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人物 >

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的史学意义(2)

梁武帝对时人批评的反应,因政治形势不同而异。对江子四的毛举细务论得失,梁武帝马上抓住显示自己纳谏作风的机会,下诏说:“朕有过失,不能自觉。江子四等封事所言,尚书可时加检括,于民有蠹害者,宜速详启。”(《通鉴》卷157)对秣陵老人的批评, 梁武帝“思有以宽之”的办法,来年春天发布宽大诏书:“自今逋谪之家及罪应质作,若年有老小,可停将送。”(同上,卷147)对贺琛的批评, 梁武帝“大怒,召主书于前,口授敕书以责(贺)琛”,这份敕书长达七千字,说:“我自非公宴,不食国家之食,多历年所;宫人亦不食国家之食。”又辩解说他“凡所营造,不关材官及国匠”;并且指斥贺琛“何不分别显言,某刺史横暴,某太守贪残”;“治、署、邸、肆,何者宜除?何者宜减,何处兴造非急?何处征求可缓?”大有使贺琛谢过、不谈国事之势。可见,梁武帝并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民众的重要。
    胡三省批评了梁武帝的这种反应。他揭露梁武帝感于秣陵老人之言所下的宽大诏书的实质,“所谓宽庶民者,如此而已。而不能绳权贵以法,君子是以知梁政之乱也”(《音注》卷147)。 针对梁武帝的“不食国家之食”,胡三省批评说:“帝奄有东南,有不出于东南民力者乎?唯不出于公赋,遂以为不食国家之食。诚如此,则国家者果谁之国家邪!”针对梁武帝的“营造不关材官及国匠”,胡三省说:“此自文其营造塔寺之过耳。材官将军属少府卿;国匠者,官给其俸廪以供国家之用者。大匠卿,掌土木之工。”(同上,卷159),这是说, 所食粮食不论出自公赋,还是出自园中之物,所营建的建筑物,不论是不是由国家官员所督造,既不是梁武帝所鼎礼膜拜的神、佛所营造,也不是从西天竺国来,都出自东南民力。如果确如梁武帝所说的“我自非公宴,不食国家之食,宫人亦不食国家之食”,那么国家是谁的国家?没有人民的劳动和赋税,还能有梁武帝和朝廷百官的衣食来源吗?如果国家依人民的劳动和赋税而存在,那么国家还能说是君主一人之国家吗?显然在胡三省对国家性质的怀疑中,是隐含了人民因素的。
    胡三省赞扬贺琛的省事、息费、养民说是千载不易之“确论”,揭示江子四的论政治得失没有抓住梁朝政治的真正失误,揭露梁武帝的“宽民”诏和好生恶杀的虚伪性质,指出侯景的告宰相朱异书是对梁朝剥削实质的较深刻揭露。他提出“国家者果谁之国家”的质问,既是对国家性质产生怀疑,也是对国家统治和民力关系的一种间接论证。他论政治形势和民心向背的关系,他对人民的同情,都体现出他对古代民本思想的发展。
    二、论人臣之事业和风节的关系
    胡三省的“道”,还包括臣子事君治民谋身作事的法则,而尤以事君为主要内容。他对人臣节操和事业有自己的看法。
    第一,他认为人臣既要有节操,又要有事业,唐朝诸将中只有段秀实堪称事业风节并著,“自高仙芝丧师于大食,段秀实始见于史。其后责李嗣业不赴难;滏水之溃,保河清以济归师;在彬州,诛郭唏暴横之卒;与马磷议论不阿,及治丧,曲防周虑,以安军府;最后笏击朱泚,以身徇国:其事业风节,卓然表出于唐诸将中”(《音注》卷225)。
    第二,在事业不能有成时,要保持为臣的节操。当庙堂焦虑之时,正是忠臣毕命之秋。他赞扬董僧慧、陆超之之义烈、许远效死节以保国、颜杲卿之忠节照映千古等。他讽刺、批评和揭露失节者、徒有虚名者,认为他们是“详于身谋略于国事”。如汉末华歆、邴原、管宁很有名声,三人号称一龙,华歆为龙头、邴原为龙腹、管宁为龙尾,但华歆成为曹氏篡汉的急先锋,邴原也接受曹操的封爵。胡三省说“高尚其事,独管宁耳。当时头尾之论,盖以名位言也”(卷67)。宋末,萧道成谋划篡位,谢腓、谢朓兄弟不闻不问,以“力饮此(酒), 勿豫人事”为戒,胡三省认为他们安享荣辱,不关心国家安危,徒有虚名,不可为忠臣。褚渊被时人评为“惜身保妻子,非有奇才大节”,“渊自谓忠臣,不知死之日何面目见宋明帝!”胡三省一再说褚渊有愧于为臣之大节,“褚渊之为人,人皆得而侮簿之”,“褚渊失节,人得以面斥之”。(《音注》卷133)。他对当时世家大族袁氏、王氏的评价, 是以他们与国家存亡安危的关系为准绳的。他认为袁氏自袁淑以来,尽忠帝室,“袁淑死于宋元凶之难,袁顗以死奉(刘)子勋,袁昂尽节于齐室,袁宪尽忠于陈后主”。袁粲才不堪于受托孤之命,但从人心之公是非来看“然粲虽不足,以死继之,无愧于为臣之大节”,“自是宋室忠臣”(《音注》卷133、137)。认为琅邪王氏虽奕世台鼎,而为历代佐命,“琅邪王氏股晋室,而王弘为宋室佐命,王俭为齐室佐命,梁室之兴,侯景之篡,王亮、王克(疑为王伟)为劝进之首”。其实,袁、王的高下在唐朝就有定论,如高宗时苏州刺史袁谊就耻与王氏为比,曾说“所贵于名家者,为其世笃忠贞,才行相继故也。彼鬻婚姻求利禄者,又乌足贵乎!”而袁谊的话受到时人的肯定。胡三省接受袁谊的说法,认为是有益于名教(《音注》卷202)。
    第三,“臣子大节,则全其身以全国家”;在事业可能有成或必须有成时,可以不考虑臣节。梁武帝太清二年(548)侯景围建康, 梁世子萧方等入援建康,史载,“方等有俊才,善骑射,每战,亲犯矢石,以死节自任”。胡三省认为萧方等所作不符合“臣子大节”,“为人臣子,固当以身许国,然存其身者,所以存国也。…若论臣子大节,则全其身以全国家,斯得谓之忠孝矣”(《通鉴》及《胡注》卷161)。 以身许国是一种臣节,存身全身又是一种臣节,而以后一种为大“忠孝”,因为“存其身者,所以存国也”;“全其身以全国家”。国家和士人的家荣辱与共,晋穆帝永和二年(346)司马笠对殷浩说:“足下去就,即时之兴废,则家国不异,足下宜深思之。”胡三省很赞赏这话,说:“国兴则家亦与之俱兴,国废则家亦与之俱废也。”(《胡注》卷97)把国家存亡和个人得失、国家命运和个人作为联系起来,而不是用名节来衡量个人的价值。这种看法,表明胡三省更注重人臣在当时的建功立业,而不是死后的名声,这是古代价值观的一个变化。
    胡三省对人臣在乱世的节操犹为重视,“世乱则人思自全,然求全而不能全者亦多矣。窦融、张轨之求出河西,此求全而得全者也;谢晦袁顗之求镇荆襄,此求全而不能自全者也。盖窦融、张轨,始终一心,以奉汉晋,此固宜永终福禄,诒及子孙者。谢晦、袁顗,志在据地险以全身,其用心非矣,此天所不与也。然刘焉求牧益州,袁绍志图冀部,石敬塘心欲河东,皆以之潜望非规,至其成败久速,则有非智虑所及者”(《胡注》卷84)。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个人命运也和个人选择有关。但为什么选择相同,而命运却不同,胡用非智虑所及的“天”来回答。
    对崔楷死节的评价,可代表胡三省对臣节的总看法。葛荣围广阿,魏殷州刺史崔楷在“强弱相悬,又无守御之具”的情况下,“抚勉将士以拒之,…连战不息,死者相枕,终无叛志。辛未,城陷,楷执节不屈,荣杀之”。胡氏说:“藩翰之任,保境安民,上也;全城却敌,次也;死于城郭,岂得己哉!崔楷合家并命,其志节有可怜矣。上之人实有罪焉。”(同上,卷151)这样看来,胡三省把臣节分为四等, 以全身保国保民为第一等,以全身而全国、事业节操并著为第二等,以死于城郭为第三等,无所作为、但不降不仕为第四等,至于屡降屡仕、永保富贵者,不在四等之内,人得而辱之。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