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人物 >

史学百家(1)

周妤在《求索》2004年第8期发表《论历史时间》的文章,从历史时间观念的演绎、历史时间的主客观范畴、历史学时间和历史学家的时间四个方面探讨了历史哲学研究领域中关于时间问题的历史和主客观范畴,时间对历史学学科和历史学家特征形成的影响。认为:时间范畴的历史涵义、认识论、方法论功能以及文化史内涵是历史学家的常规认识,而历史学家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努力,深入历史时间范畴内部的哲学内涵去认识历史时间的份量,结合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和自然科学等等学科新的时间概念,架构完整的历史时间的理论体系,推进历史学向高级化发展。
    程群在《河北学刊》2004年第5期刊发文章:《六十年来美国史学多元性发展的成绩与问题》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迄今的六十年来,美国史学的多元性发展引人瞩目,大体可以概括为研究主体多元化、研究客体多元化、研究理论多元化和研究方法多元化等四大表征。美国史学多元性发展之所以如此显著,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新史学的倡导和实践、史学研究体制方面的多元性以及高等教育的平民化等;二是文化的多元性提供了参照系和动力来源,使得美国的史学多元性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史学多元性发展有所区别;三是新技术革命造成的日新月异的大环境对美国史学提出了多元性发展的要求,也为多元性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美国史学多元性发展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显露出“碎化”与“综合”、相对主义及重新认识政治与历史的关系等值得思考的问题。
    《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9期发表德国约根·科卡(于红霞译)的文章《比较与超越比较》谈到:在历史研究中是不能否认比较法的价值的。但是比较历史学家并不多见。在历史研究中许多倍受珍视的原则--参考原始资料,考虑事件发生背景,以及事件发展全过程,有时都和比较法发生冲突。最近一种新的跨国研究的方法--纠葛历史研究法(histoire croisée)--以一种崭新而有趣的方式来挑战比较历史研究学者。但比较历史研究(histoire comparée)和纠葛历史研究是彼此需要且能够和平共处的。
    高露露在《史学史研究》2004年第3期刊文:《当代心理史学的变化》认为:从弗洛伊德将精神分析理论运用到历史人物的分析研究中,心理学与历史学至此结下不解之缘。十九世纪末开始的心理史学发展至今所走的道路是不平坦的,从被人肯定到被人怀疑是否有科学性,对他的肯定与否定始终围绕着资料可信度、人物心理意识重建、精神分析理论等问题而展开。心理史学在危机与转机之间寻找通向对历史事实近似的探寻,对历史意义有价值的发掘的道路。
    晁天义在《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撰文:《“古史辨”派与20世纪的<春秋>性质研究》说:20世纪初期,“古史辨”派在学术界发起并主导了一场关于《春秋》性质问题的讨论。在当时社会反封建思潮的鼓动下,“古史辨”派继承并发挥了传统今文经学家的怀疑精神和古文经学家的“六经皆史”说,得出“孔子不作《春秋》”、“《春秋》为史学著作”等错误结论。“古史辨”派的《春秋》性质研究对整个20世纪的《春秋》研究产生了消极影响,也制约了此间经学史、史学史领域相关问题的研究。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