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人物 >

关于晚清时期一些人物的评价问题(3)

李鸿章对于晚清社会的政治风气的影响,也是颇为恶劣的,时人曾说:“晚清官场风气之坏,李鸿章不能无责。”“北洋官场,风气日趋浮靡,皆号为宗法鸿章焉。”(庄练《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72、73页)然而某些学者引用李鸿章女婿张佩伦的话“合肥素仁厚,止以喜用小人之有才者,晚年为贪诈所使,七颠八倒,一误再误”,认为张说的贪诈不是指李氏本人,而是那些小人;又引张氏的话“合肥托大酿成此祸……而祸端萌自袁世凯,炽于盛宣怀,结于李经方。仪老稍有明机,为此三人蛊惑,更成糊涂”(张佩伦《涧于集》书牍六)为李鸿章开脱,实在使人难以相信。
    也有的研究者认为,李鸿章是靠自己的文武才能和军功上升至顶层的,掌握军政大权后又成为洋务的重心,渴望富国强兵。这些决定了他通常不必阿谀奉承以求荣固宠,而对朝廷的靡费颇有微词。事实并非如此。他自己曾直言不讳:“今人多讳言‘热中’二字,予独不然。即予日前,便是非常热中。”光绪十四年,慈禧归政重修颐和园,将海军经费移用于此,这一“杰作”实出于醇亲王和李鸿章之策划,其主谋为李鸿章。(王戎笙等主编《台湾清史研究文摘》第650页,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时值中法之战刚过,负外债以修熙和园,真可谓阿谀奉迎有术。1895年李鸿章因甲午之战失利、《中日马关条约》之签订而失势赋闲职,他以6万元购买东洋烟火祝贺慈禧生日,以讨太后欢心,早已忘记了辱国之耻。这难道不是李鸿章“阿谀奉承以求荣固宠”的真实写照吗?
    李鸿章以镇压革命运动崛起政坛,靠办洋务巩固和扩大其势力。他的“外须和戎”的外交政策,实际上是一条委曲求全、妥协投降政策,结果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在他主持下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使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此,历史自有公正的裁定。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