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对欧洲一年多的考察,梁氏将西方文化概括为以科学为轴心的物质文化。他认为 西方人事事都讲科学,动不动就要以实验加以证明,这大大促进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 并创造了令人惊叹的物质文明,所以他并不反对科学本身,但他看到“因科学发达结果 ,产业组织,从根柢翻起来。变既太骤,其力又太猛,其范围又太广。他们要把他的内 部生活凑上来和外产生活相应,却处处措手不及。”以致于“外部生活变迁急剧,内部 生活随而动摇”,他认为科学能给人类带来福祉的物质文明,目前在欧洲出现了不少难 以克服的新问题,所以我们不可不加分析地照搬。“虽说我们在学校应求西学,而取舍 自当有择,若是不问好歹,无条件的移植过来,岂非人家饮鸠,你也随着服毒?”[4](P 4158)他所指的“毒”即是“科学万能论”。在“科学万能论”下一切物质化,这就不 可避免地要引起“精神饥荒”。有鉴于此,他说:“救济精神饥荒的方法,我认为东方 的-中国与印度-比较最好。东方的学问,以精神为出发点;西方的学问,以物质为出发 点。救知识饥荒,在西方找材料;救精神饥荒,在东方找材料。”[4](P4158)所以他呼 吁中国的青年人在大力弘扬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努力学习西方的科学方法。在《欧 洲心影录》的末节《中国人之自觉》里,提出“中国人对于世界文明之大责任”,“什 么责任呢?是拿西洋的文明,来扩充我的文明,又拿我的文明去补助西洋的文明,叫他 化合起来成一种新文明。”“要发挥我们的文化,非借他们的文化做涂径不可。因为他 们研究的方法,实在精密。”[4](P2987)“西方科学之勃兴,亦不过百年间事耳。吾乾 嘉诸老未能有人焉于此间分一席,抑何足深病?惟自今以往仍保持此现状,斯乃真可愧 真可悲耳。……若如今日之揭科学旗帜以吓人者,加减乘除之未娴,普通生理学心理学 之未学,惟开口骂‘线装书’,闭口笑‘玄学鬼’,狺狺于通衢以自鸣得意。……则中 国乃真自绝于科学矣!”[4](P4610)所以他寄希望于青年:“第一,要人人存一个尊重 爱护本国文化的诚意;第二步,要用那西洋人研究学问的方法去研究他,得他的真相; 第三步,把自己的文化综合起来,还拿别人的补助他,叫他起一种化合作用,成了一个 新文化系统;第四步,把这新系统往外扩充,叫人类全体都得着他好处。”[4](P987) 梁启超的这些论说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他并不反对科学,相反,他为科学在中国取得的 进步而感到高兴,他只是想立足于从中国文化的本体立场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方法, 这些论述至今仍发人深思。 至于梁启超在“科玄论战”中所提出的一个命题:“人生问题,有大部分是可以-- 而且必要用科学方法来解决的。却有一小部分--或者还是最重要的部分是超科学的。 ”[4](P4168)他所持的立场,重在揭示科学合理性的限度。但在当时新旧时代交替的时 刻,将科学方法的适用范围作出限制,在客观上就会产生阻碍新思潮传播的社会效应。 因为当时中国正是新文化运动初萌之际,科学在中国的声誉呈扶摇直上之势,科学的有 效领域被不断扩大,正如中国科学社中坚人物胡明复所说:“科学之范围大矣:若质, 若能,若生命,若性,若心理,若社会,若政治,若历史,举凡一切之事变,孰非科学 应及之范围?虽谓之尽宇宙也。”[10]中国此时的现状不会容忍任何反科学言论的传播 ,如胡适所说:“我们正当这个时候,正苦科学的提倡不够,正苦科学的教育不发达, 正苦科学的势力还不能扫除那迷漫全国的乌烟瘴气--不料还有名流学者出来高唱‘欧 洲科学破产’的喊声,出来把欧洲文化破产的罪名归到科学身上,出来菲薄科学,历数 科学家的人生观的罪状,不要科学在人生观上发生影响,信仰科学的人看了这种现状能 不发愁吗?能不大声疾呼出来替科学辩护吗?”[11]以梁启超在当时舆论界执牛耳的地位 ,“欧洲科学破产了”这句话对当时那些对西方文明本就有反感心理的人们所产生的作 用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梁启超在当时也就背上了“反科学”的恶名。今天我们联系一下 梁启超当时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应该对他的科学观念作出一个公正的评价 。他的话虽有些过头,却是较早对现代化后果发出警告的声音,只不过这种质疑不合时 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合理性越发得到显现。 统而言之,梁启超一生对科学始终是尊重的,对科学精神有一以贯之的追求,在“五 四”前后,人们开始关注“赛先生”时,他对“科学精神”已疾呼多年。只是到了晚年 ,其科学观念有些变化,这也是当时现实的刺激促使他反思过去,去构建新的文化追求 的表现。这一思想变化使得他有了对中西文化关系的新探索。在这些新探索中,他一如 既往地推崇西方现代的研究理念和研究方法。不但在学理层次和文化理念上颂扬科学和 科学精神,在日常生活中也表现出其高尚的科学精神。他的《我的病与协和医院》一文 ,更是表达了他对科学的笃信,也反映了梁氏晚年对科学的深切认识。 梁启超对中国新文化的贡献是全面和具有开拓性的,不愧为“新思想界之陈涉”,大 力倡导引进西方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对中国学术文化结构的改变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 用。香港著名学者许冠三对其评价说:“任公的眼光远大更是时下的史界庸人难以想象 。早在八十年前,他已留心史学和其他科学的关系,经常援引社会科学理论与智识以解 析史事,开今人‘科际整合门径’的先路。”[12](P5) 原文参考文献: [1]董德福。梁启超与胡适[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2]中国科学社。科学通论[M].北京:中国科学社,1919. [3]龚书铎。中国近代文化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1997. [4]梁启超。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5]任鸿隽。科学救国之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 [6]缪凤林。悼梁卓如先生[N].史学杂志,1929-2-17,18. [7]素痴。近代学术史上之梁任公先生[N].大公报,1929-2-11. [8]胡适。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A].胡适精品集·问题与主义[C].北京:光明日报出版 社,1998. [9]胡适。四十自述[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10]胡明复。科学方法论一[J].科学,1916,(8)。 [11]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A].胡适文存:第二集卷二[C].合肥:黄山书社,1996. [12]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M].长沙:岳麓书社,2003.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