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座谈会在三门县举行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1:11:18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 参加讨论
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省三门县的“三门祭冬”、衢州市柯城区的“九华立春祭”、遂昌县的“班春劝农”、杭州市拱墅区的“半山立夏节”成为重要组成部分,相关社区成为履约责任单位。12月22日,由省文化厅、省民俗文化促进会、三门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浙江省‘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座谈会暨省民俗文化促进会年会”在三门县召开,省文化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陈瑶出席会议并讲话。文化部非遗司保护处副处长张呈鸿到会指导。省民俗文化促会专家对我省“二十四节气”的保护工作作学术指导,各设区市文广新局非遗保护负责人,以及“二十四节气”项目保护地文化主管部门和保护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围绕“二十四节气”的保护工作,共商保护传承,谋划发展路径。 领导专家观看三门祭冬仪式 陈瑶在会上指出,“二十四节气”成功入选人类非遗,是保护工作的新起点。申报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人类非遗的平台,有助于扩大项目影响力,增强非遗保护力度,有助于凝聚社会共识,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和热情,从而更好地传承蕴含其中的文化传统。各保护地要以此为契机,切实推进二十四节气项目的保护、传承、传播、弘扬的保护传承路径,为保护工作提供浙江经验。全省各地的文化部门,也要以此为契机,提高认识,强化保护,全面推进民俗类项目的传承弘扬。 “二十四节气”的保护工作,政府是主导者,群众是主体,社区机构是组织者,而学者则对其文化价值进行提炼和升华,本次“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座谈会同时还是省民俗文化促进会年会,就是以省民促会作为项目保护的学术支撑,指导保护工作。我省的非遗保护工作,在凝聚保护力量方面,做了许多有益探索,与教育厅联合公布教学传承基地,与旅游局联合公布非遗旅游景区,与高校共建非遗研究基地,以省民俗文化促进会为代表的社团组织,提供为保护工作提供学术指导。这种协作模式,是节气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也是我省非遗保护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保障。 目前,我省有省级民俗类项目158项,国家级民俗类项目34项,其中大多是传统节日,做好传统节日的保护传承,是激发民众守护自然节律,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