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人物 >

清代刑部官员的形象:自我期许与外部评价(3)

虽然在因果报应这个话题下,对人命生杀负有重大责任的刑部官员是个“易造孽”的职位,但其中管理监狱的官员,如果能够认真履行恤囚的职责,保全囚犯的性命,是很容易获得福报的。清代的刑部管狱官们一直以两个人为榜样。第一位是雍正年间的司狱梁文标。他从不收受官犯贿赂,而且自行出资为囚犯做新棉衣,这些事迹被雍正帝知道后,特旨将他从司狱杂佐升授本部主事,仍管狱事。其子梁国治在乾隆十三年高中状元,累迁东阁大学士,被认为是他在任司狱时积下的阴功(36)。第二位是道光年间的刑部司官李文安,他在担任提牢主事时兢兢业业,对囚犯非常体恤仁爱,所以“积厚流光,后嗣繁昌”,有了李翰章、李鸿章这样显赫的儿子(37)。
    总而言之,刑部官员在面对法吏与儒生的身份矛盾,以及因果报应论的压力时,固然有一些人选择退缩放弃,但更多的人还是能从积极的角度,将“刑人”与“生人”,“读书”与“读律”,“俗吏”与“循良”,“惩强暴”与“积阴功”之间的关系辩证看待,并从中找到对自身职责的价值认同。王芑孙曾为他的朋友,嘉庆年间的刑部司官赵云球题《秋镫读律图》四首,诗云:
    春秋断狱用公羊,释到何休来见长。
    盛世不登刀笔吏,灯前珍重尚书郎。
    近来汉学日钻研,汉律曾无郑注传。
    为问时贤精考证,何缘文景变昭宣。
    名法儒家孰本原,白云亭上试平反。
    萧曹不与申韩并,老笔宁须似道园。
    人生有味在三余,棐几摊书夜阁虚。
    读律温经宁有异,须知都是活人书。(38)
    四首诗所展现的是身为“尚书郎”的赵云球,虽然承担着旧时属于“申韩”一派的工作,却秉持着春秋决狱的原则,在灯下像研究学问一样学习律例,为的是在白云亭上平反冤狱,救人活命。因此他仍是以儒家为本源的士大夫,并非执法严苛的刀笔吏。在崇尚“有治人,无治法”的清代,四首诗所描述的形象,正是“治人”的典范。而刑部中士大夫出身的官员,大都也对自己有着这样的期许和认同。
    二、刑部官员的外部评价
    虽然刑部官员一直极力展现自己作为儒生宽厚、仁爱的一面,并尽量将这种理念带入具体的谳狱问刑工作当中。但是,那些并没有直接接触过刑名事务的士大夫中的一部分人,仍然难免对法司官员,特别是刑部官员有“苛刻”、“严厉”,自恃法律知识而缺少人情味的批评。即便是执法尚宽的康熙朝与法网比较松懈的晚清,也颇有此种舆论。雍正元年,兵部尚书卢询的上奏建议新君刑罚宜慎,他说:
    若治狱者以深文为能,以残杀为断,严刑之下何求不得?乃执一己之见,迁就人之所非者,以委曲成己之所是。至狱已成又岸然行之而不顾,以为惟断然后可以济其名。亦知人之怨毒者已深入于九泉而不可复逭乎?刑者,兵象。从来用兵者不可不任智,而用刑者又不可专任其智。当有敛智于不用,而欿然若不足之愚。斯不敢自用其聪明试民命于毛锥之末,而亦不敢自逞其果决轻杀戮于谈笑之中也。(39)
    卢询在雍正元年三月到九月间曾短暂担任过刑部侍郎,对刑部的情况应有初步的了解。发此一番议论,是有的放矢的。
    按照卢询的认识,刑官不应该太崇尚精明、果断的素质,这样的人往往察察为明,卖弄才干,以致“轻杀戮于谈笑之中”,不符合儒者宽仁厚德,慎重民命的理念。不过,清代刑部中的优秀人物所展现的风貌,恰与卢询之愿相违。刑部官员中以来自陕西关中地区者成就最高,如顺治年间的尚书党崇雅系宝鸡人,康熙末年尚书张廷枢、乾隆年间侍郎王杰、道光年间管部大学士王鼎都是韩城人。晚清刑部中更以陕派律学一家独大,代表人物如薛允升、赵舒翘俱长安人,吉同钧系韩城人、张成勋系汉阴人、段维系岐山人。史籍中称赞关中士大夫“钟西岳秋肃之气,性情多刚强严威。故出仕之后,其立功多在刑曹。”(40)陕派律学又以“精核”见长,而“精”、“威严”这样的特点,都是卢询不愿在刑官身上看到的。
    与卢询不谋而合的是光绪年间的兵部官员陈夔龙,他因跟随本部尚书到刑部会审案件,和刑部司官有所交涉。在这次会审中,陈夔龙对刑部官员最大的不满是,刑部官员仗着例案精熟,对前来会审的其他官员有一种“动目他人为隔教”的态度。他对当时负朝野重望的尚书薛允升也颇为鄙薄(41),并将刑部最有代表性的秋审处司官纳入京城最不好交往的三类官员之中。他说:
    京师为官产地,王侯第宅、文武衣冠,足为软红增色。第有三种人不易浃洽,余敬而远之。一曰翰林院,敝貂一着,目中无人,是谓自命太高;二曰都察院,风闻言事,假公济私,是谓出言大易;三曰刑部秋审处司员,满口例案,剌剌不休,是谓自信大深。”(42)
    这段话里隐含了两层意思。第一,翰林、御史,从唐宋以来都是京官中最为清贵之员,升迁最速,名望最高。一般来说,刑部司官是为风尘俗吏,不能与翰林、御史相提并论。此时得以并论,先见刑部秋审处司官在京官中地位之特殊。第二,清代文官中的主流是科举士大夫,以满口子曰诗云者为多,秋审出司官“满口例案”,是与主流背道而驰的表现,且又“剌剌不休、自信太深”,自然不能入时、合群。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