,从《太史公自序》里记载司马谈本人和司马迁的说法中,只能看到司马谈有“论著历史的理想”,是否付诸行事,在《自序》和现在所能见到的汉代史籍文献中均无记载。所以我们说“司马谈作史”之事“查无实据”。因文献不足征,可以存疑。若欲强为之说,则难免有违考信原则,而流于捕风系影之谈矣。
    【参考文献】
    [1]顾颉刚。史林杂识初编[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陈直。汉晋人对《史记》的传播及评价[A].中国史学史论集[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4]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5]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卷五十[C].北京:中华书局,1985.
    [6]后汉书:后汉书注补志序[M].北京:中华书局,1965.
    [7]隋书[M].二十五史百纳本[Z].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8]望溪先生文集:卷二[M].四部丛刊[Z].上海涵芬楼影印本。
    [9]癸巳类稿:卷十一[M].求日益斋刻本。
    [10]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十一[Z].密韵楼本。
    [11]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M].北京:三联书店,1984.
    [12]赵生群。史记文献学丛稿[C].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13]徐朔方。史汉论稿[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
    [14]文选:卷四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5]诸祖耿。战国策集注汇考[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
    [16]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
    [17]杨树达。增订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C].北京:中华书局,1960.
    [18]顾颉刚。班固窃父书[J].史学史研究,1993,(2)。
    [19]易宁,易平。班固“窃盗父名”说辩诬[N].光明日报,2001-02-20.
    [20]季镇淮。司马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