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立璠]中韓端午習俗的比較話題(全文版)(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6:11:09 民俗学博客 陶立璠 参加讨论
二、關於端午文化的形成、傳播 中國的端午節萌芽於先秦時期,定型于秦漢時期,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早在先秦時期,中國北方中原地區就把五月五日作為驅邪避瘟的日子。戰國時代,人們把五月五日視為惡月、惡日,而且民間有了許多禁忌。《大戴禮》云:「五月五日蓄蘭為沐浴。」《楚辭》云:「浴蘭湯兮沐芳華」,是說五月五日要煎蘭草湯沐浴以祛病禳災。漢代這種禁忌尤為突出。《荊楚歲時記》引《風俗通》曰:「五月上屋,令人頭禿。」王充的《論衡?四諱》也記載當時風俗說正月、五月生人殺父母。 先秦時期,中國南北地區端午風俗有著明顯的差異。秦代以後,國家統一,隨著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端午文化逐漸融合為一。到了兩漢時期,端午節的巫術信仰色彩仍很濃重。當時五月端午仍以祛病禳災為主。此時盛夏將臨,陽氣上升,疾病容易流行。所以《風俗通》云:「五月五日要以五彩絲系臂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溫。」《荊楚歲時記》也云:「漢俗在五月五日,用青、赤、黃、白、黑等五彩絲線合成細索、系於臂上。稱為長命縷,續命縷,五色縷、朱索等。」《後漢書?禮儀志》記載,漢代五月五日「以朱索五色印為門戶飾,以止惡氣。」古人認為五色絲縷和五色桃印能驅邪避惡,說明此時陰陽五行學說已深入到端午節中了。直到今天,端午戴五彩縷的習俗仍在許多農村地區流行。 《荊楚歲時記》還記載,五月五日要「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或將艾葉「剪綵為小虎,粘艾葉以戴之。」端午時節艾蒿生長藥力最強,所以民間有「五月五日雞未鳴時采艾」的習俗。采艾活動先秦時代就有了。《詩經?王風?采葛》就有「彼采艾兮」的詩句。可見人們很早就懂得艾的藥用價值。《風俗通》還說:「虎者陽物,百獸之長也,能噬食鬼魅。」虎既被認為是陽剛之物,在陽氣始盛的端午節當然要借助於虎的威力驅邪辟魅,所以人們在這一天不僅要剪艾虎,還要在屋內外牆角處灑雄黃酒,模仿虎額紋,在小孩額頭塗寫「王」字。 端午節掛菖蒲飲菖蒲酒的習俗由來已久。《風俗通》云;「菖蒲放花,人食之長年。」菖蒲對人體有開竅、止痛、祛風濕等作用,用它泡酒可以防病健身。端午節采艾、飲菖蒲酒、雄黃酒,也反映了中國醫學瑰寶——中草藥學對節日風俗的影響。 漢代端午習俗基本定型,吃粽子是漢代端午的重要習俗,這一習俗與端午始於夏至有關。《荊楚歲時記》云:「夏至節日食粽。」周處《風土記》「謂為角黍,人並以新竹為筒粽。」在暑熱即將來臨之日,粽子是上好的時令佳品。食粽子成了端午節和夏至的標誌。當人們把端午節和屈原之死聯繫在一起之後,粽子又充當了祭品。 端午龍舟競渡的習俗,早已流行。中國不僅漢族有此俗,許多南方少數民族也流行划龍舟習俗,這被學者們認為是南方越人的習俗,其實中原地區也流行此俗,1952年在河南汲縣山彪鎮戰國墓葬中出土的戰國時期的墓葬中的水陸攻戰紋銅鑒及其鑒紋的摹繪就有龍舟競渡圖,說明中原地區也有此俗。 民俗文化是動態傳承的文化,它從一個地區向另一個地區或民族傳播,往往用「采借」的方式進行。這種「采借」不是被動的,而是主動地,有選擇的接受和傳承。而且在「采借」的同時,還要結合本地區、本民族(本國)的需求加以改造,並植入本土文化之中,使其成為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韓國對中國端午習俗的借鑒就是用這種選擇性的「采借」方式完成的。上面講到,既然歷史上韓國是一個農業社會,且借用了中國的曆法,「采借」端午習俗自然也是一種對異文化的選擇。如對端午的解釋,端午時吃「艾子糕」,喝益仁汁,婦女們用菖蒲湯洗頭髮或飲用菖蒲水,或用菖蒲露化妝,士大夫人家的門柱上貼朱砂符藉以避邪,君臣之間要互贈端午扇表示祝賀等。 與中國端午不同的是韓國的端午節以祭祀儀式的完整而著稱。在韓國江陵地區,端午祭有著繁瑣的祭祀儀式,且儀式比較完整。如果從迎神的「前夜祭」算起,一般要舉行五個晝夜;如果從「山神祭」算起到送神止,時間長達20多天;如果從「謹釀神酒」算起,則長達一個月的時間。江陵端午祭的程式是從釀制神酒開始的。按照傳統,農曆四月五日,人們用江陵舊官府「七事堂」發放的大米和曲子釀制神酒,準備端午祭時敬神和飲用;四月十五日舉行「大關嶺山神祭」和「國師城隍祭」。祭祀結束後,在山林中鋸一段神木,人們將青紅禮緞掛在上面,然後在神木的引導下,組成迎神行列,農曆五月初三傍晚時分,回到江陵國師女城隍祠(鄭家女)接受「奉安祭」,也就是端午祭的「前夜祭」。祭祀結束後,將大關嶺山神和國師城隍牌位送往南大川露天祭場。從初四到初七,每天的早晨舉行「朝奠祭」。 江陵端午祭的祭祀儀式分「儒教式祭儀」和「巫俗祭儀」兩種。儒教式祭儀以奉讀漢文祝对~的形式進行,祝祭的內容涉及除禍招福、健康安寧、治癒疾病、農漁豐收、禽畜繁盛等。儒祭之後,開始伴隨歌舞戲劇表演進行的「巫俗祭儀」,直至深夜。江陵端午祭的活動豐富多彩。除指定的祭禮(謹釀神酒——送神儀式)、巫祭、官奴假面戲、農樂競賽、兒童農樂競賽、鶴山奧道戴歌謠(這些都是地區或國家指定的無形文化遺產)外,還有眾多的民俗活動,如漢詩創作比賽、鄉土民謠競唱大賽、全國時調競唱大賽、拔河、摔跤、蕩秋千、射箭、投壺等;慶祝活動,如煙火遊戲、端午放燈等;夜間活動,如國樂表演、伽椰琴彈唱等;藝術活動更是豐富多彩。此外還有被稱為「亂場」的商品交易。現在在江陵端午祭時還邀請國外民間藝術團體到場表演,增進各國的藝術交流和友誼。端午祭成為韓國最大,最有吸引力的節日之一。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二十四节气:立夏——大自然的成人礼
- 下一篇:[萧放]文化时间,色彩斑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