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立春——一个充满想象的日子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7:11:28 中国民俗学网 记者 王学思 参加讨论
制图与插画:黄 卓 立春,是一年之始。立春之后,白昼开始逐渐变长,气温升高,降雨增多,大自然仿佛从休眠的冬天回过神来,伸一下懒腰,打一个哈欠,就要开始新一轮的创造了。立春并不是春天本身,寒冷的冬季,还将在这里与春天展开一场拉锯战。所以,立春更像是春天的序曲,它的象征意义在于:一个变动的、新生的、富有无限可能的季节就要到来。 【物候】 古人将立春的15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意思是说,立春后第一个五日,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第二个五日,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第三个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消融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背负着一般漂浮在水面上。现代人总叹春天的短暂,而古人对于自然的洞察却如此细微。 【花信】 “风有信,花不误,岁岁如此,永不相负。”每年冬去春来,从小寒到谷雨的8个节气二十四候里,每候都有某种花卉绽蕾开放,带来开花音讯的风候。立春到来时“春之使者”迎春花率先开放,樱桃、望春紧随其后。 【民俗】 报春,现在在一些地区的农村仍保留着这种古老的习俗。即由一个人手敲着小锣鼓,唱着迎春的赞词,挨家挨户送上一张春牛图。这张红纸印的春牛图,被称为“春帖子”。送春牛图,其意在提醒人们要抓紧农时,莫误大好春光。 【禁忌】 由于立春这天寄托着人们的希望,在民间有一些特殊的禁忌,比如:在立春的时辰不可以躺着,因为这天是阳气开始起步、起升的时刻,应该站立或者坐着迎接美好的时刻。这一天不要有口舌之争,应该和和气气,欢度节日。立春之日不看病,如果看病就意味着一年都没有好运气。立春之日不理发、不搬迁。 【赏鉴】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 吴文英(南宋) 剪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 这首词是作者有感于除夕立春在同一天而作,上阕描写的是寻常人家喜迎立春和除夕守岁的情景;下阕写作者客居异乡的孤寂和凄苦,只能在“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追忆过去的美好生活。 【养生】 一不“酸”:春天肝阳上亢,易导致肝气过旺,所以饮食应“省酸增甘”,宜食辛甘发散之品,如山药、韭菜等;不宜食酸收之味,如羊肉、虾、螃蟹等。 二不“静”:春天自然界阳气开始升发,人体应该借助这一自然特点,重点养阳,养阳的关键在于“动”,切忌“静”。这就要求我们要多参加室外活动,克服倦懒思眠状态,使自己的精神情志与大自然相适应。 三不“怒”:春属木,与肝相应。肝的生理特点主疏泄,恶抑郁而喜调达。在春季精神养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 四不“露”:春季气候变化较大,天气乍寒乍暖,由于人体腠理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所以,初春时节不宜过快减少衣着,露出身体。《千金要方》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 (本文刊于《中国文化报》2015年2月4日第5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