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人物 >

傅斯年的史学思想和史学著作(5)

30年代是北大辉煌的盛世,教授阵营盛极一时,名家胡适、傅斯年、钱穆、陶希圣、孟森、汤用彤等都是北大教授,陈寅恪等都在北大讲课。当时蒋梦麟是北大校长,但推动北大盛世出现的却是胡适、傅斯年,尤其是傅斯年。蒋梦麟回忆说:“当我在民国十九年(1930年)回北京大学时,孟真因为历史语言研究所搬到北京,也在北京办公了。‘九·一八’事变后,北平正在多事之秋,我的参谋就是适之、孟真两位,事无大小,都就商于两位。他们两位代北大请到了好多位国内著名的教授,北大在北伐成功以后之复兴,他们两位的功劳实在太大了。”
    傅斯年对北大的第二次贡献,是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任命胡适为北大校长。时胡在美国,回国之前,北大校长由傅斯年代理。从敌伪手里接办北京大学,有很多棘手问题,如对日本统治下的北京大学的教职员如何处理便是一个问题。傅斯年决定一个不用。他给夫人俞大綵写信说:“大批伪教职员进来,这是暑假后北大开办的大障碍,但我决心扫荡之,决不为北大留此劣根。”把困难解除,把“天下”扫平,为胡适回校铺好道路,这是傅斯年做代理校长以报胡适的决心。他给夫人的信又说:“实在说在这样局面下,胡先生办远不如我,我在这几个月给他打平天下,他好办下去。”
    家世和才性
    傅斯年,山东聊城人,生于1896年3月26日(光绪二十二年)。 傅家是山东西北一带的名门望族。明末清初,傅家出了一个傅以渐,1646年(顺治三年)中进士,殿试一甲第一名,成为清王朝开国第一名状元,他累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傅以渐以后,傅家举人、进士辈出,任封疆大吏,布政使、知府、知县者更有多人。书香门第一直维持到清朝末年。
    到傅斯年的祖父傅淦时,家境出现衰落。傅淦,幼负才名,博通经史,1861年(咸丰十一年),他17岁时即被选拔为贡生。他似乎淡泊名利,既没有参加朝考,也没有出仕。傅淦的父亲(傅斯年的曾祖父)傅继勋,多年在安徽做官,官至布政使。李鸿章是他的门生。李鸿章署理直隶总督时,曾请傅淦到天津去,大约意在给他安排个官职。傅淦到天津时,可能正赶上李鸿章政务忙迫,未能即时召见。他认为李鸿章有意慢待,便于次日不辞而去。自此靠在家乡教私塾和卖字画餬口。傅淦的妻子陈梅是江西巡抚陈阡(山东潍县人)之女,结婚时陪嫁甚丰。傅淦生活困难时,就靠变卖妻室陪嫁度日。
    傅斯年的父亲傅旭安,1894年(光绪二十年)顺天举人,有文名,任山东东平龙山书院院长。1904年(光绪三十年),殁于任所,时年39岁,当时傅斯年先生9岁,其弟斯7个月。上有老(傅斯年的祖父母)下有小(傅斯年兄弟二人),一门生活全靠傅斯年的母亲李太夫人操持。幸赖父亲傅旭安的众门生,聚资生息供一家生计之用。
    傅斯年虽然出生在世代官宦书香家族,但他幼年时期,却是过的清苦生活。青少年时代的穷苦生活,使他能比较深刻地理解社会,理解世事人情。有一次闲谈中,我曾问他怎么懂这么多人情世故。他说:“吾少也贱,故能多鄙事。”
    从6岁到9岁,傅斯年在离他家不远的一个私塾读书。10岁到13岁,在东昌府立小学堂读书。这七八年里,都是白天去学校,晚上由祖父在家课读。祖父、母亲对傅斯年读书都是严格要求,加之傅斯年天资聪颖,勤奋努力,在11岁时就通读了《十三经》。
    1908年的冬天,13岁的傅斯年跟随父亲的学生中了进士的侯延塽去天津,考入天津府立中学堂读书。在校4年,1913 年(民国二年)夏,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升入本科,1919年北京大学毕业。
    在北大的几年,是傅斯年思想大变化的时期。这个时期,中国学术界有权威、有影响的大师是章太炎。他的大弟子刘师培、黄侃都在北大教书。他们都很器重傅斯年,希望他继承章太炎学派的衣钵;傅斯年读的是古书,接受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最初也是崇信章氏的一人”(毛子水)。1916年11月,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提出“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先后聘请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到校任教。蔡元培的思想是新的,他出过国,受到西方思想影响。所谓“兼容并包”,实际是为新派在北大挤个落脚点。当时北大文科是章太炎国学派的天下,“兼容并包”,实质是支持新反对旧。傅斯年接受胡适的思想教育,尽弃旧学,接受新说。在北大创立新潮社,出版《新潮》月刊。他参与了五四运动,他自己说:“五四那天上午我作主席,下午扛着大旗到赵家楼。打进曹汝霖的住宅。”
    北大毕业后,傅斯年考取山东官费出国留学,先到英国,入伦敦大学,学习的学科有心理学、物理学、化学、数学等。1923年由英国去德国,入柏林大学,修习物理学和比较语言学。
    傅斯年于1919年冬出国,1926年冬回国,先后在英国、 德国留学7年。从他学习的学科看,涉及的面是比较宽的,而且多属自然科学,没有历史学。但从傅斯年已有的深厚的中国文史知识基础上来评价,就知道留学对于他后来对中国传统文史的整理是有好处的。他所要学的是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正像他的朋友罗家伦所说:“他有了许多科学的方法和理论,又回头发现了他自己曾经储藏下的很丰富的中国历史语文的知识,在此中可以另辟天地。”罗家伦述说他们“这群人的学术心理”里,有一种“先博后专的风气。因为当时大家除了有很强的求知欲外,还有想在学术里求创获的野心,不甘坐享现成,要想在浩瀚的学海之中,另有会心,‘成一家言’”。我想,我们完全可以从罗家伦的话里理解傅斯年在欧洲求学时学得如此宽博的原因。他是在求治中国学问的理论和方法。我们没有材料说明他在德国学历史,但知道他读书很博,他一定也读了一些历史学的书,他的“史料即史学”思想就是从当时风行德国的兰克学派接受过来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