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考古学 > 科技考古 >

关于考古学研究中国古代农业技术发明创造的思考


    [  本文写作,得到袁靖博士和赵志军博士的许多帮助,他们提供了一些尚未发表的研究成果,并对本文提出了许多很好的修改意见。谨记。]
    朱乃诚  袁  靖  赵志军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中国是一个农业古国,距今1万多年以来,先民们在农业方面的各种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社会的形成与发展作业了巨大的贡献。所以,阐明、展示我国古代农业技术的各种发明与创造,既是弘扬中华古老文明与文化成就的重大学术课题,也是世界科技史、农业史与文化史、以及人类文明史研究的重大学术课题。
    我国的古代农业技术发明创造,以往从农学史的角度,研究利用古代农书和考古学资料,进行了阐述。然而,受考古发现的局限和研究的滞后,我国古代农业技术发明创造的许多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解决与阐释。尤其是对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素》一书未能涉及到的先秦与史前时期这约一万年的农业技术发明创造的研究,十分薄弱。而这一万年则恰恰是探索说明中国古代农业技术发明创造的关键时期,古代农业技术方面的许多基础性的发明创造,大都发生在这一时期。此外,伴随着考古学发现的不断突破、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往形成的有关中国古代农业技术发明创造的一些认识,许多已经过时,需要及时更正、改写与充实;同时,伴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也需要研究者要从新的视角提出新的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便更充分地阐述中国古代农业技术发明创造的内涵与意义。
      下面仅从考古学研究中国古代农业技术发明创造的角度,提出若干问题及探索的设想,供研究者参考。
    一、研究探索的思路
    研究中国古代农业技术发明创造,就时间范围而言,是从栽培稻与栽培粟起源开始至明清时期双季连作稻的推广发展为止,即大约公元前10000以来至明清之际。
    研究的内容包括:以粮食作物为主的农作物的生产、加工、贮藏等方面的各种技术的发明创造,包括各类农作物品种、各种工具与用具、各种设施与设备、各种生产经验与管理技术等;以肉食和利用畜力为目的的家畜的饲养、家畜资源的利用、畜力的开发与畜牧业的发展等方面的各种技术的发明创造,包括家畜的种类与品种,饲养家畜的设施与工具、设备与技术,畜力利用与开发的技术与配套的工具,家畜管理的技术与经验、工具与设施等。
    在研究思路上可以贯穿两条主线穿插进行。
    一条研究主线是以展示古代农业发展的阶段性,来全面阐述古代农业技术发明创造的方方面面。
      这是因为古代农业的发展与古代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古代农业生产,作为古代社会的主体经济支撑着社会发展,而古代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一些农业生产制度的推行,生产力方面的发明创造又推进了古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有时还呈现出阶段性的飞跃发展。如春秋时期鲁国推行“初税亩”、汉代赵过推广“代田法”、北魏实行“均田制”等制度实施,使农业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古代农业技术方面的各种发明创造,都是以古代社会的阶段性发展为历史背景的,各种技术的发明创造都是相对于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而言的。因此,有必要以社会发展的历史线索来揭示古代农业技术方面的各种发明创造及其这种发明创造的阶段性的发展状况。如史前时期原始农业的技术发明创造、夏商周三代农业的技术发明创造、秦汉至明清时期农业的技术发明创造等。这也有利于今后以社会发展的历史线索来展示古代农业技术方面的各种发明创造及其文化成就。
      另一条研究主线是具体探明古代农业发展的几项核心内容的技术发明创造,如农作物栽培、家畜饲养、工具使用、天文历法及其气候科技等方面的各种技术发明创造。
    这两条研究主线及其研究成果是可以互补的。
    进行古代农业技术发明创造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途径也是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以考古学研究为主,多学科合作进行,以考古学的实物遗存,即古代遗址、遗迹、遗物来阐述古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各种技术发明创造。
    另一方面是整理、发掘古代文献资料及现代研究者的有关研究文献来阐述古代农业发展的各种技术发明创造,以弥补考古学实物资料的不足。
    这两种研究途径的结果也可以达到互补。
    二、研究课题的设想与设置
    根据考古学研究中国古代农业技术发明创造的内容,以及研究思路与途径,提出以下九个课题。
    1. 探明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及其有关的技术发明创造
    学术意义  中国原始农业起源问题,是涉及到人类进行食物生产起源的重大课题,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与人类起源、文明起源同等重要的三大课题之一。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阐述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只能以距今5000年以前至距今7000年之间的仰韶文化的遗存给予证实。20世纪80年代以后则分别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的广大区域获得了距今七八千年的农业文化遗存,说明中国原始农业起源于距今八千年前。
    但依据对距今八千年农业文化遗存的分析,那时的原始农业已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原始农业文化也已达到了一定的发展水平,原始农业的起源阶段应该在距今八千年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最初一批栽培农作物的发生大都在距今1万年前后。另外,据对全球气候环境演变的研究,从距今1万8千年最后冰期达到最冷点之后,大约在距今1万2千年至1万年,全新世暖湿气候来临,为农作物的栽培形成了良好的气候环境条件。而近10多年来考古学探索的一系列突破,已将中国农作物栽培起源的探索目标锁定在距今1万2千年至1万年之间考古学文化遗存。所以,探索、证实距今1万2千年至1万年前后中国农作物栽培及其原始农业的起源问题,是当今中国乃至全世界农业起源研究急需解决的重大学术课题。
    研究现状及问题  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开展农业起源研究以来,目前确认的农业起源地大致有7个,即中国的南部,中国的北部、近东肥沃的新月形地带、次撒哈拉非洲、中墨西哥、中安第斯山区、美国东北部。其中中国占有两个。在国外的五个农业起源地的农业起源研究,开展较早,成果较为丰富,并形成了有关的农业起源理论。不过这些理论没有考虑中国两个农业起源地的情况。1993年以后,美国学者与中国有关研究部门及学者合作,探索距今1万年前后的栽培稻起源问题,后来中国学者自主开展这方面的探索,发现了几处与探索栽培稻起源有关的遗址,形成了一些研究成果。同时,还开展了栽培粟起源的探索,也形成了一些相关成果。在这些成果之上,探索栽培稻的起源和栽培粟的起源及其有关的技术发明创造,会有很好的预期效果。这也是赶上国际上探索农业起源研究步伐、充实全世界农业起源研究成果及其理论成果的重要举措。
    探明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及其有关的技术发明创造,主要涉及到旧石器时代末期、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考古探索及其人类文化、技术发明创造的研究,还涉及野生粮食作物与早期栽培作物的研究,更涉及到更新世末期、全新世初期的气候环境条件变化的研究。研究内容所涉及的学科有考古学、年代学、体质人类学、地质学、古生物学、古植物学、农学、气候学、环境学等多种学科,而且都是这些学科研究中的棘手问题。需在多学科合作下,在研究思路与理论探索、研究方法、分析科技手段、探索的地域与时间范围等多方面进行有深度与广度的探索。
    2. 探明中国原始农业的发展过程及发展到成熟阶段的多种农业经济结构的形成及其有关的技术发明创造与文化成就
    学术意义  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前,中国原始农业经历了最初的兴起、初步发展、逐步达到成熟发展的过程。因为有了生产型的农业经济,人类社会开始了加速度的快速发展。在数千年里,人类社会的成就远远地超越了以往200多万年索取自然型经济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总和。促使人类社会快速发展的是大量的技术发明与创造。这时期的这些发明与创造又大都与原始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关。这个时期还是中国史前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然而,目前学术界对这时期社会的认识,虽然可以通过考古发现研究所确认的五六十个考古学文化及其遗存,形成一个总体的认识,但对具体的社会发展道路,对不同地区的各个发展阶段的各种发明创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却相当模糊,以致于至今还没有形成一部中国史前史。所以,探明中国原始农业的发展过程及其有关的技术发明创造与文化成就,是深刻揭示原始社会发展过程、研究中国史前史需要解决的重大学术课题。
    中国文明的形成,是多方面的社会发展的结果,而其基础则是原始农业发展至成熟阶段产生的多种农业经济结构的形成,中国文明形成阶段的各种成就的产生,也是以成熟的原始农业的多种农业经济结构为依托的。
      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已持续开展了许多年,形成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但对这一阶段的多种农业经济结构研究,尤其是成熟阶段的原始农业方面的各种发明创造对社会发展、文明形成的巨大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的揭示。所以,探明原始农业发展至成熟阶段的多种农业经济结构的形成及其各种技术发明创造和文化成就,是研究阐释中国文明形成需要解决的重大学术课题。
    研究现状及问题  中国的原始农业,主要指原始农业兴起之后到以农工具中形成翻土、中耕、收割等成套工具出现为代表的原始农业达到成熟发展阶段为止。至今的研究表明,中国原始农业发展过程的时间段,大体是距今八千年前到距今五千年或四千年前后。在这个时期内,由于原始农业的兴起,食物来源逐步有了保证,人类社会文化快速发展。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生活中的一些基础性的发明创造都诞生于这一时期。目前对这一时期的人类文化等各方面的研究主要是考古学研究,并在考古学研究基础上开展农业、手工业、文化、艺术等的研究。所以,探明中国原始农业的发展过程及其有关的技术发明创造与文化成就,首先是考古学研究,应用考古学研究的成果来充分揭示原始农业各个发展阶段的各种技术发明创造与文化成就。
    因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中国原始农业的发展过程及其有关的技术发明创造与文化成就的研究成果,已积累了相当一部分,既有已发现的丰富的考古学文化遗存,也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以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为主,也有日本、美国等学者的专题研究成果。既有宏观上阐述原始农业的成就,也有分区域研究原始农业的发展状态。因为有这些研究成果作为基础,再做进一步的发掘,系统梳理与深入研究,有望对原始农业发展过程及其有关的技术发明创造的研究形成一个系统的认识与成果。
    按现有的研究基础,目前开展这方面研究,需要系统地梳理距今八千多年至五千年或四千年前后的说明原始农业发展及其技术发明创造与文化成就的各种考古学文化遗存,不足的方面还应组织力量进行考古发掘探索研究,还要对有些考古学遗存进行模拟实验研究,以便对有关问题进行实证,还要进行有关的理论探索,以便说明原始农业发展阶段的形成,以及技术发明创造的基础与这些发明创造带来的相应的文化成就。
    原始农业发展至成熟阶段的多种农业经济结构的形成及其技术发明创造与文化成就,在近20多年来的中国文明起源研究中,得到了深入的探索。在这种探索中开始认识到在距今四五千年时期,原始农业发展的最主要特征,一是进入成熟发展阶段,出现了成套农工具,尤其是出现犁;二是这时期开始出现多种农业经济,尤其是在中原地区较为明显。这些研究新成果,为探索中国文明形成时期的农业技术发明创造奠定了基础,明确了方向。
    距今四五千年之间的农业发展状况,主体上属原始农业成熟发展阶段。从社会发展内容上分析,这一时期,因农业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发展,积累了丰厚的文化成就,文明因素大量出现并快速发展,最终导致了文明社会的形成。从社会发展史的角度分析,这一时期是人类社会发展最敏感的时期,农业经济的发展作为一种文明因素,对社会由原始状态进入文明状态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距今四五千年间,中国社会进入大发展时期,社会阶层与族群处于大动荡、大改组,其依托的是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多种农业经济的形成。各种发明创造层出不穷。古代文献也传说这时有多种发明创造,而考古发掘发现的各种发明创造更是数不胜数。因此,探明这时期的农业技术发明创造,既要加强对古代文献的研究,更要深入研究考古学文化遗存,研究各种遗迹遗物所反映的农业技术的发明与创造及其文化成就。目前,对这时期的遗址的发掘,完整揭露的很少,因此,既要进行宏观角度的考古学研究,以揭示文明形成时期各方面的农业技术发明创造,还要进行全方位的个案研究,即全面揭露多个保存较好、能够说明问题的遗址,并对各个遗址的各种现象,各种出土信息进行多学科、多角度的全方位研究,以便准确地认识多种农业经济形成的内涵及其农业技术发明创造,以及这些发明创造所造就的文化成就和对文明社会形成的巨大推动作用。分析多种农业经济结构的形成及其相关的生产方式与手段,是探索解决这一课题的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
    3. 探明夏商周三代农业的发展及其有关的技术发明创造与农业文化成就
    学术意义  夏商周三代是我国国家的早期发展阶段,是王国文明与方国文明逐步发展至顶盛的重要时期,其发展的基础是一个新的社会制度—奴隶制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封建社会制度的萌芽,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这时期的各种农业工具的出现,多种农业经济的发展,初期耕作制度的形成,既是反映三代社会发展的特点之一,又是说明正是由于农业经济基础的发展,为三代社会可持续发展,尤其是东周时期科技、文化、艺术的空前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经济条件。
    然而,目前学术界对这时期农业技术发明创造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以往的研究集中在对青铜工具的使用与否,铁农具的出现与种类等表明农业工具发展阶段性变化的指示品方面,以及根据文献记载探索“井田制”的形式与农作物的品种、六畜、养蚕、酿酒等,缺乏整体上阐明夏、商、周各个时期农业技术发明创造方面的重要突破,尤其对耕作的管理,各种农作物的种植、各种家畜的饲养和开发利用及其相关的技术发明创造等,都尚待开展深入的探索,以便充分地阐述夏商周三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与背景。所以,探明夏商周三代反映农业经济发展的各种技术发明创造和文化成就,是研究阐明夏商周三代社会发展、王国文明与方国文明繁荣发展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学术课题。
    研究现状及问题  夏商周三代的农业,以往曾开展过探讨,也明确过这时期的一些农业技术发明创造,但大多散见于各种考古学研究报告、夏商生活史研究专著、甲骨文研究和出土文物研究中,以及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中。也就是说夏商周三代农业技术发明创造的研究有一定的基础,但没有系统的整理与深入的探索。
    已发现的夏商周三代的许多不同质地的文物说明这时期有许多农业技术发明创造,而发现的商代甲骨文、商周青铜器铭文,以及东周时期的竹简、帛书等出土文献资料也在说明这时期农业技术的发明创造。
    所有这些都说明,目前研究夏商周三代农业技术发明创造,主要从三个途径进行,即对古文献记述的分析、出土文物(包括农作物与家畜动物遗存)的研究、出土文献资料的研究。而可以获得突破的则需要选择重要的农业聚落址进行全面发掘,以获取一个农业聚落址中完整的系统的资料。而难度最大的则是对夏代农业技术发明创造的研究,这主要因为夏代的历史尚待彻底的证实解决。此外,如何分析这时期在农业耕作制度方面的发明创造,多种农业经济结构变化发展情况,也是难点很大的学术问题。
    总之,探明夏商周三代农业技术发明创造及其农业文化成就需要考古学、历史学、甲骨铭刻古文字学、家畜史、农作物史、科技史等多方面学者共同参与才能够探索解决。
    4. 探明中国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经济的形成与快速发展的技术发明创造与农业文化成就
    学术意义  中国是一个农业古国,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执行着重农抑商、以农为本的国策。秦汉至明清期间,历代统治者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与制度,尤其是在宋代以后对农业生产空前重视。在精耕细作的方式、工具发明、引进品种、多种经营、开发可耕地、家畜改良等各个方面都有着许多重要的发明创造,致使两千多年里,农业经济、尤其是农业物的单位产量不断提高,有力地支撑着封建社会的持续发展。
    以往,学术界对秦汉至明清时期农业经济问题已做过一些研究,但对农业技术发明创造及其文化成就的阐述、发掘不够,尤其是这些发明创造对推动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支持封建社会持续两千年发展的作用,尚待进行深入的探索与揭示。所以,探明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技术发明创造与文化成就,是阐明中国中央集权形成之后封建社会持续发展的重大学术课题。
    研究现状及问题  秦汉至明清时期的一系列的农业技术发明创造,主要是围绕着精耕细作提高单位产量、扩大耕地面积、推行新的耕作管理制度为中心而展开的。如汉代劝民农桑、兴修水利、贮备粮荒、西域屯田、轻徭薄赋、铁农具普及于各种农业生产环节、犁革新、耧车和提水工具创造、推广代田法、施肥创新、温室种植、品种优化、新品种引入、家畜饲养规模化,等等。农业生产与管理、粮食储藏与运输,以及家畜等农副新产品开发方面的技术发明创造,在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各代都数不胜数。
    以往依据文献并结合考古学研究成果,开展较多的探讨,形成的许多认识可见于已成书的《中国农学史》(上下卷)、《中国古代农业科技》、《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史》、《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中国古代土壤分类和土地利用》等,有较好的基础,但缺乏系统的大型成果,而在实物方面还需考古学研究的进一步发现论证。
    研究这时期的农业技术发明创造最大的难度,是发明创造内容丰盈,需要系统梳理,并需要组织较多人员分头进行研究整理。而研究途径从考古学、植物考古、动物考古、历史学、科技史、农史研究为主。而研究的难点和问题,则是如何从考古学方面证实文献的有关农业技术发明创造的记述。预计今后这方面的考古发现研究成果,将对文献记载的某种农业技术发明创造提早数百年,或是弥补文献记载的不足,填补空白。
    5. 探明古代农作物栽培的起源与品种的发展
    学术意义  中国的农作物,种类繁多,如水稻、粟、黍、小麦、大豆、玉米、棉花、烟草、茶、各种油料作物、各种麻类作物、甘蔗,还有各种果树、蔬菜、花卉等。有些是在中国境内本地起源的,有些是从境外引进的。本地起源的农作物,需要探明最初是在何地何种环境条件、文化背景下起源的。栽培作物的起源,本身即是一项重大的发明创造,与栽培作物起源有关的,还有许多文化方面的发明创造。从境外引进的农作物,也存在着如何引进,如何进行品种改良等许多方面的技术发明创造问题。农作物栽培起源之后,还涉及到不断地进行改良育种等方面的技术发明创造问题。正是农作物本身品种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经济的效果,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目前,对各种农作物栽培的起源与品种的发展研究,较为薄弱,应用新的科技手段,更新考古学研究、农作物栽培史研究的方式,开展深入的探索,探明各种农作物栽培的起源与品种的发展,是当前阐释古代农业技术发明创造、古代农业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学术课题。
    研究现状及问题  探明古代农业各种栽培作物的栽培起源,主要是探索中国古代先民培育起源的各种农作物,如稻谷、粟和黍,以及大豆、山药、芋头、莲耦、菱角、荸荠、慈菇、萝卜、大白菜等,其中以稻、粟、黍和大豆的经济作用最大,是探索研究的重点。
    对栽培作物的起源研究,在栽培作物的考古发现方面已有一定的积累,如发现了距今七八千年的大量农作物籽粒遗存、还发现了距今10000前后的线索;在分析手段方面已掌握了除淀粉颗粒分析手段之外的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各种现代科技分析手段,如高倍显微镜分析植物遗骸,孢粉分析方法、植硅石分析方法研究植物微小物质等。
    目前的研究可以说明稻、粟、黍是中国古代先民培育起源,但起源于何时、何地、何种环境条件,尚待探索,并且是探索难点之一。其他这些作物,也需要探寻充分的考古学证据说明就是中国古代先民培育起源的。
    探明古代农作物栽培的品种的发展,既要探明原本是中国古代先民自己培育起源的农作物品种的发展,还要探明从境外引进的农作物,如玉米、蕃薯等高产量的经济作物的引进时间及其品种发展。
    在品种发展研究方面,已发现了一些植物实物遗存以说明农作物品种的发展,但十分有限。以往,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多的还是依据文献记载的分析。
      研究古代农作物的起源与品种的发展,最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各种农作物的籽粒或实物遗存、通过研究籽粒或实物的形态特征及其变化,来探索说明其培育农作物的起源与品种发展。古代农作物籽粒及实物的发现,是十分困难的,首先要有科学的考古发掘,从发掘的各类出土物中(包括泥土)寻找农作物籽粒和实物,然后对发现的农业物籽粒和实物,应用各种现代科技分析手段进行研究,还需要开发引进新的科技分析手段。
     如何发现古代农作物的籽粒及实物遗存,如何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去分析、研究发现的古代农作物籽粒及实物遗存,是实施这一课题最大的技术难点和问题。
    今后在这方面的探索,如能加强发现与分析研究手段的应用,将会取得重要的突破。
    6. 探明古代农业经济的各种家畜的起源、饲养发展、畜力的利力与开发及其发展
    学术意义  家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副产品,但它是构成古代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的家畜种类,主要有猪、狗、牛、羊、马、禽类等。这些家畜,有的作为肉食动物而饲养,有的作为畜力利用而饲养,也有两者兼而有之。不管是作为肉食目的而饲养,还是作为畜力开发而驯养,家畜的饲养,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家畜的起源,本身即是一项重要的发明创造,而畜力的利用与开发,更是人类社会的重大发明与创造。
    探明古代农业经济的各种家畜的起源与饲养发展,主要涉及到狗、猪、牛、羊、马、鸡的家养起源与饲养发展;而畜力的利用与开发则主要涉及到牛、马以及狗的利用与开发。目前,对古代家畜的起源、各种畜力的利用与开发的研究,较为薄弱,需要应用新的科技手段,更新考古学研究、家畜史研究的方式,开展深入的探索。所以,探明各种家畜的起源、畜力的利用与开发,是当前阐释古代农业技术发明创造、古代农业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学术课题。
    研究现状及问题  中国古代家畜的起源,如猪、狗、牛、羊、马、鸡等家畜的起源,已开展多年,其中对家猪起源的研究已有多种成果,对牛的家养起源也已展开,形成了专题论文,对羊、马、鸡的家养起源已形成初步的认识。对家畜饲养的发展、畜力的利用与开发也有专题论文。如《古代中国马匹利用的历史》、《养牛史话》,《我国古代文献中关于牛种的记载》、《从甲骨文材料中看商代的养牛业》、《寒羊来源初探》、《我国古代养羊技术成就史略》、《我国猪的起源和驯化》、《出土文物所见我国家猪品种的形成和发展》,《我国养猪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成就》、《我国家禽(鸡、鸭、鹅)的起源和驯化历史》、《中国鸡种的历史研究》。此外还有大量古文献记载,如宋代《农书·牛说》、明代的《马书》等等。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在分析动物骨骼特征方面已应用多种现代科技方法与手段,如一些发达国家已开展了应用DNA技术进行古代动物的种属研究,对考古学现象的分析也趋于客观、合理,多角度展开。由于这个课题的研究对象明确、方法多样,已形成一批研究学者,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思路与基础,尤其是今后DNA技术的应用,预期研究成果将有重要的突破,有望形成系列研究成果。
      家畜起源的研究涉及的技术难点和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涉及家畜骨骼的考古发现,另一方面涉及到对早期家畜骨骼的家养特征鉴定和同类野生动物骨骼的鉴定对比分析。而家畜饲养发展的研究涉及的技术难点和问题也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家畜骨骼的发现与特征的鉴定分析,包括应用DNA技术的鉴定分析;另一方面是分析与家畜饲养发展有关的反映饲养技术发展的考古学遗存与古文献记录。畜力的利用与开发的研究涉及到的技术难点与问题,主要的也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牛、马畜力利用与开发的动物骨骼特征的发现与鉴定,另一方面是与说明牛、马畜力的利用与开发有关的古代文化遗存的发现与研究。此外,还涉及到古代文献的记载及对其的分析研究。
      以上这些难点和问题,主要与考古学研究、动物考古学研究、古文献研究有关。在考古学研究与动物考古学研究中需更多地应用包括DNA技术在内的现代科技方法去发现、鉴定、分析。
    7. 探明古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各种农工具的产生、演变及其发展
      学术意义  农业工具是一种生产力。农业的起源与发展,离不开工具发明、使用与发展。在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的每一次大幅度的发展,都与工具的发展及改良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石耜的出现,石犁的出现、金属工具的使用、灌溉工具的使用、铁犁铧的发明、耧车的发明等,为农业的大发展提供了条件。在古代农业技术发明创造中,农具方面的技术发明创造是最丰富的。所以,探明古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农工具的产生、演变及其发展是直接阐明古代农业技术发明创造的重大学术课题。
    研究的现状及问题  80多年来的中国考古学研究成果,已发现了成千上万的农工具,以及反映农工具使用的各种文物资料,对农具研究也形成了大量的成果。目前大体可将古代农工具按材质分为四大类,即有机材料(如木、竹、骨、角等)制成的工具、石农具、青铜农具和铁制农具。如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批木制与骨制的农工具。石质农工具见于各种先秦遗址中。形成的综合性研究成果有《中国原始社会生产工具试探》、《我国新石器时代的生产工具综述》、《仰韶文化时期的农业工具——锄耕农业工具的演变和应用》、《石器生产工具与农业的起源》等等。并已开展了对石工具模拟实验研究和微痕分析研究。青铜农工具发现很少,但学术界对其展开了深入的探讨,江西新干大洋洲墓葬中曾有发现。形成的综合性研究成果有《中国新石器研究》、《我国青铜时代农业生产工具考古发现及其考察》、《关于夏商西周春秋时期的青铜农具问题》,等等。铁农具应用广泛,考古出土的铁农具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到战国中晚期铁农具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在汉代取代了石农具成为农业生产工具的主体。
    由于考古发现的古代农工具以及反映农工具使用的文物资料十分丰富,应用现代科技分析手段对农工具的研究也已展开,为进一步探明古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农工具的产生、演变及其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预期这项课题的开展,将会成为阐释古代农业技术发明创造方面最为形象生动的成果,并以予充分的展示。
    探明古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农工具产生、演变及其发展,主要涉及到约距今1万年前后至明清时期1万多年来的各种农业工具的发明与使用,涉及新石器时代考古、夏商周至明清的历史时期考古的全部资料,资料量极大。还涉及到农史研究中对农工具作用、意义的研究认识。对石质工具的认识,涉及到模拟试验、微痕分析等现代科技研究手段的应用;对金属农工具的研究,涉及到青铜农具、铁农具的冶炼制造的古代科技。对汉代以来发明的一些动力利用、机具改进的农工具,以及一些在古代农书中记述的农具,还有待发现新的实物标本,以便更形象地说明这些农具的最初的发明创造与使用情况。
    8. 探明与古代农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天文历法及其气候科技的形成与发展
    学术意义  观天象授农时,是原始农业发展的产物,而天文历法及其气候科技的形成与发展又为古代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所以,天文历法及其气象科技是古代农业技术发明创造的重要内容之一。相传,我国尧舜时期就已注意到观天象对发展农业的重要作用,这应是我国文明社会形成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夏商周三代及秦汉以降至明清历代,因为重视农业、以农为本,所以对天文历法及其气候科技尤为重视,因而使其得到了重要的发展,并以其重大的成就,在世界农业气象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往对我国古代天文历法及其气象科技的研究,主要以文献记载为主,实物研究大都局限于东汉以后,对东汉以前的天文历法及其气象科技研究,较为薄弱,需要加强从考古学角度的研究探索。所以,探明与古代农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天文历法及其气象科技的形成与发展,是阐释古代农业技术发明创造、古代农业经济与文明社会形成及其发展的重大学术课题。
    研究的现状及问题  迄今为止,已形成的有关古代农业方面的天文历法气候科技研究成果,有《气象与农业之关系》、《农业气象学》、《农业气象之内容及其研究述要》、《中国气象史》、《中华气象学史》、《天文考古学》等。“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预研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阶段)”等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在古代天文历法气候科技方面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形成许多成果,为进一步探索观象授时等与古代农业密切相关的天文历法及其气候科技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农作物的种植及其发展与天文历法及其气候科学技术密切相关。在原始农业发展阶段,是参照自然物候变化确定农时,依据天文、气候现象划分季节、节气。经过农业生产的长期实践,逐步形成了“春播、夏耘、秋收、冬藏”的概念。殷墟甲骨文中有农时和天气现象的记载,《夏小正》已经初步形成一部物候历。古文献传说尧时观象授时(观天象授农时)。这些都说明与中国古代农业有着密切关系的天文历法及其气候科学技术很早就已形成。但是,目前要以发现的实物资料去证实,却十分困难。尽管如此,考古学发现研究的一些现象已为殷墟之前的天文历法与气候科学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一些线索,今后需要全部梳理分析已发现的所有考古学资料,扩大探索的线索,更重要的是发掘发现新的实物资料以便获得突破。研究殷墟及其之后的与农业有关的天文历法及其气候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样也面临着进一步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以便充分地证实,同时还要深入分析有关的文献记载。
    解决这一课题需要考古学、古天文气候学、古文字文献学等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预期今后在这方面的探索,在与古代农业有关的天文历法及其气候科技形成方面有望获得突破,而在与古代农业有关的天文历法及其气候科技的发展方面,将会形成更为系统的研究成果。
    9. 建设古代农田遗址博物馆、农业聚落址博物馆
    学术意义  农业田地,是农业的根基,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状态的农业,形成了不同形式、不同特点的农田。农田的产生,本身即是古代农业技术发明创造的一项重要内容。
    古代的农田,都湮埋于地下,而且不易发现。目前在长江下游的江苏、浙江,长江中游的湖南等省区已先后发现了距今五六千年及四千多年的稻田。这些稻田的形态各异,特征有别,充分显示了原始农业发展的多种特点。但是目前考古发掘揭示的史前时期原始农业的稻田,十分有限,历史时期的农田尚未发现。因此,今后应花大力气考察、发掘古代农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多个代表不同发展阶段和特点的农田遗址博物馆,以直观的遗迹、遗物阐释古代农业技术发明创造。
      农业聚落是农业经济的产物,也是促进农业发展的最根本的条件,大部分与农业技术发明创造有关的事物都是在农业聚落中发生。不同发展阶段的农业,形成有不同特征的聚落。从农业与聚落的关系角度分析,农业聚落也是古代农业技术发明创造的一项内容。
    古代的农业聚落,尤其是原始农业的聚落,在我国已发掘了上千处,年代最早的达到距今8000年前。但揭示的完整的聚落并不多,仅有距今约6000多年的陕西临潼姜寨仰韶文化半坡类型聚落、距今4600年前的安徽蒙城尉迟寺大汶口文化晚期的聚落等可数的几处。历史时期的农业聚落发掘的更少,全面揭露的几乎没有。影响了对古代农业经济及其技术发明创造的整体认识。今后,应加大这方面的研究,揭示不同发展阶段的完整的农业聚落,以研究古代农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农业聚落形态的特征,及其农业技术发明创造的内涵,并建立博物馆予以充分与有效的展示。
    所以,建立古代农田遗址博物馆、农业聚落址博物馆,是阐释古代农业技术发明创造的必要方式与手段,也是研究古代农业技术发明创造的重大课题之一。
      研究的现状及问题  建设古代农田遗址博物馆,首先要发现古代农田遗址,包括各种农业经济发展阶段的农田遗址,并选择其具有代表性的农田遗址,建设几个说明不同发展阶段的农田遗址博物馆,以实物说明古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农田的形成特征及其发展特点,进而说明与其有关的农业技术发明创造。发现农田遗址,涉及到考古学、土壤学、农学、植物(农作物)学等多学科的合作研究。而建设农田遗址博物馆,还需建设经费的投入。
    建设农业聚落址博物馆,首先要全面发掘有代表性的农业聚落址,包括各个农业经济发展阶段的农业聚落址,并选择其具有代表性的农业聚落,建设几个说明不同发展阶段的农业聚落址博物馆,以此说明古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聚落的形态特征及其发展特点,进而从农业经济社会的基层单位的形态结构内涵的发展说明与其有关的农业技术发明创造。发掘古代农业聚落址涉及考古学以及与考古学发掘研究有关的各种现代自然科学,如植物学、动物学、环境学、地学、年代学等。而建设几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农业聚落址博物馆,则还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参与组织落实,以及建设经费的投入。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古代农田遗址博物馆。然而我国已发现了距今6000年至4000年的古稻田。如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汤家岗文化至大溪文化时期的稻田,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马家浜文化的稻田,积累了发掘与分析的经验,为今后发现更多的古稻田提供了先例条件,为建设古代农田遗址博物馆奠定了基础。因此,今后建设古代农田遗址博物馆是可行的。
    农业聚落址博物馆,在国内外都有建立。但我国已建立的主要是半坡遗址博物馆,现在的半坡遗址博物馆仅是原聚落址的一部分,而不是全貌。考古发掘的农业聚落址,比较全面揭露的主要有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等。现尚保存在地下的完整的农业聚落址应是为数不少的。我国有建立遗址博物馆的基础与经验,又有完整的农业聚落址保存于地下,所以今后有条件、有能力建设完整的农业聚落址博物馆。
    以上提出的九项课题,是阐明、展示中国古代农业技术发明创造的最重要的课题,也是我国古代农业发展史、文化与文明发展史研究解决的重大学术课题。这九项课题,在内涵上既各自分明,独立成单元,可以分别进行、研究解决;又有密切的联系,可以互相补充、证实说明,以便更充分地反映古代农业技术发明创造的整体状况。由此形成一项系统的项目工程。而提出的有关难点与问题,仅仅是宏观上的一些认识与思考,在具体的研究实施中,还有许多具体的技术难点和问题,需实施研究的研究人员做更细微的分析与研究,以便很好地解决问题,全面阐明中国古代农业技术发明创造。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