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杀嵇康,确实起到了杀一儆百的作用,向秀就是因为嵇康被杀而主动去洛阳投靠司马昭的。司马昭不仅接待了他,而且还给了个官做。向秀没有实权,司马昭对他也不苛求。向秀的贡献主要在学术方面,他与郭象的《庄子注》流传至今,仍有其学术价值,故对向秀也应作出历史性的肯定。 山涛是真诚投靠司马氏的人,他给西晋政权提过很好的意见。他当官也尽职尽责,为西晋罗致一些有用之才,得到西晋政权的信任和重用,最后官至司徒,成为中央政府的要员。我们不能因为他投靠司马氏就称其为“叛臣”,而应该从正面肯定他是西晋的忠臣,是七贤中难得的政治家。 阮籍是七贤中最有才华的人,在文学方面贡献最大,也是司马氏最想拉拢的名士。但阮籍的反礼教行为,败坏了一般人对礼教的认知,裸体露丑令人厌恶,而被称为礼教的罪人。他当官不理事,饮酒酣醉,一走了事,不仅是对司马氏政权的嘲弄,也是对人民意愿的藐视,除了司马昭可以容忍之外,任何政权都会对他惩之以法,在舆论上也应予以谴责。 刘伶可算得上是一位真正的隐士,不当官,不图名利,整天以酒为务,陶醉人生,看似超脱,实为社会的赘疣,不论他有多大的才华,也不足为训。 王戎是竹林七贤中最不贤的一个人。他年轻时虽然是一位有胆有识的人,不收其父故吏数万赙礼,但他在袭爵当官后却变成另外一个人,擅于钻营,结党营私,贪污受贿,贪财好利。他名声日趋败坏而官级日益上升,成为“积实聚钱,不知纪极,每自执牙筹,昼夜算计,恒若不足”(32)的看财奴、吝啬鬼。像这样的利禄之徒,早已和竹林七贤的宗旨背道而驰。其弟王衍继承了他的衣钵,成为葬送西晋的罪魁祸首,王戎也难辞其咎。 本文所以名为《竹林七贤拙论》,是因笔者不敢自视高明,标新立异。笔者评论竹林七贤只是不以魏、晋政权为依归,故对七贤中的拥魏者,可以肯定其气节;对拥晋者,可以肯定他是忠臣。一切都以他们的个人政绩、业绩为根据,这就是笔者评论竹林七贤的拙见。据此拙见,笔者认为对竹林七贤不宜作整体评价,因为在竹林之游以后,七贤的表现各不相同,如作整体评价,难免出现“一锅煮”之嫌,良莠不分,黑白不辨,从而失去历史的真实性。以上拙见,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①《世说新语·品藻》,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37页。 ②《世说新语·品藻》引刘孝标注,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537页。 ③《太平御览》卷四四七《人事部》八八《品藻下》,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058页。文中“动无近对”,《全晋文》作“动无过则”。 ④《五君咏》及《自序》均见《昭明文选》,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89~290页。 ⑤《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3117页。 ⑥《资治通鉴》卷七八《魏纪》十元帝景元三年,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463~2464页。 ⑦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537~538页。 ⑧缩印百衲本《晋书·嵇康传》,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第347页。以下引文凡不出注者,均同此。 ⑨缩印百衲本《三国志·魏志·王粲传》注引《文士传》,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第290页。 ⑩缩印百衲本《三国志·魏志·王粲传》注引《文士传》,第290页。又《世说新语·栖逸》载孙登语作“君才则高矣,保身之道不足”,与此语稍异。 (11)卢弼《三国志集解·王粲传》注引《魏氏春秋》,中华书局影印1982年版,第520页。 (12)卢弼《三国志集解·王粲传》注引锺会《庭论》,第520页。 (13)缩印百衲本《晋书·阮籍传》,第345页。以下引文不出注者,均同此。 (14)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742~743页。 (15)缩印百衲本《晋书·胡广传》,第314页。 (16)缩印百衲本《晋书·阮籍传》,第345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