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书评、读后感 >

为清史编纂增一新史源之作 --写在《清人笔记随录》面世之后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持下的修纂清史工作自2003年全面启动以来,正在不断深入。其中《研究丛刊》承担着提供最新研究成果,拓展和深化清史专题研究,带动和推动整个清史研究等艰巨而光荣的任务。《研究丛刊》编委会对所列入的著作,除了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作为政治要求外,还提出较高的学术要求,即在选题上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在内容上有原创性的独立见解,在方法上能做到观点和资料的统一。在文字上要清新流畅,体现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这一要求体现了此次编纂清史是标定在高的学术基点之上的。遵循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依据开拓创新的学术规律和原则,将是修纂清史这一新世纪宏大文化工程顺利完成的有力保证。
    来新夏先生所撰《清人笔记随录》,作为国家清史编纂工程中《研究丛刊》之一种,近日已由中华书局出版问世。这部50余万字的著述是作者在50余年舌耕笔耘之余,为了广涉猎,拓眼界,回翔于清人笔记而随读随录的札记。不意积之时曰,集腋成裘,积稿盈箧,又几历寒暑,终经研究、整理而成为一部提要性著述——《清人笔记随录》。它与作者先期著作《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后先辉映。作者虽谦称著此类书仅供学人翻检之需,实則为一文献目录之专门性学术著作,为清史之编纂增一新史源,为采铜者作一良导引。 
    笔记之体,始于汉魏,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而清人笔记数量尤多。由于作者专攻有清及近代史事,故颇多着意于清以来笔记,以了解清代人物与事物。笔记在我国古代著作 
    中,是一种特殊的体裁,传统书籍的分类中,并无笔记一类。因其內容庞杂,界划不清,经史子集,不知分属何类。有的笔记入杂史类,如冯甦《见闻随笔》、杨捷《平闽记》等,《四库全书》皆入于史部杂史类;有的笔记可入地理类,如高士奇《金鳌退食笔记》、吴约《岭南风物记》、方式济《龙沙纪略》、厉鹗《东城杂记》等,《四库全书》皆入于史部地理类;有的笔记可入儒家类,如程大纯《笔记》、范尔梅《读书小记》等,《四库全书》入于子部儒家类;有的可入小说家类,如王晫《新世说》、钮琇《觚賸》、吴陈琬《旷园杂志》等,《四库全书》皆入于子部小说家类。更多的笔记则归于杂家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入于杂家类之笔记,又条分缕析而渭之曰:“杂之义广,无所不包……以立说者谓之杂学;辩证者谓之杂考;议论而兼叙述者谓之杂说;旁究物理,胪陈纤琐者,谓之杂品;类辑旧丈,途兼众轨者,谓之杂纂;合刻诸书;不明一体者,谓之杂编。凡六类。”清人笔记大多不外乎此。 
    清人笔记内容极为丰富,举凡学术、典制、人事、风情、传闻、异说、物产、奇技,无不涉及,如顾炎武的《日知录》,姜宸英的《湛园札记》,王士祯的《居易录》、《分甘余话》,高士奇的《天禄识余》,谈迁的《枣林杂俎》,宋荤的《筠廊偶笔》等等,这些笔记,虽体例不一致,价值有高下,但有论有叙,或庄或谐,各有所取。更由于笔记多是作者兴之所至随笔而写、情意率真,较少做作,故多清新可读,有的甚至是上乘佳作。尤为可贵的是其中保留了若干真实的历史资料,可补正史之不足,如朱子素《嘉定县乙酉纪事》直书清兵下江南,北兵淫掠之惨状。萧奭《永宪录》记雍正朝诸大案,陈昙《邝斋杂记》与薛福成《庸庵笔记》之记和珅家产,叶梦珠的《阅世篇》和钱泳的《履园丛话》所记田价米价银价以及其他物价之涨落皆可为治史之参考,可见清人笔记确为研究清史之史料宝藏之一。 
    《清人笔记随录》乃作者札录所经眼清人笔记200余种之成果。所收笔记作者,上起生于明而卒于清者,下止生于清而卒于民国,但需其所著成于清者,共得150余人。其体例一遵古典目录学之遗规,每种一文,记述撰者生平、内容人要、有关序跋、备参资料和版本异同等。其一人多种者,皆附于一人之下。全稿以撰者生年为序,以姓氏笔画为次。其难定撰者生年者,则列于有具体生年者之后。俾读者能按人求书,因书究学。《清人笔记随录》所涉书籍甚多,但其各篇随录则文字简练平实,浓缩丰富内容于一篇,大多能括其要点卓见,论其评说得失,显示出作者在文献学方面的功底。作者在评介清人笔记的同时,还以缜密、严谨的科学方法深入研究清人笔记,大力考证其作者,精心甄别其版本,还有许多别具新见的评说议论,足以窥见作者的功力与识断。例如李慈铭诋刘献廷《广阳杂记》,“糅杂无序,偶一考古,大率浅谬”,来先生不以为然,为刘献廷辩护称:“此书识见甚新颖可喜,他对厚今、求实之说是当时不可多得的高论。”而李慈铭为人狂傲乖僻,所著《越缦堂日记》,亦为人所诟病,但来先生不囿成见,收入其《萝庵游赏小志》,并评称其“文笔优美,清新细腻,每一小段皆可当游记美文读。”可见他评论作品能够分别对待,客观地做出评价判断,而不人云亦云,一笔抹杀。对于一些名人名作,来先生亦不盲目推崇,而是实事求是地指出其缺点。如梁绍壬的《两般秋雨盫随笔》是清代畅销海内外的著名笔记,来先生虽亦推重其“采择广博,雅善诗文”;但亦批评它“格调不高,内容芜杂”。又如焦循是清代中叶著名学者,但所写笔记《忆书》也受到来先生的批评,说其书帖部分尚“可资考证”,“其他各卷,类多怪诞不经之事,或语涉因果报应,似不足以与焦氏著作之林”。 
    清人笔记可谓洋洋人观矣,据《听雨轩笔记》作者以《昭代丛书》初、二集所收笔记粗略估计“不下数百种”。来先生亲加过目者近300种。《清人笔记随录》所收笔记,虽远未能囊括所有,但系作者以一人之力、经50余年披沙拣金般的甄选著录,对奇谈怪论、因果劝戒之说,而于证史论事无补者,皆摒而不录。如乾隆时史震林所撰《西青散记》四卷,主要记仙子临坛乩语,多荒诞不伦。沈起凤的《谐铎》十二卷,颇有声名,但所记不外因果报应,善善恶恶之说,虽已写就提要,而定稿时毅然撤除。他如《江南春梦盫随笔》、《粦火丛钞》等伪书更不予收录。类此者达数十种。由此可见作者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来新夏先生一向提倡学以为人之道,他谦称《清人笔记随录》的出版,可“供学人翻检之需”,“或可为使用者节劳增寿”。在此书中,确处处体现他的这种苦心,如书后所附《清人笔记中社会经济史料辑要》即是作者在历年翻读笔记过程中,时见有可备证史之社会经济史料,即随手另纸摘录,不惮烦琐,经过分类整理,辑成有关清代社会经济的专题史料,更便于读者使用。另附有书名、人名索引,均可以供研究者检索查阅。设若学术著作都能为读者提供阅读便利,则读者在汲取知识养料之时,定当感佩作者的精神境界。 
    行笔至此,笔者忆起20多年前,来新夏先生曾撰《论清人笔记的史料价值》一文,全面阐述了笔记一体的缘起、分类及其史料价值。他曾大声疾呼地说:“这样一批数量众 
    多,内容宏富的文化遗产,理应受到人们,尤其是清史研究者的重视,并作为重要的史源加以开发。”他进一步指出:“开发史源是史学研究者所应随时随地加以重视的重要课题,以旧有史料进行新的论述,固然需要,但终缺乏应有的新鲜感觉。随着问题点面研究的深入和拓展,有些问题已非习见的旧有材料所能论证解决。因而史源的探求与发掘,更日见其重要与迫切。清人笔记既有较长发展的历史基础,更有大量的储存可供开采,可惜相沿为传统观念所囿,视笔记为丛残杂书,使它长期遭受漠视。即有读者亦不过以之遣兴谈助,而真正作为史源大量采撷者尚不多见。”继而他身体力行,利用笔记中的文献资料,撰成《清代前期的商业》、《清代前期的商人和社会风尚》、《清代前期地主阶级结构的变化问题》、《清代前期江浙地区的饮食行业》以及《从〈阅世编〉看明清之际的物价》等学术论文,以例证清人笔记史料价值之所在。如今《清人笔记随录》自成体例,出版问世,不仅为学界开拓了探索新史源的途径,更向学人展示了治学的基本方法。 
    《清人笔记随录》自上世纪50年代起步,至今整理编次成书的50多年间,作者历尽曲折而矢志不悔,“文革”之火,使大量存稿成灰。70年代初,作者学农津郊,仍利用农隙,整理残编散笺;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国运振兴,百废俱举,作者在公私猬集之余,孜孜修订旧稿,在《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问世后,又于90年代末,成《清人笔记随录》50余万字,并以谈迁《北游录》居卷首,以隐寓谈迁《国榷》再纂之深意。《知见录》叙清代人物,而《随录》则述清代事物,一知人,一论世,二者并将为清史研究提供大量史源线索。作者为文献学与清史研究做出了应有贡献。若合二书通观,亦足称为作者在文献学研究成果中之双璧。 
    (本文由作者提供,中华文史网首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