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医疗社会史”的力作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8:11:56 中华文史网 王思治 参加讨论
余新忠博士著《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以下简称《瘟疫与社会》),从医学、社会学、历史学多视角研究清代苏南、浙西、浙东十一府的疫情与社会,是一部跨学科研究“疾病医疗社会史”的专著。“疾病医疗社会史”是一个前人涉猎较少的领域,近年来虽然有少数学者关注于此,但还处于起步阶段。科学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开创新的研究领域,不断创新。博士余君,选题既富开创性,论述尤其精详,读来引人入胜。本书主要特色有: (一)《瘟疫与社会》从一个新的领域深化了清代社会历史的研究。人所共知,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而人在历史上的生存状况除受政治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外,其自身的生存环境、生活质量如何,自应是社会历史研究的范畴。也就是说,对社会历史的研究本应包括物质资料的再生产(社会形态)和人类本身的再生产两个方面,因为人们生活质量的好坏无疑影响社会历史的发展。然而,传统主流历史学多偏重于政治、经济、文化等等领域,而忽视历史上“人”的生存状况的研究。本书的面世,标志着“疾病医疗社会史”富有成果的进展。 (二)“疾病医疗社会史”的研究,需要有病理学和医学的知识。史学工作者因医学知识的不足,多望而却步。余博士不畏艰难,能知难而进,其求真的治学追求,表现为科学的勇气是以潜心学业为基础的。例如,清人记载瘟疫之病情与症状,缺乏(也不可能有)现代医学的确切描述,为把握清代江南以肠道传染病为主的瘟疫种类,除阅读大量古今医书、医学著作外,又求教于医家、大夫,以弄清清代文献对瘟疫症状的笼统记载,从而确定以肠道传染为主的瘟疫主要是霍乱、肠道炎、伤寒,而并非有的学者所说之鼠疫。作者对江南疫情的相关因素,诸如生态社会背景、时空分布、瘟疫成因、死亡人数之考订,条晰精详,并有个案研究,可谓对清代江南瘟疫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讨。同时,对清代瘟疫学派也有论列,尤其是《江南分府疫情年表》,几乎究尽有关方志、旁及其代史籍制成,对江宁等十一府自顺治迄于民国,网罗史料,勾勒疫情,虽是附录,却占全书近十分之一篇幅,颇见功力。全书引用方志、清人文集、笔记小说等文献资料四百余种,中外今人论著二百余种,共六百余种。故而论说有据,不见无根之游谈。对已有的研究成果,既择善而从,又辨明是非,阐明己见,令人信服。 (三)作者的旨趣是从瘟疫与社会的互动与官府社会的反应,透视传统社会自身的活跃与发展,以及当时乡贤阶层的作用(包括吸收西方文化),从而论证传承与变化是历史发展的轨迹,进而对明清停滞论以及用西方市民社会和公共领域来解读近代中国历史,提出辩难。如前所说,作者的观点是在研究大量资料的基上提出的,因而具有实证与逻辑的说服力。 通读全书掩卷回思,正如作者所说:“尽可能准确地揭示清代江南瘟疫的疫情及相关状况,对于这样一个前人甚少涉猎的课题来说,无疑是最为基本的”。余博士撰著的目的是:“希望尽可能告诉人们一段‘真实的存在’。”同时,“更重要的还是借此揭示出中国近世社会变迁中一部分‘真实’面相”。一部学术力作,使人受益。诚如斯言,读者将从中了解一段真实的存在。 本书是在余新忠博士论文基础上修订出版的。我曾参加余博士的论文答辩,余君年少而不气盛,答辩时虚心诚恳印象甚深。今余新忠论文已入选“2002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确是名至实归。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网)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评司徒琳教授所著《南明史》
- 下一篇:《越缦堂日记》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