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硕]隐藏的神性:藏彝走廊中的碉楼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10:11:32 《民族研究》2008年第1期 石硕 参加讨论
【摘要】青藏高原碉楼作为一种独特历史文化遗存,近年日益受到外界的关注与重视。目前学术界普遍将其作为与战争相关的防御性建筑看待,认为碉楼起源于防御。本文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文章依据藏彝走廊碉楼分布地区相关民族志材料,指出碉楼明显具有神性,为权力之象征;当地流传碉楼“为祭祀天神”或“镇魔”而建等传说,可能反映了碉楼更原始的形态,碉楼最初产生可能是作为处理人与神关系的一种祭祀性建筑,以后才转变为处理人际冲突的防御性建筑。文章还进一步讨论了碉楼起源与藏彝走廊本土信仰及宗教观念的关系等问题。 关键词:碉楼 扎巴 神性 作者石硕,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教授。地址:成都市,邮编610064。 碉楼作为青藏高原独特而古老的历史遗留之一,分布地域甚广,在今西藏的林芝、山南和日喀则一带均有分布,但分布最集中、数量最多的则是青藏高原东缘的藏彝走廊地区。川西高原从岷江上游河谷以西到大渡河上游和雅砻江上游一带,是碉楼分布的核心区,不仅数量、类型最多,分布也最密集。从成都平原西行,无论是由西北进入岷江上游,还是向西进入大渡河上游,沿途的村寨、河谷两岸、关隘、山头,均可间或看到一座座耸立的碉楼。位于大渡河上游的丹巴县,因现今保留碉楼数量多且密集,被人们号为“千碉之国”。 近年随着藏区旅游热的兴起,碉楼这一独特文化遗存越来越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其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也日益得到肯定,最近已正式列入了我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但作为一种历史遗存,碉楼却包含了太多的历史之谜:人们最初为什么建这样的碉楼?它是做什么用的?是出于实用还是与精神活动有关?当地的古代先民又为何会建造如此众多、分布如此密集的碉楼?等等。这些问题既给人以无限遐想又令人十分费解。对于碉楼的功能与性质,目前学术界的主流观点是将其作为与战争相关的防御性建筑来看待。但防御是否是碉楼建造的原初意义与功能却颇值得怀疑。若碉楼最初确为防御而建,那么有两个问题难以解释:第一,防御发达必与战事频繁有关,但碉楼的分布却更多体现出了与族群的相关性。碉楼分布的核心区主要为川西北嘉绒藏族地区,二者大致重合。若按碉楼缘于防御的观点,则势必得出藏彝走廊地带的古代战争均集中发生于嘉绒地区而别的地区战事稀少的结论,这显然与历史情况不符。第二,碉楼在某些地区和村寨的密集程度令人难以想象,几乎达到户户有碉的程度。倘若皆出于防御需要,那么按此推理,当地古代人群一千多年来就必是长期生活于打打杀杀、争斗无穷和朝不保夕的战争状态中,但这在地旷人稀的高原地带是真实和可能的吗?从这两点看,将建造碉楼的原初意义确定为防御,的确可能导致对当地社会及历史传统简单化理解或误读。历史长河中常发生这样的事情:一些古老的历史遗留与文化现象,其原初的意义可能因年代久远和社会条件变迁而逐渐丢失,以致后人以其派生意义来对其进行解释而造成一种普遍的误读。那么,人们对碉楼原初意义与功能的认识是否也存在类似情形呢?本文拟以藏彝走廊地区的民族志调查资料为依据,试对碉楼产生的原初意义与功能作一探讨。 一、文献记载中的碉楼及其功能 有关藏彝走廊地区碉楼的最早记载见于《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冉駹夷者,武帝所开,元鼎六年以为汶山郡。……皆依山居止,累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为邛笼。”唐人李贤注曰:“今彼土夷人呼为‘雕’(碉)也。”可知《后汉书》所记“邛笼”在唐时已被明确地称作“碉”,这即我们今天看到的碉楼。“邛笼”一词的含义今已不详,可能来自当时建碉之民族对“碉”的称呼,为少数民族之语言。孙宏开先生从古羌语角度考察“邛笼”一词,发现该词汇在古羌语中有明确的“石”之含义,亦足证“邛笼”当指“累石为室”之碉。《后汉书》虽成书于南北朝时期,然其所记史事为东汉,故可断定至少东汉时在岷江上游地区已有“高十余丈”的石碉存在。 对碉的使用功能,《后汉书》无载。明确提到碉的使用功能并将其与防御联系起来的是《北史·附国传》,其记隋时位于川西高原的附国时日:“无城栅,近川谷,傍山险。俗好复仇,故垒石为碟,以避其患。其磔高至十余丈,下至五六丈,每级以木隔之,基方三四步,碟上方二三步,状似浮图。于下级开小门,从内上通,夜必关闭,以防贼盗。”这是《后汉书》以来至明清以前对川西高原碉楼最详细的记载,其所记碉楼形制、面貌不仅与今川西高原的碉相同,且所记“高至十余丈”也与《后汉书》相吻合,可见附国境内的“碟”同东汉时岷江上游冉駹地区的“邛笼”乃是一脉相承,应是前者延续与发展。不同的是,这段记载首次对碉的功用作了阐释,即“俗好复仇,故垒石为礤,以避其患”、“以防贼盗”。不过,有两点需要注意,其一,《北史》系中原史家之著作,其对碉之功能的解释自然是以“他者”立场和角度作出的,因此其解释的权威性到底有多大尚存疑问。其二,即便当时碉已确有“以避其患”、“以防贼盗”的功能,但隋距东汉已有数百年,故这是否即是建碉的初衷和原始意义,仍难以确定。 那么,建造碉楼的原初意义和功能到底是什么?因碉楼产生年代久远,加之史料记载匮乏,要搞清楚这一问题已属不易。值得注意的是,有关此问题,当地一些民族志材料却向我们提供了相当重要的信息与线索。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刘铁梁]作为公共生活的乡村庙会
- 下一篇:[庄清华]闽中南农村观剧情况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