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魁立,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乡愁文化发展中心顾问。 2016年5月27日,当银发飘飘、82岁的刘魁立先生健步行走在江西省玉山漏底古村的时候,这位民俗学界著名的“银发老人”眼底尽湿。 面对漏底村庄世外桃源般的自然风光,面对漏底村中不时看到的破落的仍存江南特色农村风貌的房屋,面对村里为数不多的生活水平显然落后的村民,这位多年以来不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竭心尽力奔走的、虽饱经岁月风霜依然谦和乐观的老人,时不时会不由地扼腕叹息、心思起伏。 传统村落如何保护?农村民俗文化何去何从? 魁立老师为在场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提出三点充满深情的、宝贵的关于当今古村保护和修建的理念、原则和建议。 一、中国的农村应该姓“中” 现在的中国农村建设,千村一面的现象比比皆是。处处是彩色钢板、山寨洋楼,甚至在许多旧有建筑风格仍然保持得还算完好的古村落中,突兀地出现几栋完全不搭调的洋风格建筑,与整体风貌格格不入,破坏了村落的整体建筑格局。每至此时,我们不禁要问:中国的农村,它到底应该姓什么? 当一个传统的古村落(比如漏底村)还保有历史的风貌、还没有根本“改姓”、还没有“被别人收留”、没有被其它味道改变之时,在对它进行重建或是复兴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考虑的便是:让它姓什么?保持姓什么?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前提和理念。如果不进行一些相关的思考,不把“姓中”这个理念贯彻好,就难以说是重建或者复兴。 这里要提到一个“再创造”的概念。目前最为提倡的创新或是振兴,如何在遗产保护中贯彻实施,是个很重要的大问题。当说“创新”的时候,涉及继承传统的核心议题,实际上介于可管与可不管之间,词义本身并没有限定。但是,“再创造”一词则不然,一定是在原来的、传统的基础上延续,更新和不断发展前进的,它与历史紧紧关联。中国的农村在建设的过程中,如果能特别关注到这个前提,我个人以为,这样的农村才有前途,才能向我们的国人、向我们的后代、向外国人骄傲地说:这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国农村,这是属于我们的优秀传统。这一点是我们在传统村落保护和重建中,必须思考和把握的一个关键原则。 二、中国的农村应该是中国农民的农村 现在,一些地方的农村,几乎已经不大再是中国农民的农村了,而是城市来的旅游者的农村、是外国游客的农村、是企业家开发商的农村……,独独不再是农民的农村。 究其原因,农村在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随着土地规模越来越小、经营方式集约化等,出现了大量的劳动力富余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兄弟从心理需求到主观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相当一部分人从田野劳动中解放出来了,或者说被解放出来了,但是要去干什么,却没人指导或告诉他们,所以他们只好去城市打工,干点粗劳力杂活,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甚至连蓝领都谈不上。在这个意义上说,实际上并没有很好地设计好农民的出路。通常说,“安居乐业”,然而,只有“乐业”才能“安居”,如果农村能够容得下农民,能够为农民提供“就业”“乐业”的机会,他们何苦要背井离乡去寻找生活的出路 呢? 所以说,农村的建设,说一千道一万,漂亮话是没用的。因为农民不适宜在这儿生活下去了,没办法生活下去的时候,他们必然进行另外一种选择。也即俗语所谓的“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辩证地讲,若想让农民留在农村,便要为他们设计出更好的适合他们自己的谋生方式;而若想让农村成为真正的农村,那它一定是、也应该是能够留得住农民的农村。 当然,进入新世纪的农民,不会再是扛着锄头下地,回来喂猪养鸡、“二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农民了。而是二十一世纪的新型农民。 三、中国的农村可以是现代化的、幸福的、和谐的、可人的、令所有人羡慕的 毋庸置疑,中国的农村可以是现代化的、幸福的、和谐的、可人的、令所有人羡慕的地方。农民不仅在新的条件下乐业安居,而且能够和城市居民一样,尽享新时代提供的一切现代生活的便利条件。如果本着这样的标准来进行建设,农村才会真正地发展,才会真正地回归,才能保住我们脚下这片非常宝贵的净土。与此同时,传统文化就真的有了良好的传承基地,传统文化就得以彻底回归了,农村也就真正是农民兄弟的“欢乐之乡”“幸福之乡”,也是我们心中的美丽田园了。 说话容易,讲理念也相对容易,但是实践起来,就很困难。而且理念也可以是集思广益,不只是一个模式,建设的途径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不应定于一尊。我不过是发表了个人意见,不对的,请大家批评纠正。 我觉得,如果农村都城镇化了,文化的多样性不就完全消失了吗?连传承的基地都没有了的时候,那传统的保护还将如何进行呢? 什么是城市文化?什么是城市传统?什么是城市风格?我们大家都知道、都记得,过去有所谓“北京胡同的生活方式”,有上海石库门的生活方式,也有乡村的生活方式,我们都能回忆的起来,都能描绘得出。然而今天,让我们心痛的是,乡村文化已经无法描述出来。那种“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的景象已经很难看到。难道说我们看到的八十岁的老太太,她孤独无奈地坐在破败的房子前,就是现今的乡村文化吗?我们在城市之中,人们彼此也是不大相干的。我们每天行走在现代化的宽敞的大马路上,车水马龙,人流密集,摩肩接踵,然而我们却相互冷漠,将彼此关在心门之外。身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的和谐吗?没有交往,哪来的和谐? 因此说,农村建设的方向,它应该是幸福的,现代化的、和谐的、彼此亲密的。也只有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才能说:中国的农村,它“姓中”;中国的农村,它是中国农民的农村。 正如魁立老师的一句被弟子们奉为名言的口头禅:活鱼须在水中看。中国的农村,是“姓中”的农村,是中国农民的农村,也一定是现代化的、幸福的、和谐的、令所有人羡慕的农村! (原载于《民俗中华》微信公众号 2016年6月6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