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书评、读后感 >

《<四库全书>纂修研究》序


    黄爱平同志的博士论文——《<四库全书>纂修研究》,于完成学位答辩后,再经修改补充,即将以《清史研究丛书》之一种付梓问世,这是作者几年来倾全部心思精力的宝贵结晶。一位刚过而立之年的青年学子,能向学界献出如此一部煌煌可观的学术专著,殊属可喜可贺!
    在黄爱平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精心指导其学业的戴逸教授,倘能为这部新著写篇大序,当最为适宜,这也是我和爱平同志的共同祈望,但戴师考虑到他为整个丛书写的序文,已然刊在本书卷首,不愿两序于一书。或许是我曾忝为爱平同志的副导师,她旋将写序的重任嘱我为之。忆及清代学者顾炎武所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序”,因再三坚辞,然爱平同志却挚意不肯放过,在进退踌躇中,只好就这部书稿及其作者写一点称不上是序言的赘语。
    爱平同志在大学本科期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国古典文献专业,奠定了坚实的文史基础,犹训练了目录、版本、校勘、训诂等从事古籍整理研究的基本功。1982、1985年,她以优异成绩先后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戴逸教授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专攻清代学术思想史。由于我也研治清代学术思想,戴师从提掖后进,有便于形成教学研究工作中的学术梯队出发,指定我协助其对爱平同志的执导,从而使我们结下密切的师生之谊,戴逸教授是我和爱平共同的师长;我与爱平同志之间则亦师亦友,在学业上切磋琢磨,相互解疑释难。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研讨,我与戴老师均觉察到爱平不仅有踏实的专业基础,而且有强烈的事业心。正如诸葛亮于《诫子书》中所谓:“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爱平则恰恰有“澹泊”、“宁静”的思想品格。无庸讳言,近几年对于读书治学的人说来,客观上确存在各种困惑和干扰。爱平同志则安然处之,始终以坐冷板凳的坚强毅力,坐得下来,钻得进去,孜孜不懈,勤奋自厉。她在读硕士学位期间,接连发表的几篇论文,如《王鸿绪与<明史>纂修》、《万斯同与<明史>纂修》、《<明史>稿本考略》等,均颇有见地和功力。她的硕士学位论文《乾嘉学者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学术研究》,在通过论文答辩时,曾获与会专家一致好评,一位研究中国思想史的老前辈欣喜地指出:“这是个研究学术思想史的苗子”。
    1985年,爱平同志转入博士学位阶段学习后,戴逸教授分析了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现状,根据清史研究发展的需要,又结合她个人的研究特长,确定以《四库全书》纂修作为其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同时提出较高的要求,希望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充分吸收前人的成果,在尽可能多地掌握资料的基础上,对《四库全书》的纂修,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以期“超越前人,后来居上”。应该说这是一个要求严格,难度很大,有很高学术价值的研究课题。爱平向志知难而进,以极大的学术勇气和严肃认真的研究态度,兢兢业业,殚精竭虑,历经三载,寒暑不辍,而今终于将书稿展现在读者面前。
    书稿的成色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既已公开出版,方家与读者自有公论。这里,我仅作为一个最早的读者,就管见所及,略加评说。窃以为是书有如下几点特色:
    1全面、具体、深入地总结了《四库全书》的纂修:《四库全书》作为大型的百科丛书,可谓我国古代文化思想遗产之总汇,在学术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向为人们所注目。前人对《四库》的纂修工作虽做过研究,也取得些有益的成果,但多是从某些侧面做局部的研究。本书则从纂修的时代背景、具体缘起、机构组成、书籍征采、编纂校勘、禁毁删改、刊刻补遗、缮写庋藏、分类编目、纂写提要等方面,原原本本,条分缕析,进行了全面、具体、深入地论述考证,给读者了解和使用《四库全书》以完整的科学知识。
    2引用资料丰富翔实,并有新的开拓:从晚清到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四库全书》纂修,依据的第一手资料,主要是《办理四库全书档案》、《清代文字狱档》。因受条件限制,更多的与修书直接有关的档案,却未能被看到和利用,本书作者则得天独厚,除广泛涉猎原有官书和私家著述外,又充分利用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最新增编、尚未公开发表的《纂修四库全书档案》。这批最新资料的开拓利用,弥足珍贵,不仅使这部论著在资料运用上显出优势,并使其对许多问题的分析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3立论公允辩证,分析问题实事求是:前人对《四库全书》纂修所做的评价,虽有精当之见,也不无偏颇之论,本书在占有大量材料基础上,立论则力求客观和全面.为论证《四库全书》纂修的背景和缘起,从中国古代学术发展内在逻辑着眼,溯源明末清初以来学风的转变,及“儒藏说”的形成,并联系到乾隆朝政治、经济的发展,而不是强调个人意志和偶然因素,再如评价纂修《四库全书》作用和影响,既历史地肯定了其对征集、保存、整理、弘扬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和作用;又深入揭示了封建统治者藉修书查缴、窜改、禁毁古今典籍,制造文字狱,对学术文化造成的浩劫与破坏,它如对《四库全书总目》的评价,既肯定了其在目录学上的成就和学术价值,又指出了其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学术倾向。这些鞭辟入里的分析、评价,均深中肯綮,既无主观拔高,也无人为贬低,实事求是,具有相当的广度和深度。
    4考证精细、论断准确,突破性地解决了《四库全书》纂修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四库全书》之纂修涉及问题较多,有些问题学术界长期来模糊不清,莫衷一是,如修书过程中究竟查禁、焚毀了多少书籍?作者从大量材料中,去粗取精,考证周详,列出各种统计表格,进行了定量、定性分析,作出了较为接近事实的结论。再如翰林院底本的庋藏,前人或推臆猜测,或语焉不详,本书则探本求源,揭示出历史的真相。所有这些,与同类著作相较,都显有突破性地发展。
    学术研究的发展,同自然界、社会界发展的客观规律一样,新陈代谢,不断前进。  “江山代有才人出”,“长江后浪推前浪”。爱平同志和她的同龄人,可谓一代新崛起的生力军,祝愿她继这部处女作之后,不断结撰新著,为发展繁荣学术思想史的研究,争芳竞艳。
        1983年4月于人民大学静园
    (资料来源:《<四库全书>纂修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1月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