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书评、读后感 >

《尚书学史》是怎样成书的


    转引自中华书局 ,网址链接http://www.zhbc.com.cn/zhsj/fg/report/bookreviewinfo.html?id=402885965afa7ebb015b40a4a4c703e4
    《尚书学史》是怎样成书的
    现在,这部粗糙的《尚书》学史稿向读者提出来了,但它只是对作为中国古代学术史中心的经学史中重要一经、而实际只是重要的一部史籍的遭遇及有关其传衍过程中错综复杂迷离繁乱的递嬗流变大要,大体理出了一个眉目。也可能有人觉得,这里只是过多的材料罗列,甚至不少篇幅只是图书的介绍,而没有做出对其历史发展规律的探索,也没有分析不同学派各代表什么阶级,恐怕很难说是“史”。如果遇到这种深切的批评,我将诚恳接受。但自惭过去受传统的历史编纂学的影响,只知初步钩稽史料,写成这个样子。我相信读者看过这部东西后,定能得到一个关于《尚书》学的较完整的“史”的概念,所以就率直地用了《尚书学史》这一书名。
    
    尚书学史(订补修订本)
    作者:刘起釪 著
    书号:978-7-101-12218-3
    出版时间:2017-01
    定价:58元
    过去较系统地叙述《尚书》学流变的,较早的只有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叙录》,较近的则有皮锡瑞《经学历史》,此外则各史《儒林传》、《艺文志》、《经籍志》等对该代有关《尚书》所作不完整的记载。可以参考的还有后来的一些书目(如《直斋书录解题》、《经义考》、《四库全书总目》等)。但《释文》以伪古文为真,所记多误;《经学历史》总叙群经,于《尚书》语焉不详;另皮氏有《经学通论》论《尚书》内容及有关问题,不在作史的叙述。《郡斋读书志》、《通志·艺文略、选举略》、《通典·选举门》、《通考·经籍考、选举考、学校考》,以及《四库简明目录标注》、《四库提要辨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等,有助于触类旁通,获知所需要籍。近人钱基博老先生有《经学通志》述各经源流,都是集珍腋于旧文,重在简略(其述《尚书》者共一万八千字)。现在利用前人成就,特从文籍中广加搜集,剪裁成此书。希望能给读者提供一些有关《尚书》学发展的颇详备资料,以供研究之用。
    我于1962年冬奉调来京佐顾颉刚先生专治《尚书》,在他晚年协助他进行《尚书》整理工作。自他不幸弃世后,承其遗志,以其《大诰译证》为准绳,并接受一些学者意见,略改体例,撰写有关《尚书》全书的《尚书校释译论》一书,至今尚在紧张工作中。老牛破车,像在爬九折坂,希有以秣之、励之,濡沫以济其成。最怕的是中道逢臲卼,横致颠蹶,遽令辍步。则使之终负付托之重,无以完《尚书》学史当今之一笔,将何以慰海内外对此业的殷殷期待,亦何以谢千秋万世的责望!因此很盼望济我以康庄,使获抗儗前进,克成此业。
    在蹒跚地对《尚书》内容进行此项整理研究时,自然需要对《尚书》本身历史获得了解。真正的科学研究必须是历史的和逻辑的相结合。如果对所研究对象的历史发展情况没有真正的了解,那么对研究对象的现存内容也就无法得到深刻的、本质的认识。因此我在进行《尚书》研究之初,就注意搜集和积累有关《尚书》源流递嬗的各项资料。随着时间的推移,所积累渐有可观,粗具“《尚书》学史”雏形。到1979年应邀到辽宁大学讲学,时间较短,就据所积累资料给历史系同学摘要地讲了《〈尚书〉学源流概要》,刊载在当年该校学报上。到1985年辽宁大学出版社请我将所讲《概要》内容资料整理成书,由该社出版。我就扼要地写出了约八万多字的“《尚书》源流”部分,加上所撰《尚书》传本中石经、隶古定写本、历代刊本三方面的专稿,合并整理成《尚书源流及传本考》一书,被收入辽大出版社1986年出版计划中,于1987年出版。但用八万多字述《尚书》源流,只能粗线条地描出大的轮廓;其实还需要进一步就已掌握资料写出较详的一书。于是我就着手把已具雏形的“《尚书》学史”原材料,再加以充实完备,进行清理、分析,于1986年费了近一年之力写成这部粗具规模的《尚书学史》,作为《尚书校释译论》一书的姊妹编而先行向学术界提出,既希望有助于人们对《尚书》全面的了解,以期对《尚书》学之进一步研究不无小补,也希望得到各方的批评指正。
    《尚书学史》本书既已写成,因此当1987年《尚书源流及传本考》出版前校样时,便适当调整了该书一些内容,在有关的地方注明“见《尚书学史》”,使两书在繁简的不同上叙述同一内容时,尽量避免文字上不必要的重复。
    (本文选自中华书局出版《尚书学史(订补修订本)▪序》,标题为编辑所加)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