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历史地理学 >

甲骨文字反映的自然地理景觀


    胡厚宣先生在研究卜辭地名的命名之義時曾謂:“……林杞杧析柳栗臬梌或即林木之區也……高丘陸陴或就地勢而名之也。河汉洛洒洹淮淡潢滳潦澅澫濼灂或就水道而名之也。”根據這些表示植被、地貌、河川的地名用字之形義而言其地之山水物象,多有確然不爽者。這提示我們可以由文字形義的角度考察商代的自然地理景觀。對於商代地理類型劃分和地理專名[①],宋鎮豪師曾予總結,從甲骨文中找出許多實證,如涉及山地或丘陵地貌類型的專名有:
    丘、石、谷、山、、岳、嵒、高、、京、封、對、阜、陴、陵、陸、、沙、襄、、陮、麓、
    平原地貌類型的名詞有:
    原、野、濕、隰、疇、甽、圃、析、徉、梁、林、森、蒿、萑、柳、
    水道或河谷地貌類型的名詞有:
    泉、、川、州、洲、淵、河、濤、洹、滳、湡、灉、瀧、汫、沚、潢、淮、洋、涇、洛、淋、洒、淡、澎、沖、 [②]
    我們可以循此路徑,對甲骨文字反映的自然地理景觀作一考察。
    一、地貌景觀
    現代地理學意義上的地貌指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平原,這五種地貌類型,前兩者地表起伏,後兩者地表平坦,高原之上地表則或起伏或平坦,我們以山、原分別代表起伏和平坦的地表,來揭示甲骨文中反映地貌類型的專名。
    (一)山地丘陵類
    丘:字形作(《合集》4248)、(《合集》9529),象小土丘並有二峰之形。《説文》:“丘,土之高也,非人所為也。……一曰四方高,中央下為丘。”《廣雅》云:“小陵曰丘。”徐中舒先生謂:“丘為居穴,由人為而成。又因丘多選擇高亢乾燥處鑿建,其出入之孔較高,引申之,土之高者亦稱丘。”[③]徐説其字原恐非。商承祚先生謂:“丘為高阜,似山而低,故甲骨文作兩峰以象意。”[④]可從。《尚書·禹貢》“降丘擇土”即其義。黃河下游平原多有名丘之地名,如商丘、封丘等,皆由其地勢稍高而得名。卜辭有用“丘”為其本義者,如:“[作王]於茲丘”(《合集》30272)、“陟丘”(《合集》14792)。
    石:字形作(《合集》33916)、(《合集》22099)。石塊之形,或加口為飾。[⑤]《説文》:“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或以為“字當釋為崖”,“用為地形名詞”[⑥],恐非。甲骨文中有字根作者,或為崖之初文(《説文》:“,山石之厓巖”)。卜辭中有用石為其本義者:“王有石在鹿北東,作邑於之。”(《合集》13505正)有用石表示地貌者:“王其侑於滳,在右石燎,有雨。”(《合集》28180)
    谷:字形作(《合集》8395),山谷之谷。説文:“谷,泉出通川為谷,從水半見,出於口。”卜辭有用為地名者(《合集》8395)。徐中舒先生謂:“象溪流出自山澗流入平原之狀,表谷口。或省作,故谷、初為一字而《説文》分為三字。”[⑦]按,,字形作(《合集》21114),《説文》:“山間陷泥地。”甲骨文中“”字形與“公”難作區分,須由文例斷之,卜辭有用為地名者(《合集》31914)。,字形作(《合集》10968+10582),《説文》:“分也。”卜辭有用為地名者(《合集》10968)。
    山:字形作(《合集》33233正),象起伏的山峰,山為三峰乃表示重疊與高峻。《説文》:“有石而高,象形。”甲骨文中山與火形近,一般以平底者為山,圓底者為火,恐非。有點者必為火,近是。卜辭多用山為本義,如:“入山”(《合集》31984)。或用為山神之義,如:“雨於山”(《合集》30173)、“王往萑山”(《東京》47)。甲骨文中有很多從山之字,多為山名或地名。今略舉山名及其字形如次:(《合集》34470:、又《合集》21100:)、(《合集》30393:、又《合集》30455:)、(《合集》30457)、(《合集》30413)、(《合集》30454)、(《合集》27160)、(《合集》27465:)、(《合集》30463+30877:)、(《合集》30463+30877:)、(《屯南》2287:)、(《村中南》169)、(《合集》21110)、(《合集》12860:)、(《合集》18735:)、(《合集》34495:)。甲骨文中亦有在“山”前加限定字者,如:小山(《合集》30393、30456)、玉山(《合集》33233正、《屯南》2915)、二山(《合集》30453)、三山(《合集》19293)、五山(《合集》34167+34715)、九山(《合集》96)、十山(《合集》34166)、山(《合集》7860+2778)、山(《合集》7860)
    岳:字形作(《合集》4972)、(《合集》33291)等。孫詒讓謂:“蓋於山上更為丘山,再成重疊之形,正以形容其高。”[⑧]《説文》:“東,岱;南,靃;西,華;北,恒;中,泰室。王者之所以巡狩所至。從山岳聲。,古文,象高形。”岳,山上有丘,言其高。後世多封境內大山為五岳,進行祭祀。其源或可追溯至商,殷人以岳為神祗,祭典甚隆。雖有觀點以岳為商先公或人格化的自然神,但不可否認的是,卜辭中的岳以自然山岳為本體。或謂嵩高山、或謂太岳山(屈萬里《岳義稽古》)、或謂太行山[⑨]。卜辭以岳為實體之山者,如:“入于岳”(《合集》6064反)、“使人于岳”(《合集》5518、5519、5520)。
    嵒:字形作(《合集》9432),象山峰有物,以示險峻。[⑩]《説文》:“嵒,山岩也。”卜辭用為地名。
    屵:字形作(《合集》7996甲),山高之義。《説文》:“岸高也。”唐蘭先生謂“其字實象高山之狀”。[11]卜辭用為人名。有從屵之字:(《合集》18180),季旭昇先生以為“象人入山撲玉之形”。[12]
    :字形作(《合集》40773)、(《合集》7860+2778),此字説解甚多。孫詒讓認為是豎寫的山,葉玉森先生謂從象土山高陗,從  象阪級。[13]徐中舒先生以為象古代穴居之腳窩或獨木梯之形。[14]《説文》:“,大陸也,山無石者,象形。”王筠《説文釋例》謂“如畫坡陀者,層層相重疊”。根據甲骨文中從之字多與地勢上下有關,其本義解作山崗或土崗為宜。如:“戊辰卜,王曰,貞其告其陟。在()()卜。”(《合集》24356)卜辭又有“山”:“庚午卜,王。在山卜。”(《合集》24352)山或為合文,如(《合集》24354)。“”之“”正用其本義。
    :字形作(《合集》7860+2778)、(《合集》30284)。本義疑為丘陵。孫詒讓謂字是豎過來寫的“丘”。或謂本義為臀,引申有“殿堂”之義,再引申為小阜。[15]《説文》:“小也,象形。”裘錫圭先生傾向於把同訓為“小阜”的“”。[16]甲骨文中習見屈體用為師的(《屯南》2618),聯繫到軍隊駐扎多在高起的丘陵地,疑其本義與有關,或為屯兵之高阜。卜辭又有從,字形作(《合集》27160)、(《合集》33574)、(《合集》36783)等,王襄先生謂:“師所止也。”[17]卜辭習見在某的辭例,疑之所在乃屯兵高地。
    陮:字形作(《合集》33149)、(《合集》33150)、(《合集》33152+35148)等,象鳥位於山陵高處,為高丘類地貌用字。《説文》:“陮隗高也。”段注:“陮隗,猶崔巍。”宋鎮豪師以為卜辭中的“枼陮”(如《合集》33150)一般設在幹道附近的高丘或山上。[18]又卜辭有:“丁亥卜,侑於五山,在□陮,二月卜。”(《合集》34168正+《南輔》105)陮與山相屬,可知陮為高地。
    陸,字形作(《合集》36825),《爾雅·釋地》:“高平曰陸,大陸曰阜。”《説文》亦曰:“陸,高平地。”
    陵:字形作(《合集》4782),象人登山陵升高之形,或為地貌用字。《爾雅·釋地》:“大阜曰陵。”《説文》亦曰:“陵,大也。”
    陟,字形作(《合集》14792)、(《合集》15370),象兩腳登山之形,或亦可為地貌用字。《爾雅·釋山》:“山三襲,陟。”《英藏》408中的“陟”或為地名。
    其他從之字,有用為地名,或與地形相關者,如(《合集》8039+13308:“京”、《合集》28345:“叀獲”);有與山陵升降相關者,如:隊(《英藏》1694:)、降(《合集》30386:)等,不備言。
    麓:字形作(《合集》30268),《説文》:“鹿,守山林吏也。……一曰林屬,於山為麓。”麓之本義當為山腳。《詩·大雅·旱麓》:“瞻彼旱麓,榛楛濟濟。”鄭注:“麓,山足也。”孔疏:“知麓是山足者,以《周禮·地官》有大林麓、中林麓、小林麓,立林衡之官以掌之,與山虞連職,若斬木林,則受法於山虞。長木之處在山,知為山足也。”《周禮·地官》鄭玄注:“竹木生平地曰林,山足曰麓。”卜辭有用其本義者,如:“王其田於麓”(《天理》441)。有省林直作鹿或鹿之省變之字,用於地名時義或同於麓,如“在”(《合集》8225)。甲骨文又有、菉、彔,皆可用為麓,表示山足之義,如“王田於()”(《合集》37461)、“北菉()……擒”(《合集》29409)、“東彔()出有兕”(《合集》10971)。
    京,字形作(《合集》37594)、(《合集》33221)等,本義當為人造高臺建築。引申則有高、高丘之義。《爾雅·釋丘》:“絕高為之京。非人為之丘。”李巡曰:“丘高大者為京。”《説文》:“京,人所為絕高丘也。”或以為京乃專指人工所為。其實不然。《詩·鄘風·定之方中》:“升彼虛矣,以望楚矣。望楚與堂,景山與京。”《小雅·圃田》“曾孫之庾,如坻如京。”毛傳皆曰:“京,高丘也。”《大雅·皇矣》:“依其在京,侵自阮疆。”毛傳:“京,大阜也。”陳夢家先生認為京是建在積土上的高臺,“人為之京和天然之丘,有時亦可通用”。[19]卜辭有“京彔”(《合集》8394)之稱。京當為高丘之地,才會有山足之彔。京除了自身為地名外,又有某京之稱,亦可為地名,如甲骨文有字形作 (《合集》37594),此“京”合文,為地名,以其地勢高,所以有京之稱,卜辭“王田”(《合集》37591)是其證。甲骨文“”,字形作(《合集》32262),義近於京。卜辭有“在名”(《合集》9505),名當為高地。甲骨文又有“高”,字形作(《屯南》1102),與“京”同源,卜辭有“高”(《合集》36518)之稱,亦當為高地。
    (二)平原類
    《爾雅·釋地》:“邑外謂之郊,郊外謂之牧,牧外謂之野,野外謂之林,林外謂之坰。”這裏的郊(蒿)、牧、野(《爾雅》:“大野曰平”)、林(《周禮》有“林衡”之職,鄭注:“竹木生平地曰林”)、坰在甲骨文中均已出現,其義固可表示都邑之外地域的遠近之別,而聯繫殷人及後人的主要生存地域,考慮其對地理空間結構的表述方式與用詞,這些字應該主要指平原之區。因為在人們眼中,一般以山川為點為綫,看作獨立的地理事物;而以平原為面,指代具有延展性的廣域之區。甲骨文中有一些字彙從形義或辭例上可推測為表示平原類地貌,下面舉例析之。
    田:本義為農田,田之所在,主要為平原地帶,《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所謂“原田每每”。甲骨文中以田為其本義者,如:“在田”(《合集》9608正);“在龐田”(《合集》9771);“在下南田,受禾”(《合集》28231)。則、龐、下南等地有平原可知。
    卜辭中又有從田及與田有關之字,亦可表示其地乃平原地貌。如“甽”,字形作(《合集》28736),“田”與“”相並很近,商承祚先生以為是“甽”[20]。《説文》謂“甽”,“從田、川,田之川也”,此其本義。《漢書·食貨志》曰:“后稷始甽田,……一畝三甽,一夫三百甽,而播種于甽田中。”
    又如“疇”,甲骨文有字形作(《合集》14912)者,或疇之初文。《説文》“疇,耕治之田也。”段注:“耕田溝,謂畎也。”《國語·周語》“或在畎畝”,韋昭注:“下曰畎,高曰畝。”
    又如“甫”,字形作(《合集》7896),象田中生長植物之形,後加囗為圃,甫實圃之本字。《説文》:“種菜曰圃。”《周禮·天官·大宰》:“園圃,毓草木”;“虞衡,作山澤之材”。鄭玄注:“樹果蓏曰圃,園其藩也。”園圃與掌山澤之虞衡並言,可證圃之所在乃平原之區。《詩·齊風•東方未明》云:“折柳樊圃。”卜辭中圃则用為地名,或謂苑囿之所。
    原。甲骨文有字形作(《合集》6128),一般隸作。卜辭曰:“乙丑卜,,貞曰方其至於原土,其……”(《合集》6128)商承祚先生謂“疑邍之本字”[21],並舉金文史敖簋(《攈古錄》二之二60,《集成》未收)之,又散氏盤之(《集成》16.10176),丁山先生以為“上從攵田,從田有正平之誼。”[22]“邍”即高原、平原之“原”的古字。[23]《詩·大雅·公劉》云:“篤公劉,于胥斯原。”《周禮》:“高平曰原”。《公羊傳》昭公元年:“原者何?上平曰原,下平曰隰。”《爾雅》:“廣平曰原。”又云:“可食者曰原,陂者曰阪,下者曰隰。”邢疏:“高而可食者名原。”原與陂陀不平之阪及下平之隰連言,知原乃高平之地。“在邍野上捕捉野猪,因之捕捉野猪的邍野也稱邍。後世以‘原’代‘邍’,‘邍’字消失,只保存在《説文》和《周禮》中。”[24]
    濕。字形作(《合集》8355)、(《合集》31160)、(《屯南》715),葉玉森先生謂“表水絕流處”,金文史懋壺作(《集成》15.9714),“從土,其誼為水絕流處之土亦濕”。[25]古文濕、隰一字。《爾雅·釋地》:“下濕曰隰”,又曰“下者曰隰”。《公羊傳》曰:“下平曰隰。”《詩·邶風·簡兮》:“山有榛,隰有苓”。《鄭風·山有扶蘇》:“山有扶蘇,隰有荷華。”《唐風》:“山有樞,隰有榆。”《秦風·車鄰》:“阪有漆,隰有栗”;“阪有桑,隰有楊”。《正義》引李巡曰:“下濕謂土地窊下,常沮洳,名為隰也”。又《晨風》:“山有苞棣,隰有樹檖。”《小雅·四月》:“山有蕨薇,隰有杞桋。”《詩經》中隰與山、阪等高地多次相對出現,正就其地勢而言。又《詩·小雅·皇皇者華》:“皇皇者華,于彼原隰。”《常棣》:“原隰裒矣,兄弟求矣。”《信南山》:“畇畇原隰,曾孫田之。”《黍苗》:“原隰既平,泉流既清。”《大雅·公劉》:“其軍三單,度其隰原。”原隰連言,亦可明其高下,且知二者同為平地。甲骨文中有“濕田”與“上田”對貞之辭(《屯南》715),與《詩經》“隰”義同。
    二、水文景觀
    甲骨文中不同種類的水體稱名及相關地貌用字、包括河流、泉水在內的一些水名及大量從水地名可以反映當時的水文景觀。
    (一)水文專名
    水,字形作(《合集》10151正),象流水。卜辭有用其本義者,表示液態物的水,如“來水”(《合集》10159)。甲骨文似已稱某條河流為“某水”,如“洹”或稱“亘水”(《合集》34165);“滳”或稱“商水”(《合集》33350);陳夢家先生揭“水”(《合集》10151正)疑為洧水[26];另有疑為河流之“非水”(《合集》28299)。
    川,字形作(《屯南》2161:“川敦邑”)、(《合集》10161:“川浥”)、(《合集》28180:“即川燎”),象兩邊有岸,中有流水的河川,上揭三例皆用其本義。疑有河流稱作某川者,如“槅川”(《合集》5708)。
    淵,字形作(《合集》21252:“奏淵”)、(《合集》24452:“田於淵”)、(《屯南》722:“在淵北”),象潭中有水之形,本義當為淵潭。《管子·度地》:“水出地而不流,命曰淵水。”《説文》:“淵,回水也。”《尚書·湯誥》:“栗栗危懼,若將隕於深淵。”是商代已將“深”與“淵”聯繫在一起。由上揭“奏淵”可知,殷人以淵為山川類自然神祇之一。“田於淵”、“在淵北”則以淵為地名,或因其地有淵藪而名之。
    州,字形作(《合集》18103),象川流中之有土地,本義當為水中陸地,今作洲。《爾雅·釋水》:“水中可居者曰洲。”《説文》:“州,水中可居曰州。……昔堯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或曰九州。”商代或已有九州之觀念,《詩·商頌·玄鳥》:“方命厥后,奄有九有。”九有即九域、九州之地。
    泉,字形作(《合集》8379)、(《合集》34165)等,象泉水流出之狀,本義即為泉水。《説文》:“泉,水原也。象水流出成川形。”卜辭有用為本義者,如“泉來水”(《合集》10156)。殷都之西為太行山,山麓多有泉水,《詩·邶風·泉水》:“毖彼泉水,亦流於淇。”殷人對泉水當較為熟悉,卜辭多有某泉之稱,或分寫,或合文,皆為泉名。陳夢家先生以為“卜辭所謂泉指一條水流”[27],但不能將泉與河流等同。如洹泉當指洹水上游之泉源,不能將其等同于洹水。[28]
    甲骨文中的水文專名用字還有一些[29],但在卜辭中或本義未顯,或孤例乏證,在此不予詳説。這些字的創制説明商人對水環境相當熟悉並有深入的瞭解和認知。
    (二)水名
    商代水文景觀包括大量的河流、泉水與湖泊,反映在甲骨文中就是一定數量的水名及從水地名。甲骨文中的水名大多從水,但也可以將水旁省去,如沁—心;瀧—龍皆是。由卜辭內容能夠斷定為水名者,包括:(1)所涉之水:“涉”後除人名外的名詞;(2)所祭之水:祭名後的從水之字;(3)稱某泉者皆為泉水;(4)其他:根據辭義如某來水或泛舟于某水等而判斷為水名者。據上述標準揭水名於下:
    河,“王其涉河”(《合集》5225);“年於河”(《合集》10085正)。《尚書·盤庚》“惟涉河以民遷”之“河”與卜辭同,為黃河之專稱。
    滳,“王涉滳”(《合集》27802);“年于滳”(《英藏》2287)。滳水缺載於史籍,其地望有四説:漳水、沁水、清水、淇水。
    洹,“洹來水”(《合集》8315);“侑於洹”(《合集》28182)。洹水流經殷都,即今之洹河,亦稱安陽河。
    沁(心),“魚……沁…………”(《合集》22370+2815);“貞涉心狩”(《合集》14022正)。《説文》:“沁,水出上黨羊頭山,東南入河。”沁水即今豫北黃河之支流沁河。
    湡,“……雚(觀)湡,亡……”(《屯南》2212)。《説文》:“湡,水出趙國襄國之西山,東北入寖。”甲骨文中的“湡”或為海岱地區“堣夷”之“堣”。[30]
    ,“燎於”(《合集》14362)。陳夢家先生以為或隸作湡。[31]按,與湡其形有別,應為兩字。水所在,不詳。
    澫,“燎於澫”(《合集》20710)。澫水所在,不詳。
    淄,“淄其來水”(《合集》10163)。《水經》:“淄水出泰山萊蕪縣原山,……入於海。” 或釋作油,非。[32]
    今水,“……王至於今水,燎於河……”(《合集》14380)。今水當為黃河的一條支流,鄭傑祥先生以為(按,見《合集》30429+30402:“其河,……於酒”),當即後世的陰溝水。[33]《水經》:“陰溝水出河南陽武縣蒗蕩渠。”
    水,“目於水”(《合集》10155正);“燎於水”(《合集》10151正)。水所在,不詳。[34]
    淉,“尋[於]淉”(《合集》8358)。淉水所在,不詳。
    ,“其祝”(《合集》30614)。之所在,不詳。
    ,“貞涉”(《合集》7320左半+13421)。水所在,不詳。
    龍(瀧),“涉龍西北”(《懷特》1654),“在瀧”(《合集》3755)。瀧之所在,不詳。
    余(涂),“余羨”[35](《合集》21724),“至涂”(《合集》17168+17171+17170)。《説文》:“涂,水出益州牧靡南山,西北入澠。”甲骨文中的涂水是否即此,存疑。
    卜辭中的泉搜匯如下:洹泉(《合集》34165)、泉(《合集》8368)、百泉(《懷特》1869)、泉()(《合集》36910)、西()泉(《合集》8376)、 ()泉(《合集》21282)、(可摹為)(《合集》19601反)、()(《合集》8377反)、()(《合集》32183)、來泉()(《合集》41838)、(《合集》8380反)、泉(《合集》8374正)、泉(《合集》24426+24262+《輯佚》300)、麥泉(《師友》1.200)。
    甲骨文中還有一些從水之字(多為地名)及少量其他字形疑為水名[36],列之於下:
    洛(《合集》36960),《説文》:“洛,水出左馮翊歸德北夷界中,東南入渭。”
    汝(《合集》2791反),《説文》:“汝,水出弘農盧氏,還歸山東入淮。”
    淮(《合集》41762+36968),《説文》:“淮,水出南陽平氏桐柏大復山,東南入海。”李學勤先生認為這個字可能不是“淮”而是“濰”[37],《水經》:“濰水出琅邪箕縣濰山,……入於海。”
    洧(《合集》20569),《説文》:“洧,水出潁川陽城山,東南入潁。”
    濼(《合集》5902),《説文》:“濼,齊魯間水也。”《山海經·東山經》有濼水。
    沮(《英藏》2563),《水經》:“沮水出北地直路縣,……入於洛。”《説文》:“沮,水出漢中房陵,東入江。”
    汳(《合集》10874),《水經》:“汳水出陰溝於浚儀縣北,……又東至梁郡蒙縣,為獲水。”
    汜(《合集》8367),《水經注》:“水南出浮戲山,……注入河。”
    潢(《合集》36589),或即黃水[38],《水經·淮水注》:“水出黃武山,……東北入於淮。”
    分(《合集》11398),或以為即汾[39],《水經》:“汾水出太原汾陽縣北管涔山……注於河。”
    (《合集》29292),李學勤先生以為即澅水,旁有因水得名的畫邑,在臨淄(今山東淄博)西北。[40]
    洱(《合集》9774正),《水經·淯水注》:“(洱)水出弘農郡盧氏縣之熊耳山。”
    盂(《侯》7),李學勤先生以為“盂”是一條大致東西流的水名,這條水流應即《沁水注》的邘水。[41]
    (《懷特》448),宋鎮豪師疑這是一處選址於水道附近的糧倉,取其交通運輸之便,類似文獻所述钜橋糧倉[42],則應為水名。或以為洛之異構。
    兕(《合集》30439),李學勤先生以為兕水南北流,當是黃河北側的一條支流。[43]
    (《合集》8365),楊樹達先生釋作,以為即“淇”字。[44]《説文》:“淇,水出河內共北山,東入河,或曰出隆慮西山。”
    (《合集》20364),《説文》:“,水出北地直路西,東入洛。”
    (《合集》14330),《路史·國名紀》丁載:“,武庚所封,漕是,今滑之白馬有水。”鄭傑祥先生以為水即卜辭中的水。[45]
    另有槅川(《合集》5708)[46]、非水(《合集》28299)亦當為水名。
    以上所揭甲骨文水名(包括存疑的)49個,這與《水經》所載137條、《水經注》所載1252條河流的數量相去甚遠,但這並不能説明商時河流不多,只是限於卜辭性質,更多的水名未被記載下來罷了。西周銅器宜侯夨簋銘文有“厥川三百……”,僅此即可想見氣候溫潤甚于西周的商代必然川澤眾多。
    (三)從水地名
    甲骨文從水地名中有相當一部分因其地有水澤河川而得名,這些地名亦是商代多水時空環境的反映。現將檢索到的甲骨文從水地名舉證列之於下(前舉水名不再列出,表中凡單記數字者為《合集》號):
    

    
    

    142
    

    
    

    21114
    

    
    

    29221
    

    沌
    

    36531
    

    
    

    36851
    

    
    

    41762
    

    
    

    6131
    

    
    

    22044
    

    
    

    29345
    

    演
    

    36590
    

    沚
    

    36898
    

    
    

    《屯南》100
    

    
    

    8351
    

    
    

    24339
    

    浻
    

    29401
    

    雝
    

    36593
    

    
    

    36919
    

    淵
    

    《屯南》722
    

    溼
    

    8355
    

    
    

    24369
    

    
    

    30167
    

    
    

    36753
    

    
    

    36946
    

    
    

    《屯南》2116
    

    
    

    8357
    

    
    

    24416
    

    
    

    31990
    

    
    

    36756
    

    瀑
    

    36955
    

    
    

    《屯南》2169
    

    
    

    8363
    

    
    

    24421
    

    
    

    32103
    

    
    

    36758
    

    
    

    36956
    

    
    

    《屯南》2263
    

    
    

    8364
    

    
    

    24423
    

    濘
    

    32277
    

    
    

    36779
    

    
    

    37475
    

    
    

    《屯南》2320
    

    
    

    8594正
    

    瀼
    

    28188
    

    沝
    

    33136
    

    
    

    36788
    

    
    

    37534
    

    呇
    

    《屯南》2579
    

    
    

    10984
    

    酒
    

    28231
    

    
    

    33158
    

    
    

    36789
    

    
    

    37637
    

    
    

    《英藏》2562
    

    
    

    13517
    

    
    

    28789
    

    
    

    33207
    

    泊
    

    36812
    

    沇
    

    41563
    

    
    

    《英藏》2563
    

    
    

    14755
    

    
    

    29207
    

    
    

    36494
    

    
    

    36835
    

    
    

    41749
    

    
    

    《英藏》2563
    

    三、植被景觀
    商代的植物,若徵之於甲骨文字,遠不如動物體現得直接而充分。這是由於商代已不同於靠採集與漁獵為主要生業的史前社會,自然生長的植物在當時的經濟活動中地位下降,而卜辭的性質也決定了植物不會作為重要內容而被記錄。另外,有很多表示植物的甲骨文字是假借為人名、地名等出現在卜辭中的,而其本義不顯。雖然如此,我們從文字形義入手,對商代的植物生長狀況還是可以做些分析的,其時的植被景觀也可以有所揭示。
    對於商代植物的種類,我們尚不能通過甲骨文字作過多的考證,僅舉木部隸定之字為後世木名者[47]:
    桑,字形作(《合集》10058),《説文》:“蠶所食葉木。從叒、木。”屬落葉喬木。
    朱,字形作(《合集》36743),《説文》:“朱,赤心木,松柏屬。”
    柏,字形作(《合集》33380),《説文》:“鞠也。從木白聲。”常綠喬木。
    杞,字形作(《合集》13890),《説文》:“杞,枸杞也。”屬落葉灌木。
    柳,字形作(《屯南》88),《説文》:“柳,小楊也。從木卯聲。”落葉喬木或灌木。
    杜,字形作(《合集》40749),《説文》:“杜,甘棠也。”本義是果樹,落葉喬木。
    杏,字形作(《合集》17524),《説文》:“杏,果也。”落葉喬木。
    李,字形作(《英藏》1013),《説文》:“李,果也。”李為落葉喬木,果樹之一種。
    杉,字形作(《合集》8027)、(《合集》8172),常綠喬木。
    ,字形作(《合集》11003),(《合集》36587),或即[48],《説文》:“,木也。”
    梌,字形作(《合集》28927)(《合集》28928),或謂為榆,《説文》:“榆,白枌。”又“枌,榆也。”
    櫅,字形作(《合集》6947正),《説文》:“木也。可以為大車軸。”或謂榆樹之一種。
    檀,字形作(《合集》29408),《説文》:“木也。”
    櫟,字形作(《合集》36746),《説文》:“木也。”
    桐,字形作(《合集》20975),《説文》:“桐,榮也。”又:“榮,桐木也。”(甲骨文,或隸作杋,《集韻·凡韻》:“杋,木名。”)
    由甲骨文自然名物字根構字情況來看,從木之字335個,從草之字162個,二者合計則多達497個,占甲骨文字總數的幾近十分之一。由此或可説明作為地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植物在商代的繁盛及人們與之的密切關係。
    商代人對植物的熟悉首先反映在對草木之形的認識與刻畫上。如:(《合集》6732),象草形,《説文》謂:“屮,艸木初生也。象出形,有枝莖也。古文或以為艸字。”(《合集》32806+《蘇》10),象樹形,有根、幹、枝,即“木”。(《合集》7),隸為“才”。《説文》:“才,草木之初也。從丨上貫一,將生枝葉。一,地也。”或謂契文“才”字“象在地下初出地上之形”[49],可備一説。(《合集》11513),今釋作“者”,或釋作“艸”,其形“象方春之木,枝條抽發,阿儺無力之狀”[50]。(《合集》34167),據其形可知為“果”[51]。《説文》:“果,木實也,從木,象果形在木之上。” (屯南4317),象竹垂葉形,即“竹”。(《合集》10058),象桑樹之形,即“桑”。……諸如此類的獨體象物字還有很多,不備舉。其作為字根,衍構出數量龐大的草木類字彙。由甲骨文字構造考察草木之繁,商代植物景觀可由此得到些許的展現。
    甲骨文有以二木、三木形容樹木繁多之“林”(《合集》33756:)、“森”(《合集》11323:),《説文》:“平土有叢木曰林”;“森,木多貌”。又甲骨文從林從艸之字甚多(一般從艸與從林無別),皆可證其時草木之繁盛,試舉其例:
    “暮”,字形作(《合集》10227)、(《合集》30786)、(《合集》29807)、(《合集》32485)、(《合集》10729+10730+10727)、(《合集》27397+《屯南》4453)、(《屯南》4060)等,象日沒于草叢或叢林之中。“朝”,字形作(《合集》33130)、(《合集》23148),此字“定是先民于平野之上見日出於草叢中,殘月在天之情景下創造之”[52]。“春”,字形作(《合集》4596)、(《合集》9784)、(《合集》37852)、(《英藏》2563)、(《合集》6582正)、(《合集》2971)等,字從林(或從艸)、從屯,屯標聲,謂草木叢生之義,或又從日,乃草木得春陽而生之義。以上“暮”、“朝”、“春”皆為紀時之字,若非植物繁盛,則不會以草木會意。
    從林從艸之字又可表示植被地表景觀,如“麓”,字形作(《合集》30268),又“”,字形作(《合集》37461)、“菉”,字形作(《合集》29409),義為山腳,以其地多草木而構字。《周禮·地官》鄭玄注:“竹木生平地曰林,山足曰麓。”甲骨文中某麓之地名據統計有十餘個,某彔()(省艸或林,同麓)之地名二十餘個,足證其時林草繁盛之地眾多。“囿”,甲骨文字形作(《合集》9488)、(《合集》9489),象域中有草木之形,本義當為苑囿。“野”,字形作(《合集》18006+13587),從林從土,隸為埜,野之古文,本義為郊外荒野林莽之地。艿,字形作(《合集》33225)、(《合集》32963),《説文》以艿為草名,《玉篇》引《説文》作:“舊草不芟新草又生曰艿。”卜辭有“告艿”,裘錫圭先生以為意即“報告撂荒地上已長滿草萊”[53]。甲骨文又有動物處艸木中之字,如:“”,字形作(《屯南》108);,字形作(《合集》7906);“”,字形作(《合集》8785);“莽”[54],字形作(《合集》18409);,字形作(《合集》37363+37572)……皆可顯現出其時的植被景觀。
    人與草木的關係在甲骨文字中多有反映,这也为我们考察商代植被景观提供一些材料。諸如“休”(《合集》3360:)、“析”(《英藏》1288:)、“枚”(《合集》19078:)、“采”(《合集》12424:)、“樹(尌)”(《合集》27781:)等從單“木”的日常用字暫且勿論,舉能反映植物景觀的從艸從林之字:有以人在叢林之中會意構字者,如“鬱”,字形作(《合集》8182),于省吾先生謂:“下象一人俯伏於地,上象人正立踐踏其脊背。其從林,當是在野外林中。”[55]楚,字形作(周原甲骨H11:4),象人足涉于叢林之中。《説文》:“楚,叢木。”由於草叢、叢林繁多,人們出於各種原因,多有芟除草木之舉,甲骨文字亦對此有所體現,如:艾,字形作,為割草之義。[56]卜辭曰:“艾在唐麓”(《合集》8015+《合補》4572)。(《合集》10571),裘錫圭先生釋作“芟”,有除草義,卜辭曰:“…白……田,弗…”(《合集》10571),與田事有關。“芻”,字形作(《合集》143),象以手取草之形。刈草為其本義,卜辭中用為放牧牲畜,則芻牧之地必多草。,字形作(《屯南》2061),象手持農具除草形。,字形作(《合集》29092),裘錫圭先生以為“從字形上看,‘’跟‘芟’同意,本義應該是芟除草木。”“”字“出現在卜問擒獲的卜辭裏,應該都是用其本義的。野獸藏身林莽之中,由於芟殺草木而擒獲野獸,是意中事”。又有之繁體作“”,字形為(《合集》29407),“字形從‘鹿’,大概跟除草木之事,往往在山麓進行有關”。[57]卜辭曰:“叀獲,有大鹿,亡。”(《合集》28345)又有字形作者,義當同於。卜辭曰:“遘有鹿,,弗擒。”(《合集》28335)卜辭中芟除草木而捕獸之用字還有:“焚”,字形作(《合集》11007正)、(《合集》10688),從火從林,或從艸,象以火燒林之形。卜辭曰:“焚(),擒有兕。”(《屯南》4462),字形作(《屯南》2170),從林從弋,或隸作,推測亦與芟除草木有關。卜辭曰:“於(),擒。”(《屯南》2170)以上“”、“”、“焚”、“”等均出現于田獵卜辭中,這正可將商代野生動物眾多與其時植物的繁盛聯繫起來。且田獵之地如上揭,從艸從林,其必為草木之區。甲骨文中從艸從林之地名還有:(《屯南》108:)、(《合集》8785:)、(《合集》6946正:)、(《合集》36820:)、(《合集》33545:)、鬱(《合集》20624:)、春(《英藏》2563:)、(《屯南》2061:)、(《合集》37363+37572:)等。從屮從木地名則更多,不備舉。這些地名用字當有不少是因為其地多有草木而得名的。
    (载《甲骨文与殷商史》新三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4月第一版)
    


    [①]《周禮·大司徒》云:“以天下土地之圖,周知九州之地域、廣輪之數,辨其山林川澤丘陵墳衍原隰之名物。”鄭玄注:“積石曰山,竹木曰林,注瀆曰川,水鐘曰澤,土高曰丘,大阜曰陵,水崖曰墳,下平曰衍,高平曰原,下濕曰隰。”此為周代的地形地貌之辨。商代的情況可以通過甲骨文來進行考察。
    [②] 宋鎮豪師:《夏商社會生活史》(增訂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第278-279頁。
    [③]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四川辭書出版社,1989年,第924頁。
    [④] 商承祚:《殷契佚存考釋》(金陵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叢刊1933年),第86頁上,收入《甲骨文獻集成》第1冊。
    [⑤] 徐中舒先生謂:“增口,形則為石器,以石器本質為石,進而表示一般之石”。參見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四川辭書出版社,1989年,第1033頁。
    [⑥] 丁驌《説后》,《中國文字》第31冊,1969年,第3367-3368頁。
    [⑦]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四川辭書出版社,1989年,第1238頁。
    [⑧] 孫詒讓:《名原·原始數名》,齊魯書社影印本,1986年,第20頁。
    [⑨] 鄭傑祥:《商代地理概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46頁。
    [⑩] 甲骨文又有“喦”字,字形作(《合集》5574),三口相連,示多言之義。或以為“嵒”乃後起,蓋借“喦”為“岩”而產生。參見裘錫圭:《説“嵒”“嚴”》,載《古文字論集》,中華書局,1992年。
    [11] 唐蘭:《殷虛文字記》,中華書局,1981年,第46頁。
    [12] 季旭昇:《説文新證》下冊,藝文印書館,2002年,第82頁。
    [13] 參見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五十,1970年,第4129頁。
    [14] 徐中舒:《怎樣考釋古文字》,載《徐中舒歷史論文選輯》,中華書局,1998年,第1436-1437頁。
    [15] 季旭昇:《説文新證》下冊,藝文印書館,2002年,第259頁。
    [16] 裘錫圭:《釋殷墟卜辭中與建築有關的兩個詞——“門塾”與“”》,載《古文字論集》,第193頁。
    [17] 王襄:《簠室殷契類纂》(天津博物院1920年)正編第八卷第40頁下,收入《甲骨文獻集成》第4冊。
    [18] 宋鎮豪師:《夏商社會生活史》(增訂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第287頁。
    [19] 陳夢家:《殷虛卜辭綜述》,中華書局,1988年,第266頁。
    [20] 朱培仁先生亦支持此説。參見朱培仁:《甲骨文所反映的上古植物水分生理學知識》,《南京農學院學報》1957年第2期。
    [21] 商承祚:《殷契佚存考釋》(金陵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叢刊1933年),第6頁上,收入《甲骨文獻集成》第1冊。
    [22] 周法高、張日昇:《金文詁林》第2冊,香港中文大學,1974年,第949-956頁。
    [23] 參見陳劍:《“邍”字補釋》,《古文字研究》第27輯,中華書局,2008年。
    [24] 季旭昇:《説文新證》上冊,藝文印書館,2002年,第114頁。
    [25] 葉玉森:《殷虛書契前編集釋》(上海大東書局1933年),第二卷5-6頁,收入《甲骨文獻集成》第7冊。
    [26] 陳夢家:《殷虛卜辭綜述》,中華書局,1988年,第597頁。
    [27] 陳夢家:《殷虛卜辭綜述》,中華書局,1988年,第265頁。
    [28] 今安陽以西有珍珠泉,即為洹河的水源之一,並且水量不小。甲骨文中的“泉”或即指這樣的泉水。
    [29] 試舉幾例:沚,字形作(《合集》5540),本義為水中小洲。《爾雅·釋水》:“小洲曰陼,小陼曰沚。”汊,字形作(《合集》35246),本義或為河水岔出的地方。派,字形作(《合集》3753正),《説文》:“派,別水也。”汜,字形作(《合集》8367),《説文》:“汜,水別復入水也。”甲骨文有字形作者,宋鎮豪師謂為今之邕字,邕一作壅。《説文》:“邕,四方有水自邕成池者。”又《左傳》宣公十二年:“川壅為澤。”卜辭有“叀左  ”(《合集》30757),“左 ,可能是殷墟王邑宮室區一帶洹水曲隈之泊舟處或王家池苑所在”。(參見《夏商社會生活史》(增訂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第305頁)
    [30] 宋鎮豪師:《夏商社會生活史》(增訂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第785頁。
    [31] 陳夢家:《殷虛卜辭綜述》,中華書局,1988年,第597頁。
    [32] 于省吾:《甲骨文字詁林》,中華書局,1996年,第1273頁。
    [33] 鄭傑祥:《商代地理概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342頁。又黃天樹先生讀“”、“”為方位詞“陰”。(見《説甲骨文中的“陰”和“陽”》,載《黃天樹古文字論集》,學苑出版社,2006年)
    [34] 陳夢家先生認為水可能是洧水(見《殷虛卜辭綜述》,中華書局,1988年,第597頁)。楊樹達先生説:“甲文有字,……蓋即滍水也。”(《積微居甲文説·釋》,中國科學院排印本,1954年)按,陳説不確,甲骨文另有洧字。之為滍,可備一説。
    [35] 張政烺先生謂“羨就是溢,就是衍”,參見《殷虛甲骨文“羨”字説》,載《張政烺文史論集》,中華書局,2004年,第444-446頁。
    [36] 包括(1)與後世之水(主要是《説文》、《水經》等文獻所載)同名者;(2)由於辭殘、著拓不清或由辭例內容尚難斷定者;(3)學界有考證但不能定論者。
    [37] 李學勤:《中國古代文明十講》,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第208頁。
    [38] 参見李民師:《〈漢書·賈捐之傳〉所見商代疆域考》,《歷史研究》2006年第5期。
    [39] 參見王宇信、楊升南:《甲骨學一百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第548頁。
    [40] 李學勤:《商代夷方的名號和地望》,《中國史研究》2006年第4期。
    [41] 李學勤:《殷代地理簡論》,科學出版社,1959年,第13頁。
    [42] 宋鎮豪師:《夏商社會生活史》(增訂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第402頁。
    [43] 李學勤先生以兕為犀,見《殷代地理簡論》,科學出版社,1959年,第29頁。
    [44] 楊樹達:《卜辭求義·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57頁。
    [45] 鄭傑祥:《商代地理概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52頁。
    [46] 彭邦炯先生将隸作,見《甲骨文農業資料考辨與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第612-613頁。
    [47] 這些字或有被沿用為後世表示木名的漢字,也有些僅為隸定字恰好與后世木名用字相同,而實不相關。
    [48]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四川辭書出版社,1989年,第641頁。
    [49]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五十,1970年,第2049頁。
    [50] 葉玉森:《殷虛書契前編集釋》(上海大東書局1933年),第一卷127頁,收入《甲骨文獻集成》第7冊。
    [51] 或釋“枼”,“象木之枝頭著葉”。參見郭沫若:《卜辭通纂》,科學出版社,1983年,第89頁下。
    [52] 田倩君:《中國文字》第二卷第七冊750-751頁,又見《甲骨文字詁林》,中華書局,1996年,1348頁。
    [53] 裘錫圭:《甲骨文中所見的商代農業》,載《全國商史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殷都學刊》增刊,1985年,第228頁。
    [54] 于省吾先生揭為莽字的初文,即《説文》之莽,謂只一見,字從林。(參見《甲骨文字釋林》,中華書局,1979年,第404頁)甲骨文實有從茻之莽:(《合集》18430)。
    [55] 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中華書局,1979年,第307頁。
    [56] 陳年福:《甲骨文詞義論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71頁。
    [57] 裘錫圭:《甲骨文中所見的商代農業》,《全國商史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殷都學刊》增刊,1985年,第224頁。上舉芟、芻、等字形義皆參見此文。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