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仁玕具体指责林绍璋的一件大事,是辛酉年安庆失陷时林的表现和责任问题。安庆是太平天国首都南京的重要屏障,又是英王陈玉成主管地区的首府。庚申十年(1860)春,太平天国正向下游苏、常胜利进军时,曾国藩军却从上游进逼安庆。至辛酉十一年(1861)春,太平天国几次救援无功,安庆周围要地尽失。天京方面派出干王洪仁玕、章王林绍璋等率军赴援,他们取道江北,由江浦、全椒、和州、巢县、庐江抵安庆以北的桐城。该年5月,英王与干王、章王等的援军同敌军在桐城安庆之间的挂车河等地大战数次,均未得手[7]。是年9月,安庆失守,陈玉成退守庐州,次年5月至寿州被诱执不屈死。对林绍璋在安庆失守中的责任,洪仁玕给予了很重的谴责:“章王畏罪,弃江北不守不战,私自回京,哀饶生命,又求英王阮(原)其不力之愆。”林如何弃江北不守不战,情形现难确知;清方的史料和今人关于太平天国战史的专著均未涉及。残留的太平天国文献史料只揭示,当洪、林等赴援抵桐城之初,议定经练潭与在安庆城外的陈玉成会合,会击挂车河之敌军。而林绍璋却临期致函陈玉成以军粮不继为由,说欲“移营鱼塘岗”。陈玉成得讯,立即于四月初二日(5月13日)专人送去复函,痛切陈词,其中有云:“……且殿下身居王位,如何酌议军机反复无定,将官不能用命,且而殿下之兵,一战未开,即行自退,如误大事,是殿下一人所误也。”又说:“总之,国土生灵,皆是真圣主之国土生灵,兄等不过辅佐之臣,祈殿下察之”,要求林绍璋照前议,“万无更移”[8]。但林绍璋不待陈玉成复信,已经移营。这封信所揭示的除林绍璋某种责任外,更显示出太平天国在军事指挥上不能集中统一的弱点。 “文书”说,这年冬洪秀全将陈玉成、林绍璋、洪仁玕俱革职。这里婉转地批评了洪秀全。“文书”中有“英、忠、章王等俱忌予认真直奏”之句,称颂天王“圣鉴不爽,屡知章王之奸”,但接着说洪秀全的处置却是“辛酉冬革予军师王衔及正总裁之职,并革英王、章王等之不力也”,两方各打五十板。而且,洪秀全“旋复章王林绍璋之爵,不准王长次兄及予干与朝政,内则专任章王、顺王掌政,外则专任忠、侍、辅王掌兵”。这段话虽未加一字之贬,但对处理不公之批评却是跃然纸外的。 洪秀全以何理由斥革三人?“文书”没有详说。但台北收藏的洪仁玕在席宝田军营的亲笔自述说,辛酉年冬月,“安省失守本章触怒天王,革去军师、总裁、王爵”。洪仁玕既认为林绍璋对安庆失守负有大罪,本章必然对林有所责备。这触怒了洪秀全。英王陈玉成、章王林绍璋之被斥革,“文书”说是由于“不力”。“不力”自是原因,但对陈玉成则似乎还另有缘由。陈玉成退守庐州后,壬戌十二年(1862)正月在给部将的信中说:“至去岁耘天燕之案,曾经兄直奏回朝,致触圣怒,复命敬王、畏王捧圣诏三道、圣旗一道,责兄前退太湖,复退安省,又失挂车河之约,致章王退桐城、庐江、无为等处,皆罪在兄。现已荷蒙圣恩,出以赏罚革黜。”同日致另一部将函中说:“今兄因偶见朝中办事不公平,兄在庐郡具本启奏。现下不以本章为然,小事酿成大端。”[9]可见陈玉成之被斥革,与耘天燕案、与具本启奏朝中办事不公有关。耘天燕案,其情由现已无可考。首席大将因此案、因朝中办事不公而上谏,洪秀全不悦,遂至二罪并发,将安庆失守之事也一起算帐。在上述陈玉成责备林绍璋的信中,我们见到因移营而失会击挂车河之约的是林绍璋。洪仁玕的“文书”也指责林绍璋放弃江北不守不战,而洪秀全的圣旨却说失挂车河之约和造成林绍璋退却之责在陈玉成。当时情况可能很复杂。这使陈玉成心灰意懒。李秀成述及此时陈玉成的心情说:“英王见势如此,主又严责,革其职权,心烦意乱,愿老于庐城……愚忠于国。”[10]陈玉成因奏事被斥革,洪仁玕也因奏安庆事被斥革,而且不得与闻朝政,原由他主持的外交事务也移交给了林绍璋[11]。这些大约都是辛酉年冬的事,但时而不久,情况又大有反复。据洪仁玕在席宝田军营亲笔自述说:次年春,林绍璋被贬出京,而洪仁玕则恢复军师之职,总掌朝政。这一起伏,显示了当时太平天国朝中急速的派别斗争。洪仁玕在“文书”中,在其他各篇“自述”中留下的一些朝政纷纭的记录,使读者感觉到了太平天国失败的一些内在原因。 这件“文书”述及的一些太平天国朝政变动的情况,有助于澄清一些具体问题。洪仁玕撰著经旨准颁行的《诛妖缴文》、《钦定英杰归真》等书均署辛酉十一年刻,而他本人在书中的署衔却有“钦命文衡正总裁开朝精忠军师”和“钦命文衡正总裁开朝精忠又副军师”之别。从这件“文书”说“辛酉冬革予军师王衔及正总裁之职”,可推知革去军师即是降为“又副军师”。王定安《贼酋名号谱》记洪仁玕名号为“文衡副总裁”,也并非错记,革去正总裁即是降为“副总裁”。但从两本书的署衔来看,革去军师与革去总裁似非同时发生。壬戌春,洪仁玕复职。这一波折是短暂的,革去王爵一事未见如同革去军师、总裁那样在文献上留下印记。也许革去王爵只是“革留”,所以“干王”之称不必改动。上述陈玉成信中说到天王对他“赏罚革黜”而钤英王之印不改,大概也可作此解释。 洪仁玕指责忠王、侍王、辅王等各坐守某某地,在各该处征钱粮、招兵马以自固而不顾根本。这确是太平天国丙辰六年洪杨内讧后至晚期而逐渐形成的普遍、严重的问题。洪仁玕到天京后,见到此种弊病之端倪,提出了“禁朋党”、“赏查由朝廷”等策,但无效果。曾国藩称太平天国各王各将各有“分地”,这虽不能说是拥兵割据,但朝廷和地方的关系已不如前期那样指臂相使了。中央天朝仅天京一隅,自须各地支持。壬戌十二年(1862)林绍璋被贬后的任务是赴苏、浙“催粮援京”。洪仁玕说,林被人看不起,各地“闭城不纳,粒饷不得”。癸开十三年(1863)八月因苏杭事急李秀成被允准出京征战,“文书”以为李秀成此次出京是“亲身下苏浙催解兵饷”而收效甚微。洪仁玕自己也以军师之尊而于癸开十三年(1863)出任“捐库征粮使”去各地征粮银[12],可见天京之困窘。李秀成初克苏、常、嘉后曾向天京输送金银财宝和物资,得到天王嘉奖,其后也颇有向天京输粮银之记载,但天京与各地区间经常性的财政经济关系如何,虽资料稀缺,的确值得注意研究。 洪仁玕对李秀成的批评,多归结为李秀成“品性的毛病”:变更不一,变迁不常。滁州守将换为李昭寿,苏、常守将迭更,用人不当,由此;“谕令催兵催粮,一无复奏”,也由于“平日变迁不常,临急号令不验之咎”;“苏州、抚(无)锡”叛降于清,“即忠王亦几几不免,皆因忠王变迁不一之咎所致也”,也归结为“变迁不一”。“变迁不一”是“品性的毛病”,似乎是一种缓和的批评,但实际上很难中肯。如苏州叛变(无锡无叛变献城事,应是误记)的发生就难以归因于李秀成的品性。李秀成的号令不验也应有其他更深刻的原因。综观这篇“文书”,一个突出的印象是它提供了很多新事实、新看法,另一个突出印象是使人感到太平天国存在着深重的内部问题。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方面,忠、侍、章、辅诸王将该地钱粮拓兵自固;而诸王如李秀成对地方佐将,也是“临急号令不验”。在人事方面,洪仁玕、李秀成、林绍璋等人之间重重对立,而洪秀全的处置,看来却有些“变迁不一”,不能驾驶自如。太平天国晚期中央领导薄弱而无方,互有厚薄亲疏之别在所不免。洪仁玕新到天京而骤封王爵,众功臣宿将曾多有问难、不服。洪仁玕被俘后的一些“自述”曾详述此事[13],李秀成为不服者之一。李秀成被俘后,问官记其答词说:“伪干王所编各书,李酋皆不屑看也。”[14]洪仁玕说,李秀成不信他是“才学之士”,李秀成也承认不屑看他的书,这的确是李的偏见。而在洪仁玕,他在这篇“文书”中,在其他“自述”中,对李也不乏过分之词。如上述壬戌年解围天京之战中轰地垅而自伤多人一事,遽责李秀成是为了贪全功不等侍王、辅王到来所致,似是小题大做。侍王路远,到达较迟,辅王则在宁国作战,虽有配合的作用,并无直接到天京城外作战的计划。又责李秀成不及救雨花台之失,其时李秀成正因“进北攻南”战略不利而南归,不可能来得及回救;而且雨花台之失,责任其实在天京方面[15]。洪仁玕“文书”说王长次兄洪仁发、洪仁达是“忠正人”,而李秀成则指责他们无才情,无算计,又搜括民财[16]。事实究竟如何?当时,“洪氏之党”与李秀成、李世贤等的确已各有成见,而且在国家危急之秋还难以同心同德。今之历史研究者不应是洪秀全的史官,以洪秀全的是非为是非。现在发现了洪仁玕的这份文书,当然也不应以洪仁玕的是非为是非,或反过来以李秀成的是非为是非。惟有以科学和客观的态度分析文献史料,才能对太平天国的认识更加深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