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坑院营造技艺传承缺什么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9:11:34 光明网-中国文化报 2012- 记者 张莹莹 参加讨论
河南地坑院(资料图片) 日前,微博上一则关于河南陕县地坑院营造技艺濒临失传的消息引发网友围观。根据记者的调查,河南陕县绝大部分地坑院已经无人居住,正遭到废弃和自然损坏,有些甚至已经成为废墟,地坑院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瓦房和两层楼房取代。 而随着建筑实体的消失,地坑院营造技艺也濒临失传。一位知情人告诉记者,“由于缺少实践载体,掌握地坑院营造技艺的人目前大部分都无用武之地,传承链条在实践载体上出现断裂。这是地坑院营造技艺濒临失传的最主要原因。” “地下四合院” 构造特殊、魅力无穷 “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在河南陕县东凡塬、西张村塬和张汴塬三大塬区上,有着100多个这样的地下村落,村民们在平地上挖出一个深坑,然后再在坑的四壁凿挖窑洞居住,这在当地被称为地坑院。 地坑院又称天井窑院,由原始人类的穴居发展而来。它在全国是独有的建筑方式,是民居史上的一大奇观。它们主要分布在豫西、陇东、晋南和陕北等地,除此以外,世界其他地方尚未发现类似的民居。而河南省陕县的地坑院群落集中成片,存量较多。 据记者了解,地坑院是古老的生土建筑,属减法营造的负建筑形态,它的营造技艺比较复杂。首先是在平整的黄土地面上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6至7米,然后在坑的四壁挖若干孔窑洞。其中,主窑对面的角窑凿成斜坡,形成阶梯形弧行甬道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通道,称为洞,是地坑院的入口,大都是曲尺形。门洞窑多数只有一道大门,被称作“哨门”。 地坑院与地面的四周砌一圈青砖青瓦檐,用于排雨水,房檐上砌高30至50厘米的拦马墙,在通往坑底的通道四周同样也有这样的拦马墙,这些矮墙既可以防止地面雨水灌入院内,又可以保障地面劳作活动和儿童的安全。 人住在坑里,排水问题自然是第一大事。为此,他们在地坑院中间下挖了深4至5米的旱井,俗称渗坑,专门用来聚集渗进坑内的雨水。地坑院里通往地面的门洞内有一口深水井,加一把辘轳用于解决人畜吃水问题。地坑院内各个窑洞按功能分为主窑、客窑、厨窑、牲口窑、茅厕、门洞窑等。窑洞还是天然的温度调节器,冬暖夏凉,特别是地坑院建造简单价廉。对于昔日贫穷的山民来说,这样的建筑是再理想不过的了。 据记者了解,地坑院营造技艺包括完整的设计规制、设计模数和工艺口诀,绝大部分和现代建筑理念相吻合。如依据“庙正院不正”原则,地坑院方位要稍偏;为体现尊卑秩序,主位要高大,口诀是:地势上高下低,天井上宽下窄,主窑为“九五窑”(主窑高九尺五寸,宽九尺),其他为“八五窑”(高八尺五寸,宽八尺);为解决通风采光,窑洞要前高后低、前宽后窄,安装要“扑门仰窗”;建筑地坑院使用的土工尺子,长五尺,和古代男子的平均身高相似,通过其数值和尺度控制,保证各建筑部位与人体活动需要的空间协调平衡等等。 地坑院作为一种古老而奇特的民居样式,建造涉及土工、泥工、瓦工、木工等行当。它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窑洞类居住环境中独具特色,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 民间瑰宝遭遇时代挑战 据记者了解,目前在河南陕县西张村镇庙上村还有地坑院80余座,是保存地坑院较为完整的一个村庄,但地坑院越来越不受年轻人的喜欢了,目前在地坑院内居住的大部分是老年人,年轻人一般选择建两层砖瓦房。 今年已经年近古稀的刘淑军老人至今仍然居住在地坑院内,老人告诉记者,在这里生活久了,不想再挪地方了。另外,老年人在夏天不习惯用空调,住在地坑院里冬暖夏凉很舒适。老人还告诉记者,他的儿女曾多次劝他搬出来住,但是他都没有搬。 如今,居住在地坑院里的大都是像刘淑军这样的老人,他们怀着一种无法割舍的恋旧情结,不愿意改变固有的居住环境。尽管如此,地坑院居住的人数仍逐年在减少,楼房却在逐年增多。一位年轻人告诉记者:“现在家庭都买了汽车、拖拉机等,这些都无法开进地坑院内,非常不方便。再说我们平时在外边打工,见多了高楼大厦,一跟别人聊时,如果还说自己住在窑洞里边,别人都会用很诧异的眼神盯着我,好像我是原始人似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