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人物 >

张謇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3)

所谓“武备精神”,则是培养学生有健康体魄、尚武精神,将来能担负起捍卫国家的重任。为此,张謇对学校体育、卫生教育也非常关注。他要求在男女各校中,体育应与其他学科并重,提倡开展各种球艺和武术比赛。他出资先后办起两处大体育场让学生锻炼。每年或隔一年开一次大型运动会,他亲自到会演说或参加评判。由于他的关心、参予,直接带动了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他还亲自布置、检查学校的卫生工作,尤其重视厨房和厕所的卫生,他说:“办学堂,要注意这二处的清洁;看学堂,先要看这二处是不是清洁。”(43)
    张謇正是通过贯彻他提出的教育大纲,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培养近代需要的“合格国民”。
    五、培养出一批近代化人才,积累了教育近代化经验
    张謇为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作出了卓著成绩,给我国人民留下了丰厚的教育遗产。他一生始终如一,以坚定志向和坚韧的毅力,在“上而对于政府官厅,无一舍之求助,下而对于社会人民,无一事之强同”(44)的情况下,备受艰苦,不懈地搞实业、办教育,甚至有时利用自己的声望和书法,卖字经营笔耕以筹措办学资金,成为我国普通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的典型和先躯。他所创办的各类学校,培养出一批近代化的人才。毕业生散布于全国十三个省区的纺织、农水、商业、渔业、医药、教育等各个部门,成为发展这些地区文化教育和科技事业的骨干力量。仅就纺织而言,从开办到二十年代,培养了八百多名毕业生,促进了通海地区纺织工业的发展,而且还为上海、天津、汉口、海南等地输送了纺织技术人才。这些由我国自己培养出来的技术人员,取代了洋工程师、洋工匠,能独立解决生产技术问题,改变着中国的纺织人员文化低、技术落后的状况,也改变着工厂长期仰息洋人,“延欧人以司其命”的状态。此外,土木工科学生绘制出二百多幅淮河实地测绘图,为后来确定治理淮河的方案,提出了科学依据;农校在改良土壤、培育良种、科学种田、提高产量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南通绣织女工传习所的学员们,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工艺技术,而且织制的人物、山水、花鸟、戏衣等远销欧美,深受外国人士的欢迎;商校的银行专科培养的学生,充实了商业和金融业的新生力量;……随着新学校和所学科的建立,各类近代化人才不断涌现,直接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张謇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活动,颇具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深厚的社会责任感。他把培养人才和救亡立国,使之富强自立的理想联系起来;把教育同社会的需要和发展经济溶为一体,做到“建教合一”,使教育与实业配合,同地方建设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教育的发展,为地方建设和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和动力。出现了公共教育以学校为基地,不断扩大和普及。育婴堂、幼儿园、残废院、贫民工场等公益事业也随之发展起来;他还根据中国的国情实际,提出多种途径集资办学的主张;他讲求办教育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实业教育中他要求学生不仅应掌握专业技术知识,而且要具有经济头脑,“须能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心理,量度社会经济,以为发展之标准”,“否则所经营,必难发展。”(45)在学习中,他引导学生放眼世界,语重心长地对学生说:“一个人生在这个世界,要讲究学问见识,要创立实业教育,至少要学会英德法日四国语言文字,方才够用。”(46)张謇的这些看法都很有建树,至今乃很可取。他很有经济眼光,事事主张求实,每建一校之前,先做出全面规划,特别是在财政预算和支出方面,作出详尽计划,避免人力物力浪费。建校中,他亲临现场查看。建校后,校内一切重大事件都直接过问指导。他的这种实干精神,确实令人敬佩。
    总之,从张謇办学的动机到兴学次序,乃至教学内容和方法无不显示了他在发展中国教育近代化过程中的积极作用,那就是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他是中国教育向近代化发展的领路人。
    注释:
    ①《张季子九录·教育录》卷一。
    ②《张季子九录·教育录》卷二。
    ③ ④ ⑧ (42) (44)宋希尚:《张謇的生平》第507、356-357、507、160、356页。
    ⑤《张季子九录·专录》之《东游日记》。
    ⑥《张季子九录·政闻录》卷一《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
    ⑦ (11) (27) (33) (35) (43) (46)张孝若:《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第381、220、119、477、319、93、346页。
    ⑨《张季子九录·外录》卷八《外录自序》。
    ⑩《张季子九录·教育录》卷四《师范学校运动会演说》。
    (12) (23)《张季子九录·教育录》卷五《师范附属小学二十周年纪念演说》。
    (13)《张季子九录·教育录》卷四《敬告全国学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