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王弟毘多輸柯因緣
http://www.newdu.com 2024/10/31 11:10:20 中台世界 佚名 参加讨论
古印度時代的阿育王,有弟名毘多輸柯,相信苦行外道的修行方法,於是阿育王用善巧方便教化毘多輸柯,使他明瞭苦行外道無法使心得解脫,佛法才是真正的解脫正道。經過思惟生死相逼迫的道理,毘多輸柯已然徹底明白,於是合掌向阿育王說:「大王!我現今應歸依如來,歸依無漏法,歸依僧眾。」並說偈言:「我今歸依佛,佛面如蓮華,天人所歸依,無漏法及僧。」 阿育王對毘多輸柯說:「我不希望你誤入外道,為了使你相信佛法,所以用善巧方便讓你有所體會。」毘多輸柯以種種香華、伎樂,虔誠供養佛塔,又以種種上妙飲食供養眾僧。接著往鷄寺六通羅漢耶舍上座處所,向耶舍上座請法。 耶舍以神通力見毘多輸柯前世所作善業,如今善根成熟,此生是最後身證得阿羅漢。於是耶舍上座為毘多輸柯說法,讚歎出家功德。毘多輸柯聞法後,發起出家願心,於是從座而起,合掌仰白耶舍尊者:「善說法要的尊者!您可以聽許我出家,受具足戒嗎?我希望於佛法中修梵行。」耶舍答言:「善男子!你先回去向阿育王請求,是否聽許你出家。」毘多輸柯立即返回阿育王處,合掌向王:「大王!請您聽許我出家,我欲於佛法中修梵行。」並說偈言:「我心亂不住,猶如象無鉤,王意如鐵鉤,勿制我出家。王為地中主,當聽我出家,佛作世間光,今欲修其行。」 阿育王聽到弟弟的請求,抱著他的肩頸,悲泣落淚而說:「毘多輸柯!勿作此意!出家人過著粗衣弊食的生活,眠臥於樹下,你不要出家吧!」毘多輸柯回答:「大王!我不是因為起了瞋心而欲出家,也不是因為貪欲、貧苦或想擺脫怨家而出家。我是因為了解世間種種諸苦交煎,生死相隨,無有解脫之期,而唯有依循佛法正路,能讓我從生死煩惱中解脫,能讓我無所畏懼,所以我發了歡喜心而欲出家。」阿育王聽了之後,更增悲泣。這時,毘多輸柯說偈:「生死為懸繩,有人則恒動,在上必復墮,和合必分離。」 阿育王又告訴弟弟:「你必須先學習乞食,然後才得出家。」於是,阿育王在後園的大樹下,以草鋪地,令毘多輸柯宿於樹下,又給他一個瓦缽,令他入宮乞食。毘多輸柯便持缽入宮,乞得種種上妙飲食。這時,阿育王怒瞋宮內眾人:「你們怎麼可以施與上妙飲食?應當施與粗食,乃至以麥為飯,或施與放置一夜的臭壞之食。」儘管毘多輸柯乞得粗食,也甘之如飴,不嫌其惡。 阿育王見到這種情形,告訴毘多輸柯:「你別再食此惡食了,我准許你出家;但是你出家之後,必須經常回來見我。」毘多輸柯遂前往鷄寺,但是他到達鷄寺後,卻思惟著:「我若於此出家,必定因為親人不捨,或持供奉物來此,種種人、物的擾亂,將使我不得修道。我應當於遠處出家,方不受擾動。」於是他便轉身離開鷄寺,前往毘提國出家。出家後,精進思惟義理,用功修行,證得阿羅漢果。 證得阿羅漢果的毘多輸柯長老,已得解脫樂,思惟著:「過去曾與王兄約定,出家後要經常去見王,如今我應圓滿這個約定。」於是從毘提國啟程,行化至波吒利弗多國。這一天,毘多輸柯長老早起著衣持缽,入國乞食,次第行至阿育王城。長老跟守門人說:「你進去向大王稟報:毘多輸柯今在左門外,想見大王。」守門人立即入內稟報大王,阿育王說:「快快請他入宮!」當阿育王見到毘多輸柯,即從座上起身,如大樹倒地一般,恭敬地向毘多輸柯作禮後,起身合掌,視之久久不移目光,悲泣而言:「一切諸眾生,當樂於和合。汝今除和合,而味寂靜心。我今知汝心,以慧無厭足。」 阿育王有一位大臣名善護,見毘多輸柯著糞掃衣,執持瓦缽,次第乞食,不論粗食、好食俱受,心無分別,便向阿育王說:「大王!毘多輸柯少欲知足,所作已辦,大王您應生歡喜心。」更說偈言:「常行乞食,著糞掃衣,住於樹下,心常在定。心廣無漏,其體無病,正命自活,常生歡喜。」 阿育王聽聞善護所言,生大歡喜心,便說偈:「捨於孔雀姓,及摩伽陀國,種種諸珍寶,上妙之五欲。樂於四聖種,除憍慢煩惱,行於大精進,名聞顯我國。最勝十力法,而汝能受持。」阿育王親手扶著毘多輸柯上座,又親奉種種飲食。食畢,洗淨鉢器,置於一處。阿育王便於毘多輸柯座前,恭聆法要。於是,毘多輸柯為大王說法,說法畢並說偈曰:「王今得自在,當修不放逸,三寶甚難值,王應勤供養。」 阿育王與五百大臣及國內人民聞法後,個個合掌圍繞恭送毘多輸柯長老,大臣及人民和聲說偈:「大兄阿育王,今恭敬送弟,出家有勝果,於今為現證。」長老毘多輸柯欲顯勝果功德,增益大眾對佛法的信心,於是舉身升空而去,阿育王與大眾合掌仰觀,目不轉睛,復說偈言: 「無復親友愛,如鳥飛虛空,我以貪愛鎖,不能自在去。 禪定有勝果,於身得自在,隨意之所行,一切無罣礙。 為欲愛所盲,不能見此法,汝今以神力,輕我起欲愛。 我本有慧慢,今汝為最勝,我等著世法,見聖始知畏。 今我等啼泣,由汝今捨我。」 後來,長老毘多輸柯遊化至偏遠邊地,到達邊地卻已身染重病,嚴重到頭上都發瘡。阿育王得知後,隨即派遣身邊的御醫去為長老療治。當病況略為減輕時,長老即令醫事人員回去。在邊地,長老僅得以牛乳為食來資養身體,為了乞得牛乳,於是往牛群多的地方去。 當時偏遠地方有一個國家名分那婆陀那,人民皆信受外道。其中有一外道以奉事無衣蔽體的裸形神為修行法,並畫作如來像而禮拜之。有一佛弟子見此事便稟報阿育王。阿育王聽了即說:「儘速將其帶來。」阿育王威勢所轄,於虛空中半由旬上,一切夜叉皆聽屬於阿育王;於地下一由旬,一切諸龍亦悉聽於王。當夜叉聞阿育王敕令後,剎那間即將外道弟子及畫像捉來。 阿育王見此外道,生大瞋心,將分那婆陀那國的一切外道悉數殺之,於一日之中殺了十萬八千外道。後來阿育王又聽說有一位外道弟子,受外道法奉事裸形神,並畫作如來像而禮拜。阿育王隨即敕令捉拿此人及其親屬,將他們關在一間屋中,以火焚燒。阿育王並下令:「若有人能取得一尼揵外道首級,我當賜其金錢一枚。」 在這個時候,長老毘多輸柯正乞食到一戶養牛人家,在那裡停住一日。由於毘多輸柯已生病多日,頭髮、鬍鬚、指甲都未整理,已經又長又亂,且衣服弊惡,無有光色,形如外道修行人一般。此戶的養牛女心生一念:「到我家的這個人是尼揵。」便告訴其夫:「你應殺此尼揵,取其首級,呈送阿育王,必定得到賞金。」其夫即拔刀前往毘多輸柯歇息處,欲取長老之首。此時長老思惟:「這是往昔惡業感召所致,無法脫免。」於是長老安然受死。 養牛女的丈夫將長老被砍下的頭送至阿育王處,欲領取賞金。阿育王看到這個頭髮雜亂的頭,心中生疑,於是問曾被派遣去醫治毘多輸柯的醫護人員,醫師看了以後,立即稟報阿育王:「此是毘多輸柯頭!」阿育王一聽到,當下昏厥,倒地不醒!侍從人員以水灑大王面,良久阿育王才甦醒過來。這時,有一位大臣向王稟言:「已證無漏果位之人,仍然不能滅除此苦果!懇請大王施予眾生無畏之福。」阿育王接受了建言,即刻宣令:「一切人民不得再殺尼揵外道。」 諸比丘因此事產生疑惑,向優波笈多尊者請問:「毘多輸柯往昔造何業因,現今受此殺頭取首之果報?」尊者回答:「過去世有一位獵人,多殺群鹿。在森林中,有一處清泉,群鹿每日都聚集水邊,於是獵人在水邊布設羅網、套繩,捕捉鹿群,日日獵殺眾多之鹿。那個時期,大覺世尊尚未出現於世間。有一位緣覺聖者,於水邊飲食,食畢澡洗後離開水邊,回到樹下打坐,鹿群們嗅聞到緣覺之香而至聖者坐處,不往水邊去。獵人到了水邊,等待多時不見鹿來,即循著鹿群足跡走到辟支佛坐處。心裡想:原來就是因為這個打坐的人,所以鹿群不到水邊。於是當下持刀殺了辟支佛。長老當知!昔日的獵人就是現在的毘多輸柯,因為他日日殺害鹿群,所以今世諸多病苦;又因為他往昔殺害辟支佛,以此罪業因緣,於後無數生常在地獄受苦;又於五百世在人道中,生生世世常被殺害,今世是最後生的果報,雖已證得羅漢果位,仍須受當時殺生的果報,因此為他所害。」 諸位比丘又問優波笈多尊者:「是什麼因緣,使毘多輸柯得以出生於貴族大姓之家?又是什麼因緣,使他得證阿羅漢果?」優波笈多回答:「毘多輸柯的過去生,曾在迦葉佛座下出家,樂行布施,常教檀越施主以種種上妙飲食供養眾僧;當時又以香華、幡蓋、種種伎樂,供養佛之髮爪舍利塔。以此善業,得以出生於大姓之家,於十萬年中,常修梵行,且發正願,以是因緣今生得證阿羅漢。」 典故摘自:《阿育王經.卷第三.供養菩提樹因緣品第三》 省思 正確人生觀的建立,必須以「正知正見」與「正信」為依歸。佛法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善惡業報,因果歷然,佛法的道理真實不虛。若能深信因果,順逆境界現前時,就不會得意忘形或怨天尤人;進一步,知因識果,積極地從正確的因上去努力,斷惡修善,廣集福慧資糧,人生必然充滿光明與希望,步步邁向菩提大道。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優波笈多尊者弘化因緣(十)
- 下一篇:杀鱼老婆婆死而复生免下地狱,只因听了这部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