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书评、读后感 >

《中国荒政书集成》是中国灾害史研究第四个里程碑


    《中国荒政书集成》是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组织出版的大型文献资料,是当今海内外第一部系统、完备的中国荒政资料汇编。它是中国灾害史研究第四个里程碑。 
    第一个里程碑:《中国地震资料年表》。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发展经济,必须新建工业,在前苏联专家的帮助下,设计并建立156个工矿企业。按照前苏联设计厂矿的程序,要建立工矿单位,必须先知道建设地点的地震烈度。但我国地震台站很少,不足以供鉴定设厂地址之用。1954年李四光提出利用中国历史材料制定拟设厂矿地址的地震烈度,经中国科学院地震工作委员会全体赞同请历史研究所第三所同人完成。经二年努力,翻阅八千余种文献,编纂《中国地震资料年表》,分上下册,1956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在此基础上,由李善邦主编,1960年完成《中国地震目录》。1976年7月唐山地震引起了人们对地震预报工作的注意。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国家地震局联合发起,邀请有关部门组成中国地震历史资料编辑委员会,组织地震工作者和历史工作者对地震史料再作一次广泛的搜集,重新编纂。自1978年起,至1982年,历时五年,得以完成。《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分元代以前、明代、清代、民国、1949~1980年五卷。 
    第二个里程碑:清代江河洪涝档案史料丛书。中华书局出版。在原中央档案馆明清档案部(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支持下,1956~1958年,水利水电科研院水利史研究室20多名同志组成整理小组,从百余万件清代奏摺中,将有关雨情、旱涝灾情、河道变迁及治理、工程技术等史料,采用抄写、打字、拍照等办法,整理成近十四万张照片、二万件抄件。为便利研究我国历史洪水和洪涝规律,1981年《清代海河滦河洪涝档案史料》、1988年《清代淮河流域洪涝档案史料》《清代珠江韩江洪涝档案史料》、1991年《清代长江流域西南国际河流洪涝档案史料》、1993年《清代黄河流域洪涝档案史料》、1998年《清代辽河松花江黑龙江流域洪涝档案史料/清代浙闽台地区诸流域洪涝档案史料》相继出版。1975年8月河南特大洪涝灾后后,1976年9月水利电力部下达《关于组织进行历史洪水调查研究工作的通知》。由水利电力部组成暴雨洪水分析计算协调小组,组织协调和推动全国调查洪水资料审编刊印工作。至1984年汇编出全国约6000个调查河段的20000多个大洪水资料。 
    第三个里程碑:《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1972年世界气候发生异常变化,周恩来总理十分关心,要求气象工作者注意气候研究。中央和各省气象局开展历史气候资料搜集和整理,1973年至1974年,完成北方10省(市、自治区)气候历史资料的整编工作(20余人)。1975年起,其余19个省(市、自治区)50余人查阅各种地方志、明史、清史和宫廷档案等几千种史料,摘抄10多万张卡片。两次会战共得出120个区域的500年旱涝等级序列,逐年逐站进行细致校正和拼接,1981年《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1470~1979年)》出版。 
    所以,我国大规模的灾害史研究具有三大特点,一是紧密与国民经济建设和确保人民生命安全需要联系起来的,灾害学研究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推动力。二大多是社会科学(主要是历史学)与自然科学相合作的结果。三是这些海量工程,一般需要十年乃至更长时间,几乎花费了很多科学工作者一辈子的心血。 
    中国许多地方历史上是灾荒的滋生地。据文字记载,从公元前206年到公元1949年的2155年间,几乎每年都有一次较大的水灾或旱灾。在神州广袤的大地上,滨河地方常“十岁九淹”,高原区域则亢旱连年。不仅灾荒频仍,而且灾区广大,灾情严重。历史如此,目前灾情仍不可小视。仅近三年来,因灾引起的国殇举办了三起。据民政部统计,2010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4.3亿人次受灾,因灾死亡失踪7844人,紧急转移安置1858.4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3742.6万公顷,其中绝收面积486.3万公顷;倒塌房屋273.3万间,损坏房屋670.1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5339.9亿元。与近20年均值相比,受灾人口高出10.7%,紧急转移安置人口高出近1倍,直接经济损失高出1.2倍。综合比较历年灾情指标,2010年是近20年来仅次于2008年的第二个重灾年份。 
    有关荒政书的定义,高建国所称“以救荒为目的的专书”,邵永忠称“荒政史籍”,则是“以古代救荒活动及其相关的法令制度、政策措施、思想见解等为记载内容的政书体史书”。显然,邵说更为全面。“四大文明古国”指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这一说法,最早是由梁启超先生于1900年的《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中首次使用。梁启超的说法来源于当时国际学术界公认的“四大文明发源地”。但遗憾的是,除中国之外,其他三个文明古国的文化已在地球上消失了,只留下一些历史痕迹。毫不夸张地说,荒政是中华民族延续的一个良方,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中国荒政书集成》(以下简称《集成》),从立项到出版,历经十年时间。《集成》内容丰富,设计精湛,达到了科学、技术与艺术的和谐境界。编纂者竭尽全力,校勘用力,点校得当,是很见功底、凸显水平的系统工程。《集成》的出版显现了灾害史研究为国家减灾救灾建设服务的主体功能,融会贯通,是清史研究的一大成果,填补了民国“中国荒政全书”的未竟任务,堪称为我国灾害史研究的里程碑,毫不过誉。这第四个里程碑与前三个里程碑有所不同,“这些资料因编纂目的的限制而偏重于历史时期的灾害纪录,有关减灾救荒方面的文献则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而《集成》则作了系统整理。 
    天津古籍出版社很有眼力,与清史研究所强强联手,相得益彰,出了一部精品书。让广大读者能原汁原味地读到先辈们的荒政论述。 
    应当指出,《集成》的问世为“荒政”正了名,“荒政书不可不读”。一批批荒政史硕士、博士在各大学中培养出来,一篇篇高质量的荒政论文和著作出版,荒政无疑是国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当成为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委员们关注的新动向。 
    《集成》如何以“以古代救荒活动及其相关的法令制度、政策措施、思想见解等”来为国家减灾救灾建设服务的呢? 
    开浚河道,修筑圩岸。我国农村有岁修之风气,然近年来“两工”(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的取消,造成的后患,水利部长陈雷坦言,部分灌区也由于水源短缺、渠道淤积、抗旱设施损毁或不配套等导致抗旱浇地能力下降。 
    以工代赈,实在是中国荒政一大发明。明嘉靖时佥事林希元上疏:凶年饥岁,人民缺食,而城池水利当修,在在有之。官出财以兴事,而因可以赈民,是谓一举而两得也。国家仍坚持以以工代赈方法治理灾害,汶川地震恢复重建时也用上了。 
    处分和鼓励。《赈灾全书》所列处分18项,鼓励1项。现在是多奖励,处分较少。 
    分极贫和次贫给赈。按不同受灾程度、紧急情况处置,是现在救灾的一个主导原则。 
    《集成》的本体是救荒,绝大部分内容是对几千年中国救荒思想、救荒对策、救荒制度和救荒措施进行系统化的总结或整理。当今我国GDP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国人容易忘记过去的苦痛。2010年,高建国等人向中央有关部门提出建立国家备荒防灾体系的建议。中国是人口世界上最多的国家,灾荒多而严重。18亿亩农田产出的粮食,经常受到干旱、洪涝、台风、风雹、低温冻害等严重威胁。青藏高原的隆起决定了具有三级阶地,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时起时伏,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城市化趋势迅猛,高楼大厦林立,人口高度集中,防灾能力不健全,导致灾害极易扩大化。为了确保国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居安思危,有备无患,防范于未然,全面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尽早建立国家备荒防灾体系。 
    《集成》完成后,还需要办什么事情?我认为至少两件,一是戴逸教授指出了方向:“且欲安装网络,设数据库,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贮存、检索,以利研究工作。” 二是清代已出现《灾赈要务》之类救灾时随身携带的手册,为了使更多人能阅读到《集成》的精华,建议编纂出版《中国荒政书集成提要》(暂名)。 
    (2011年2月26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