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花园庄54号墓出土陶器内积土的化学分析
http://www.newdu.com 2025/01/05 09:01:02 中国考古网 newdu 参加讨论
以往考古界对出土陶容器的分析与研究大多集中于出土器物的本身,比如它的器型、花纹、质地等等,而忽略了出土时器物的内存物。这其中的原因可能很多。由于器物在地下埋藏时间很长,出土时器物的内存物与积土混为一体,缺乏有效的分析手段也许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们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前提条件。中子活化分析方法是目前分析土壤中化学元素较好的手段之一,尤其是对稀土元素的分析更是优于其它分析技术。 中子活化分析技术原理:利用反应堆中子轰击待分析的样品,使其中的多种元素生成放射性核素,根据这些核素发射的特征射线的种种性质和强度进行相应元素定性定量测定的一种分析方法。之所以采用中子活化分析方法,是因为它对于土壤分析有许多优势。比如,土壤的主要成分氧和硅中各天然核素的堆中子反应截面极小,且生成核均为稳定的或极短寿命的,这就为多元素的高灵敏非破坏分析提供了可能。还有,中子活化分析的样品制备仅是称重和包装,遭受污染和丢失的可能性很低,再有,中子活化分析是无损分析方法,给出的结果是元素总量,这就为我们进一步分析研究提供了准确而又可靠的数据保证。 研究实例:安阳殷墟花园庄54号墓是继“妇好”墓和郭家庄160号墓之后在殷墟发现的又一座保存完整的商代晚期高级贵族墓葬。因为没有经过后来的扰动,我们推测54号墓中随葬的各种陶容器在埋藏时如果盛装着某种物质的话,这些物质的残留部分应当还存在容器内,这为我们采样进行化学分析,以获取商代贵族的生活信息提供了可能性。 在研究中首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是,收集的考古样品是否满足化学分析与考古研究的要求。为此,我们除了对54号墓中出土的部分陶容器内的积土进行了细微的观察与记录,根据积土层的不同分层取样,还根据实验的要求,为防污染将土壤样品用锡箔纸包装,再装入自封袋内。为防止土壤内的有机成分随温度升高而发生变化,我们将样品放入冷柜保存。殷墟花园庄54号墓出土的陶容器比较少,较完整的只有罍一种,共计出土十件,其中两件破碎。我们对余下的八件陶罍内的积土分别按上述方法采样并保存。 然后,我们对殷墟花园庄54号墓出土的8件陶罍内的13份积土样品进行了中子活化分析,并对13份样品按其元素含量进行分类。得到样品的聚类分析图。 根据聚类分析结果,13份样品共分为2类。标号为ZCY3、ZCY4、ZCY6的样品聚为一类。这3份样品来自同一个陶罍内积土的不同层位。根据我们现场观察,这件陶罍内的积土中存在许多小片的破碎兽骨,当时可能盛装着一种肉羹类食物。而标号为ZCY1、ZCY2、ZCY5、 ZCY7、ZCY9、ZCY10、 ZCY11、ZCY12、ZCY15、 ZCY17的样品聚为另一类,其中ZCY1、ZCY2样品来自同一件陶罍,据记录,此件陶罍内的积土呈黑灰色,土内均匀地散布着许多小果核,经鉴定是梅核,据此推断该器在埋藏时应该盛装着一种果羹类食物。余下的样品虽然分别来自不同的陶罍,由于它们与ZCY1、ZCY2聚为一类,推测其中埋藏物应属相似。由以上对样品的分析可知,对陶容器内积土的无机元素的分析可初步区分容器内埋藏时盛装物质的不同,为进一步的分析打下了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