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历史地理学 >

海岛与中国海疆史的研究


    摘要:中国海疆史的学术架构从地理范畴而言,涵盖了海岸线、海岛和海域三大要素,而海岛在海疆史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其人文特征,还是其人文形态,不仅突显出海疆史研究的内涵和精髓,而且成为海疆史学术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环节。围绕海岛构筑中国海疆史的学术体系,不仅是由海疆的自然地理范畴所决定的,同时是由海疆的人文特质所决定的。
    关键词:海岛;中国海疆史;学术体系
    尽管在新的世纪,中国海疆史的学术研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在学术界有关海疆史学术体系或学术架构的探讨仍然十分薄弱,本文力图从海岛的角度考察中国海疆史的学术体系,期待以此抛砖引玉,并对该领域的学科建设有所裨益。
    从自然地理范畴而言,中国海疆史的研究至少包括三个要素,即海岸线、海岛、海域。海岸线是陆地与海洋的分界线,通常指海潮时高潮所到达的界线。我国海岸线总长度达3.2万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长达1.8万公里。“海域”指包括水上、水下在内的一定海洋区域,是“海的区域”的简称。2002年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规定,海域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的水面、水体、海床和底土。海域中的内水,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基线向陆地一侧至海岸线的海域。[1]据测算,我国拥有管辖权的海域面积达到300万平方公里。
    至于海岛,1982年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1(1)条规定:“岛屿是四面环水并在高潮时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2]仅就海岛而言,我国的海岛形态各异,不仅面积差别很大,而且距离海岸远近不同,成因各异,再加上有无居民、行政隶属状况等的差异,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海岛。我国海域中除海南本岛和台湾、香港、澳门及其所属海岛外,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有6500多个,[3]海岛总面积约80000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0.8%。这些海岛南北绵延数千公里,北自北纬41°渤海辽东湾顶,南到北纬4°附近的南海南部,西起广西的北仑河口,东至东海东部,纵向跨越37个纬度,长达4000多公里,横向延伸17个经度,宽约1700多公里。我国的海岛按照距离大陆远近,分为大陆岛和海洋岛;按照成因差异,分为基岩岛、冲积岛和珊瑚岛。从行政区划上而言,我国的海岛分别隶属于辽宁、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台湾、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12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我国海岛包括有居民岛、无居民岛,其中有居民海岛420多个,岛上人口超过3000万。无居民岛大多因远离大陆、面积狭小、资源单一和生活条件差等而长期无人居住。
    在上述海岸线、海岛、海域三要素中,海岛在海疆史研究中具有最为显著的地位,其一,海岛是人类在海洋活动中最主要的载体。海岛既是海洋的基本地理要素,也是海区的重要资源对象。海岛作为一个自然资源综合体,成为海洋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生物、旅游、港口、矿产等多种资源;其二,海岛浓缩了海上战略的多种需求,具有特殊的国防价值;其三,海岛不仅反映着海疆疆域的历史演变,而且是当代海域划界实践的基础。作为国家主权的象征,海岛是划定领海和专属经济区的法律依据。
    一、我国海岛的人文特征
    我国的海岛经历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辛勤开发、保护,蕴含着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祖国大陆有着同源的人文与文化特征,又因特殊的地理因素和自然条件而表现出与陆地文化所不同的独特性。面向海洋,海岛的人文形态具有开放性的一面;依托陆地,海岛的人文内涵又呈现出自闭性的一面。
    (一)悠久的开发史与中华文化的传承性我国的海岛是我国人民最早发现、最早开发的,并且最早由我国政府行使了主权管辖。在我国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中华文化在海岛上生根、发展,由于大陆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延伸,大陆文化不断移入海岛,使海岛文化具有与大陆地区相似的传承性,从而在海岛上形成了与祖国大陆同源同根、代代相传的中华文化。
    海岛文化的悠久和传承性,在我国许多海岛的人文特点和传统文化中都有充分反映。比如说在山东长岛所属的海岛中,已经发现上万件文物,既有旧石器时期的打制石器、新石器时期的彩陶、龙山文化时期的蛋壳陶、商周的青铜器,又有汉代的漆器、唐代的三彩、宋代瓷器及明清文物。这些文物按历史发展进程有序排列,说明海岛与大陆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在台湾所属海岛上也是如此,已经出土的“左镇人”,与著名的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体质相似,同属于3万年以前的古人类;而台湾的几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也都与大陆上发掘的文化遗址相似,可以验证台湾早期文化是从大陆东南沿海传过去的。到汉唐时期,大陆居民不断前往台湾,三国时东吴孙权和隋朝都曾派船队前往,之后大陆居民移居澎湖、台湾的不断增加,逐步形成了台湾岛具有鲜明中华文化内涵的区域文化。
    (二)特殊的环境与海岛文化的“海洋性”
    无论是物质生产活动,还是精神文化活动,海岛居民的一切行为几乎都与海洋密切相关,海洋成为造就海岛文化的天然“沃土”。海岛的自然条件,使海岛文化无不打上“海洋”的烙印;而不同环境下的海岛文化又展现出各不相同的形式和内容。以舟山群岛为例,在4000至6000多年前就有居民在舟山群岛活动,他们进行了长期的开发、建设,汉唐以后的历代王朝都在此设置行政机构,开发渔盐之利,派驻军队防守,兴办学校,建立佛、道寺庙,使舟山的海洋渔业、盐业和文化教育不断发展,形成了以海上佛教名山为主的海岛文化。20世纪以来,近、现代的产业和文化教育进一步发展,1949年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舟山的经济和文化、教育、科研、文学、艺术、旅游等有了长足进步。数千年来的文化积累和近几十年间的现代化建设,一方面使舟山的社会、文化中有与大陆一体、相近的内容,但又有依托海洋、带有明显海洋特质的人文特征。舟山渔俗文化古朴粗犷,无论是生产、生活、礼仪、游艺等,处处显示出“海派”风格;文学艺术以海洋为主题,不仅舟山流传下的文人诗作以吟诵海上风光为主,传统的民歌《渔民号子》、《渔歌》、《风俗歌》等多以海为内容;乡土教育以海洋、海岛为题材,科技以海洋水产养殖、加工为重心。可以说,舟山群岛的人文与文化须臾离不开海洋,将二者割裂开,舟山群岛的人文与文化特征便荡然无存。这一特性在我国海岛文化领域并非独有,海岛文化寓于海洋是普遍存在的。
    (三)我国海岛文化的相对开放性与相对自闭性
    海岛处在海岸带的前沿,就海岛被四周水体所包围的自然特征而言,海岛都是封闭的。正因为如此,岛民冲破海水的包围,打破海域封闭的愿望也就格外强烈,他们的开放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由不利的自然条件而天生造就的,而一旦冲出了海岛,打破了海岛的封闭格局,海岛也就成了人类依托海岸、开发海洋、走向未来的前沿阵地。我国的海岛不管岛陆面积多大,岛上绝大多数居民的生产、生活都与一望无垠的大海密切相连,无论是近海的捕鱼、养殖,还是离岛进行贸易和远洋捕捞,都培养了海岛人吃苦耐劳、胸怀广阔的开放精神,这就使我国海岛文化中天然地具有开放性的一面。同时,由于自然环境的作用,比如说海岛地面相对狭小、淡水相对不足,生产、生活要受制于波涛汹涌的大海,再加上我国传统文化中“重农抑商”、求稳避乱和乡土意识浓厚等因素的影响,历代王朝长期重视大陆而轻视海洋,明清王朝甚至采取海禁政策,从而使海岛在历史上始终处于不受重视的地位,大陆居民往往不愿移居海岛,造成了海岛人文环境的相对封闭性,凸现出海岛文化的自闭性倾向。
    我国海岛文化的开放性是相对于我国大陆的历史文化而言的,自闭性主要是相对于欧美国家沿海地区和海岛的历史文化而言的,这在我国与欧美国家岛屿居民的传统信仰和性格上有所体现。相对于我国大陆而言,沿海和海岛居民较早地利用海洋,甚至远渡重洋到达东南亚和美洲,这种历史文化和价值取向上的开放性是不容否认的。但是,如果与欧美国家的沿海、海岛相比,我国沿海和海岛居民的文化、性格又有极大差别,受传统的大陆文化影响,海岛居民的观念和行动被大大束缚,与欧美国家沿海和海岛居民的极力扩张、不怕冒险的性格形成鲜明对比。这实际上是中、西海洋文化深层次的差别造成的。有学者曾进行过比较,认为古希腊神话中的海神波塞冬身上反映出的是冒险、征服、掠夺、霸权的侵略性,恰恰是西方海洋文化的特点;我国的海神妈祖身上则反映出和平往来、自由贸易、平等待人和共荣共存的和平精神,恰恰是我国海洋文化的特点。因此,我国海岛文化不可避免地具有相对开放性与相对自闭性共存的特点。
    我国海岛所具有的人文特征,不仅浓缩了中华文化的精髓,而且是我们探究中国海疆历史发展规律的主要坐标。
    二、我国海岛的人文形态
    众所周知,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人民就发现、开发、利用了海岛。与陆地人文形态不同,由于海岛具有特殊的地缘特征,因而形成了独特的海洋性人文形态。总的来看,海岛的人文形态集中表现在物质遗存和文化遗存两个方面。
    其一,人类在海岛开展社会活动的物质遗存,包括古航道、遗迹及文物等,其价值在于以物质形态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海洋地域、不同形式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
    研究表明,早在公元前后的汉代,中国人民已经开始在海上航行,并逐步开辟了以沿海各地为基点,通向东南亚各国、印度洋以及波斯和红海等地的海上航线,这条航线被后人誉为“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中国走向世界的黄金水道,它在联系中国与世界、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所发挥的作用,绝不亚于陆地“丝绸之路”,在某些历史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地位甚至超过了陆地“丝绸之路”。与陆地丝绸之路日渐衰落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至唐代海上丝绸之路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而到了宋元两代,海上丝绸之路更是达到了其鼎盛时期。“古航道”集纳了古代中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多种人文元素,是海岛人文形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包括遗迹、遗址、遗物等在内的历史文物,无疑是我国海岛人文资源中最宝贵的财富。尽管我国针对海岛的文物普查工作尚未全面展开,有关海岛的历史文物的类型、数量、现状等基本要素,目前尚无完整、确切的统计数据,但从文献记载以及相关考古发现来看,在我国海岛,历代的遗迹、遗址、遗物不仅数量庞大,而且类型丰富。海岛历史文物不仅生动地体现了我国先民发现、开发海岛的进程,而且为中国海疆史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其二,人类在海岛开展社会活动的文化遗存,包括与海岛相关的历史人物、地名、民俗、文献等内容。其价值在于以精神文化的形态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海洋地域人类活动与海岛、海洋的联系。
    从历史人物而言,包括三种类型:1.与涉及海岛的重大历史事件有直接关系的政军界人物;2.历代与建设、开发、保卫海岛密切相关的社会各界人士;3.与海岛有关的其他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人物无疑是海岛人文形态中最为活跃的元素。
    尽管地名只是人们附加于自然地域的一个符号,但它的产生,不仅集中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且成为反映人类对自然、对社会认识的活化石。有文献记载以来,我国海岛地名就大量反映在各种文献记述中。作为最典型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反映,我国海岛地名具有厚重的人文性,不同海域的海岛地名呈现出各不相同的原生性、民俗性、包容性和多样性,既反映着海岛的历史发展、时代变迁和地域文化,又成为海岛多样性文化特质传承的重要载体。
    我国有关海岛记载的文献古籍可谓汗牛充栋,历代记述内容丰富,其中既有文字,也有图示;既有对史实的纪录,也有对物种、地质、地理、天文、气象等诸多方面的描述。这些文献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对于认识和了解海岛、海域,对于研究和探究中国海洋疆域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事实上,我国海岛的人文形态不仅底蕴深厚,而且形式多样,无论其内涵还是外延,都有待我们不断挖掘。深刻探索海岛的人文特征,对于阐释中国海疆的历史进程,探寻中国海疆疆域的历史变迁,揭示中国海疆的发展规律,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三、以海岛为核心的海疆史学术架构
    正因为海岛的自然特征和人文形态特征最为明显和突出,并充分体现出海疆史研究的主体内涵,所以开展以海岛为核心的海疆史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从一定意义上而言,围绕海岛来构筑中国海疆史的学术体系,不仅是由海疆的自然地理范畴所决定的,同时是由海疆的人文特质所决定的。从中国历史来考察,不难看到海疆疆域是随着对海岛的发现、命名、开发、管辖而逐步形成、演进的,在这一过程中,历代王朝对海疆实施的政治、经济、军事经略几乎无一不与海岛密切相关。从现代国际法来考察,海岛的海洋权益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海岛的主权归属,其二是海岛的管辖海域。国际法的原则是以陆定海。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海岛和陆地一样,可以划12海里领海和200海里专属经济区。这意味着一个海岛的主权归属可以决定该岛周围以200海里为半径的海域的主权和主权权益的归属。从法理上讲,一个海岛可以主张43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因此,无论是中国海疆疆域的历史研究,还是海域主权的法理研究,都是基于海岛而展开的。
    基于上述认识,中国海疆史的学术内涵至少应包括以下方面:
    (1)中国海岛管辖权的形成与海疆疆域史研究;
    (2)中国历代海岛及其海域经略史研究;
    (3)中国历代海岛管理立法及制度研究;
    (4)中国历代海岛及其海域开发研究;
    (5)中国历代海岛军事史研究;
    (6)中国历代海岛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7)中国历代海图中的海岛及其海域研究;
    (8)有争议海岛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9)21世纪地缘政治中的中国海岛研究;
    (10)中国海岛及海域与国家安全研究;
    (11)中国海岛文化史研究。
    中国海疆史的学术体系从地理范畴上而言,涵盖了海岸线、海岛、海域三大要素,呈现出由陆及岛、由岛及海的全方位特点,这一研究当然不能局限于海岛。以海岛为核心,也并非忽视对海岸线和海域的历史研究,因为三者的有机结合,才构成了中国海疆的整体,才使中国海疆史的研究更为完整,可以说,三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缺一不可。从人文社会科学的角度来考察的话,海岸线突出体现了陆地文明向海疆的延伸,海域突出体现了海洋文明的内核,而海岛则突出体现了陆地文明与海洋文明的交融与结合。在此,我们重点强调的是海岛所具有的显著的学理性价值。
    海疆问题研究无疑是一个跨学科的学术领域,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时效性和国际性的特点。在这一研究中,历史学无疑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学科门类。对中国海疆疆域形成、发展的历史开展深入研究,不仅为我们科学认知中国海疆奠定坚实基础,而且使中国疆域史的理论研究更加完整、全面和系统,才可能使我们更准确地把握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演进的规律。但是毋庸讳言,仅从历史学的角度来解读中国海疆问题,显然有很大局限性。中国海疆的多样性、复杂性,决定了开展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需要集纳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学科间互通、交融的趋势大大增强。各相关学科门类从理论到方法的成熟性,以及中国边疆学术领域跨学科研究的大量实践,为中国海疆问题的科学探索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海疆史学术研究的持续深入,关于该领域学科架构的问题将日益清晰,并为深化海疆问题的理论研究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大网www.npc.gov.cn[DB/OL].
    [2] 新华网www.xinhuanet.com[DB/OL].
    [3] 杨文鹤.中国海岛[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