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刘魁立]中国人的时间制度(2)


    二十四节气的创立
    说到二十四节气体系的创立,春秋时代,我们的先祖就曾用土晷测量日影的方法,确定了白昼最短、最长和长短相等的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时间节点。秦代又确定了四季开始的四个时间节点: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到了汉代,二十四节气的完整体系便彻底确立下来。从地球的视角观察太阳,将太阳按黄经运行的轨迹划分为360度,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即为一个“节气”。运行360度,共经二十四个节气,即每月两个节气。在每一个节气下,更细分为三候:初候、二候、三候,每五日一候。例如,立春三候的表征是:“初候东风解,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既是气候变化的一个时段的标志,其开始的日期和时分同时也是气候物候变化的精确的时间节点。
    二十四节气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由于中国地域的广袤,南北东西气候物候的变化有显著的差异,二十四节气交节的时间并不一致。所以,涉及二十四节气的农谚便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人们会根据所在地域的特点,总结出关于自然变化的认知并具体规划劳作的进程。例如,东北的谚语说“清明蛾子谷雨蚕”或“大暑蛾子立秋蚕”,而在浙江则说“清明孵蛾子,立夏见新丝”;在种大田的甘肃张掖说“彭祖活了八百年,田要种在春分前”,而在种水田的长江流域则说“不到清明人不忙,立夏点火夜插秧”。我们看到,在谚语中,广大农民对节令和地域的把握是具体而精准的,并没有把一个地区的经验看成是不变的刻板教条套用在另一个地区,而是因地制宜地总结出适宜于地方特点的自己的谚语。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制度,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各农业社区依据节气安排农业劳动,进行节令仪式和民俗活动,安排家庭和个人的衣食住行等各项活动。围绕二十四节气每一个时令节点,人们在组织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同时,还使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的传统知识在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和相关仪式中得到保存、保护和传承。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人祖辈发明的时间制度,是中国农业文明的智慧结晶,一直指导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农事活动,也是亲善自然、道德修为,提升认同,构建和谐的有效手段。
    春季,许多地方有迎春、鞭春、唱春、拜春等仪式活动,祭祀春神,开始农事。立夏,在杭州一带,有吃乌米饭、登高等传统活动,旨在强身健体。立秋,湘西花垣苗乡庆祝“赶秋节”,人们举行仪式,唱苗歌、打苗鼓,共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到了“霜降”节气,在广西一些地方,则有“壮族霜降节”,举行仪式欢庆丰收,感谢天地自然的恩赐。
    俗话说,“冬至大于年”。冬至时节,浙江三门等地向有祭冬习俗。社区民众举行祭天祭祖仪式,庄严而隆重。感恩社会,敦睦族亲。三门祭冬习俗,千百年来,连绵不断,延续至今。
    顺天应时,循时而动,融入了中国人道法自然、崇尚和谐、珍视生命的民族精神。
    人们为了便于记忆,还编成了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二十四节气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候选项目,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申请书的单位是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民俗学会和若干地方社区。中国提交的申报书所给出的关于二十四节气的简要说明是:“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二十四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几天前,这一申请已获批准公布。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二十四节气在新时代的响亮的赞歌。中国人关于时间制度的这一发明,成为整个人类知识宝库中受到普遍关注的珍贵遗产。它作为人类认知自然、顺应自然和利用自然的一个历史性高度,必将被世界各国民众所尊重、所关爱、所保护。
    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义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时间框架的一部分。虽然外国也有自己命名的春分、秋分、冬至、夏至这些时间节点的认知,但是能再细分出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使生产生活与自然结合得如此紧密的,则是我们中国人,而这一时间制度的确立对于我们的文化认同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首先,二十四节气是我们观察自然变化、记录自身生活时间过程的一种发明,它是构成中国人时间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起初,我们并没有更准确的衡量物来记录我们生活的时间节点和所经历的事件过程,后来有了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这样的方法来说明事件的时间节点和计算人们的社会进程以及我们每一个个体的生命进程,把它当做是一种时间制度,用以测定和记录所有事物变化节点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标志。
    其次,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它是我们在面对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和自然对话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种非常精细的、科学的认知方法,是我们对于自然认知和实践的记录手段。
    再次,因为有了节气这种时间计算方法后,它作为一种时间制度就进入了中国传统节日的体系之中。比如清明节,到现在依然是我们民族传统节日中一个很重要的节日之一。清明的内涵也是有多种的,从踏青、郊游的层面来看,清明是一种让人走向自然、亲近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节日;从另一种意义上说,就是把现实和历史联系在一起、把我们自己与先人联系在一起,这就建构了一种历史传承的关系。
    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来说,二十四节气显然是一种具有特定科学内涵、具有重大借鉴意义的创造,这是在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大背景下,人类可以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很好的典型范例。
    最后,当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时候,无形中提升了它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增进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通过许许多多这样的事例,也必然会增进我们的民族认同。民族传统节日本身就是民族认同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如同每到过年,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回家过年一样,要回到家乡,和亲人团聚,所以说,民族传统节日体系是民族认同非常重要的一个标志。而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华民族先人发明的一种时间制度,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今天被放在了一个明显的地位,特别予以彰显,让整个人类社会关注、共享、保护,不仅提升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认同;同时,也是世界认识中国的一个标志。
    可能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城市里的人与农业生产活动相距遥远,那么我们还需要二十四节气吗?有什么样的生活,就会遵循什么样的时间框架,我们现在按星期来安排工作和生活,其实这是工业化社会的产物,是一种人为安排的机械的生活节律。二十四节气则是认识大自然的变化、顺应大自然的变化、利用大自然的变化而制定的时间框架,它的科学价值和丰富内涵多彩意蕴,提醒着人们要回归自然,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在生活中加入像二十四节气这样的时间框架。现代人生活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中,漠视自然已经太久了,而要了解自然,二十四节气作为一个时间尺度是必不可少的。
    二十四节气设置的深层寓意和功能,在于调整我们人类群体同自然的关系,就拿清明节和端午节来说吧:在二十四节气当中,清明节这一节气成为人们广泛开展的民族传统节日。清明在春分后的第十五天,是其后的第一个节气。阳春三月,万物萌生,天气清静而明洁,一切生物(植物、动物也包括人),萌发出强烈旺盛的生命力,所以有“少女游春”等等说法。踏青、春游,同时祭扫,是其相当普遍的节俗。直到今天,国内许多民族尚存有三月三歌墟和男女交谊之类的活动。正因为有了夏历,它使清明这一节气与大自然之间有了亲和呼应关系。
    再说端午节。四、五、六3个月为夏季,五月是仲夏之月。寅月为岁首(正月),卯为二月,辰为三月,巳为四月,五月即午月。午月午日,故曰“重午”、“重五”。午月午日午时(12时),日在中天,所以端午节又有“中天节”之称。是时阳气盛极,阴气初生,故又称“恶月”。在这危机潜伏的重要关节,当然要小心过渡、平顺过渡。邪气萌动,当须避之。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如沐浴兰草汤、登高、采药、戴香包、系五彩线、龙船竞渡等,借助于艾、菖蒲、艾人、艾虎、艾旗、蒲剑、雄黄酒、朱砂等,以防五毒,以送瘟神。同样,也正有了夏历,端午节也告诉我们要与大自然保持紧密的联系。
    二十四节气还激发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历代诗人围绕着二十四节气创造了无数广为人知、脍炙人口的佳作。广大民众也创造了无数内涵丰富的二十四节气的民间谚语。
    湖南的农谚说:“节分二十四,候有七十二。”
    谚语作为人类智慧高度概括并以口头形式广泛流传的、短小而精准的语言形式,虽说是世界各个民族都有丰富的创造和积累,但是,居住在广阔地域上的、历史悠久和文化积淀深厚的中国人则创造了极为丰富的各类谚语。有涉及生活知识的谚语,有讲求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的谚语,有寓教于乐的谚语……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反映了中国人生活的全部侧面。其中,尤以反映中国人祖祖辈辈农业生产活动的农谚最为珍贵。农谚鲜明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人对于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利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同时,又把自己的劳动和生活有序地安排在时间的进程中。这是我们中国人祖祖辈辈创造和传承的宝贵的口头传统,这种升华为精准短语的农业生活经验,是规律的总结,也是劳动生活的指导,最鲜明可感地刻画出中国人的勤劳、智慧的影像。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