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百科全书式学者”的丁福保(1874-1952)先生,江苏无锡人,宇仲祜,号畴隐居士,又号济阳破衲。他在医学、佛学、文字学、钱币学等学科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一生中所撰写和主持编纂的关于算学、医学、佛学和文史类书刊等有两百余种,其中最有名的包括《内经通论》、《说文解字诂林》、《佛学大辞典》、《古钱大辞典》等,都堪称是专业领域内的权威工具书。
丁福保是一个很有修为的居士,在近代佛教界堪称佛学奇才,编纂、撰写、出版了多种佛学著作,如《佛学起信录》、《六道轮回录》、《佛学大辞典》、《佛学撮要》、《一切经音义提要》、《翻译名义集新编》等读物,笺注了《六祖坛经》、《无量寿经》、《金刚经》、《金光明经》等十余种佛教典籍,其中尤以《佛学大辞典》贡献最为杰出,被称为是中国第一部新式佛学辞典,是中国佛教界的一项创举,其影响力非同一般。本文对这位佛学奇才的生平及成就略作介绍。
丁福保居士出生于清同治年间(1874),七岁入家塾就读,《畴隐居士自订年谱》中说:“余天性甚钝。幼读四书,日仅三四行,非百遍不能背诵。”可见他并不是一个天生聪明的人。但是先天的不足,可以用后天的勤奋来弥补,所谓“勤能补拙”是也。因此他读书非常刻苦,每每苦读到深夜三更才睡觉,如此,到十五六岁时,学问已大有长进。二十二岁时,他在江阴南菁书院读书,在老师王先谦的启发下,确定一生的治学路线,并立志搜集各种文字学之书籍,后于经史之外,兼习算术、代数、几何、三角等学科。正如年谱中所说的“读书先宜求博”,“博之为道将如何?曰:‘在得其要,”。1897年8月,他与哥哥一同奉父亲之命前往南京参加乡试,不料试毕归来,父亲已因肺病早一天去世。丁福保为此抱恨终身,从此不再应试。
1898年,丁福保到上海师从新阳赵静涵先生学习医术,兼学日本文字。
1906年,因到北京广惠寺吊唁他的数学恩师华世芳,偶然读到俄文教习余梅生藏的《释氏语录》,深感其中奥妙无穷,录其警句当作座右铭。这是他接触佛教的初缘。他还为此作了一首诗云:“本来无物自无尘,无欲无忧闲道人。无生无死常寂灭,无分别处绝冤亲。”之后他又结识了当时佛教著名学者杨仁山居士,受其影响,他开始对佛教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但仍很初浅。再后,至民国,他迁居上海不久,母亲病逝,继而自己又生了一场大病,几乎死掉,直到此时他才对生老病死感到了痛苦和烦恼,开始思索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真正意义何在等问题,而佛教的最终目的正是让人断除烦恼了脱生死的,所以丁福保便由此而真正地契入了佛教,并视之为正信,真正开始虔诚信佛,戒荤吃素,并广购佛学书籍,深入研究佛法。他在《佛学丛书》的自序所说:“余自垂髫后,即喜披览典坟,为义理辞章考据之学者十余年,奔走衣食,任算学教授者六年,翻译医书,为人治病者十余年,积书至十余万卷,而于各种学问皆一知半解,未能深入其奥宓,惟涉猎之余,性喜刻书,因成《医学丛书》、《文学丛书》、《进德丛书》,凡三部。然蹉跎荏苒,年逾四十而道不明,德不立,晓夜以思,为之惧且耻,茫乎未知人生究竟为何也。于是悉弃其向所为学,一心学佛,聚经万余卷,积数年之力钻研穷究,始知内典之博大精深,非世间书籍所能比拟。”
虽然人到中年才开始信佛、学佛,但丁福保是个极有慧根的人,不但虔诚恭敬佛法而且勤奋深入地钻研佛教经典,可谓“勇猛精进,志愿无倦”。
学佛初始,丁福保依然以其博通专精、认真求实的治学态度来学习佛法,先从佛学基本知识及主要经典、各大学派的主旨入手,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基本掌握了佛学的全貌及大要,然后务求其专精,开始收集某一部经典的所有注释,然后再开始逐步“拟萃众说,校正异同,推究义蕴”。在此思路指引下他先后出版了《法华经句解》、《圆觉经略疏》、《六祖坛经笺注》等十几种书籍,另外还有一些学佛初级入门的启蒙读物,如《人佛问答》、《学佛试验论》、《佛藏经籍提要》等十余种。
学佛之余,他以善行践行佛法之慈悲精神,即捐钱捐物以救济贫困。他曾在无锡创设贫民教育社,自己第一个捐了三千大洋作为倡导,还捐钱给无锡图书馆,让图书馆购书供人阅读,以启发民智。民国初年,丁福保即开始刻印经书以弘扬佛法。他印经流通的方式,在《丁氏佛学丛书》所附的启事中有说明:“先垫出资金一万元,为编译印刷各费。此举非牟利性质,故每月不提官利,须持各种佛书流通后,再将基本陆续归还,若有盈余,决不提取,即以盈余广印经典;或划出一分为印送佛学门经书之用,论其结果,他日即以余款及经典、移交热心弘法之人……奉劝海内同志,或集款,或个人之款,亦可照敝处章程,开办佛经流通处,不过暂垫款项而已,垫付资金,他日仍可归还,在己则无所损失,在人则获法施之利,自度度人,莫妙于此,大善知识其有意于斯乎?”
丁福保在做刻印佛经方面的工作时,也感觉到佛教经典上面的文字艰涩玄奥,对于初学佛者,想读懂一本佛经非易事。佛教经典虽然历来缁素大德多有注疏解说,但古人注疏多重于判教科文,谈玄说妙,这些都不利于初学佛者对佛法的契入,更谈不上领会其要义。因此,丁福保就选择了一些卷数较少的经典,依照汉儒训诂的方式,逐字逐句地解释,称之为“笺注”,虽然未免繁琐,但在当时仍可算是注解佛经很进步的方法了。 摘自《广东佛教》2011年第2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