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人物 >

康熙帝与明孝陵:关于族群征服和王朝更替的记忆重构(2)

直到康熙帝死后,此事才由雍正帝接手完成。雍正元年九月,下发据称是康熙帝未曾颁发过的遗留谕旨:
    明太祖崛起布衣,统一方夏,经文纬武,为汉唐宋诸君之所未及,其后嗣亦未有如前代荒淫暴虐亡国之迹,欲大廓成例,访其支派一人,量授官职,以奉春秋陈荐,仍令世袭。朕伏读之下,仰见我圣祖仁皇帝海涵天覆,大度深仁,远迈百王,超轶万古。朕思史载东楼,诗歌白马,商周以来,无不推恩前代。后世类多疑忌,以致历代之君,宗祀殄绝。朕仰体圣祖如天之心,远法隆古盛德之事,谨将圣祖所贻谕旨颁发,访求明太祖支派子姓一人,量授职衔,俾之承袭,以奉春秋祭享。但恐有明迄今,年代久远,或有奸徒假冒,致生事端,尔内阁大学士,即会同廷臣,详明妥议,以副圣祖仁皇帝宽仁矜恤之至意。(15)
    比较一下康熙帝的表述可以发现,雍正帝虽然延续了乃父对儒家文化的亲和姿态,摆出一幅熟知古史的样子,但他更加在意的还是藉此凸显乃父超迈历代帝王的形象。
    清朝当局最后找来一个据称是明太祖第十三子代王之后裔、清初即已归顺清廷、隶于镶白旗下的朱文元,将其后人、时任直隶正定府知府的朱之琏册封为世袭一等侯,专门负责每年春、秋二季奉派前往昌平十三陵和江宁明孝陵祭祀。(16)对于朱之琏是否确为明太祖后裔,现代学者提出了有力的质疑(17),尽管如此,康熙帝却由此留下了“隆礼前代,恩泽有加”(18)的美名,去世之后,雍正帝就可以为其神功圣德碑刻下“致敬前代,礼逾常典”(19)之类的赞语;雍正帝自己死后,儿子乾隆帝也可以为其神功圣德碑添加这样一条功劳:“访明太祖本支裔孙,袭封侯爵,以承其宗祀。”(20)从康熙到乾隆,祖孙三人接续完成了一件高姿态的政治工程,为“朱明”历史记忆在清朝统治秩序内的安顿问题,作出了既能显示自己的宽仁盛德形象、又毫不危及自己的现实统治的安排。
    在这种“历史化”和“再符号化”的策略下,明朝其他陵寝也受到了清朝统治者的礼遇。乾隆五十年的一道上谕,首先回顾了顺治、康熙年间对昌平明朝诸陵的保护:
    直隶昌平州,为前明陵寝之地。本朝定鼎后,我世祖章皇帝,即命以帝礼改葬思陵,并敕工部修葺诸陵,亲临奠酹,并禁止樵采,添设陵户。我皇祖圣祖仁皇帝,亦曾亲临致奠,并饬地方官加意防护,所以加礼前代者,最驎优渥。
    然后,上谕中再次强调了将前明皇陵作为历史文物加以保护的态度:
    今国家一统,已历百数十年,胜朝陵寝,自应一体修复……春秋祀事如故。……我国家受天眷命,世德显承,于前代陵寝,缮完保护,礼从其厚。此次修复诸明陵殿宇等工,节费至百万帑金,亦所不靳。……务期完固。工成后,饬该地方官,随时稽察,小心防护,严禁樵苏,用副朕隆礼胜朝之至意。(21)
    这份上谕中交替使用的“加”、“隆”、“优”、“渥”、“厚”等含义相近的词汇,以及不吝金钱的口吻,都是为了表达一种高高在上的政治姿态。显然,乾隆帝的真正用意,乃是通过优礼前朝来凸显本朝在德行方面的优势。这份上谕中还提到:
    明代中叶以后,国事废弛,全不以祖宗为念,于陵寝并未修葺,至末年复经流寇扰乱,亦无人守卫,以致日就倾圮。若其后代之君,果能岁加缮治,整齐完固,逮今不过百有余年,亦何致颓剥若此!(22)
    乾隆帝在显示高姿态的同时,也不忘映衬乃至直接指责前朝统治者的无德无能。
    “治乱”与“兴废”:“镜鉴”模式下的记忆转向
    到了康熙帝那里,明孝陵的境遇与清初相比有所变化,不是被当做普通的“历代帝王庙”得到常规祭祀,而是受到了特殊的礼遇。康熙帝六次南巡途中,五次前往明孝陵谒陵,并且每次都是先派遣官员致祭之后,又亲自前往拜谒。康熙帝的五次谒陵,是对清初“隆礼胜朝”这一原则(23)的延续,同时又突出体现了两个主题:一是切实吸取历代兴衰的经验教训,二是伟大君主之间的惺惺相惜。(24)这两个主题均与“镜鉴”模式(Mirroring Paradigm)相连。在这一模式之下,一方面,与明孝陵相关的话语被改变了方向,独特的征服记忆和族群情感逐渐隐退,关于王朝治乱与兴衰的一般性历史记忆和反思逐渐凸显;另一方面,康熙帝本人也尝试着超越满汉征服的记忆,不是将自己和明太祖定位为征服者与被征服者,而是将两人定位为不同时代的胸怀大志的君主,甚至希望两人能够一同汇入儒家文化所推崇的历代圣君英主的谱系。
    1.王朝兴衰的前车之鉴
    二十三年(1684)十一月,康熙帝第一次南巡归途中,先是派内阁学士席尔达前往明孝陵致祭,后又亲自率领内大臣、侍卫和部院官员前往明孝陵拜祭,在孝陵殿前行三跪九叩之大礼。康熙帝以超常的礼节表示对前朝太祖的特殊礼遇,这让一些汉人知识分子深受触动。当时人记载,围观的有好几万人,一些人感动得流下了眼泪。(25)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首次亲谒明孝陵,康熙帝就体现了清醒的“以史为鉴”意识。有感于明朝后期统治的腐朽、孝陵故迹的满目疮痍,康熙帝“慨然久之”。此次谒陵后,康熙帝御制《过金陵论》。当然,康熙的所谓“御制”、“亲撰”,未必尽属亲力亲为,很可能是由汉人词臣根据皇帝确定的基调和思路撰拟初稿,然后呈请皇帝修改审定,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满人皇帝权威与汉人士大夫群体及汉文化传统的汇流。这是一篇模仿贾谊名作《过秦论》的历史评论文章,全文的主旨是总结明朝灭亡的教训及对本朝的镜鉴。文章先讲述了康熙帝所看到的衰败景象:
    岁在甲子,冬十一月,朕省方南来,驻跸江宁,将登钟山,酹酒于明太祖之陵。道出故宫,荆榛满目。昔者凤阙之嵬峨,今则颓垣断壁矣。昔者玉河之湾环,今则荒沟废岸矣。路旁老民,跪而进曰:若为建极殿,若为乾清宫。阶磌陛级,犹得想见其华构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