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任大猛]两千年前长沙清明时尚风(3)


     晚清“女侠”秋瑾说:“今朝侬上定王台” 
    晚清“鉴湖女侠”秋瑾,巾帼远胜须眉,她的诗作:“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如霹雳奔雷,让人感奋难已。
    秋瑾少女时代在长沙生活,17岁写过《踏青记事》四首,写尽长沙清明风景。奇怪的是从辛追到杜甫是一千余年,从杜甫到秋瑾又是一千余年,秋瑾在长沙清明的踏青线路,和唐代杜甫,几乎一致,也是从贾谊宅,到定王台。
    17岁的秋瑾和她的闺密在清明长沙踏青时,穿的是凤头的鞋子和绣花小袄,她们穿过黄鹂鸟宛转鸣唱的柳阴,看到一处楼阁半卷珠帘正对绽放的海棠;经过一处小桥,桥水卷着落红无情流去;曲径之外是芳草茸茸。
    在寒食清明节的那几天,秋瑾和她的闺密在长沙纵情游览。她的闺密对她说:“你昨天去的是贾谊宅,我今天刚刚登过的是定王台”。而此刻天真烂漫的秋瑾,正在束装,准备马上就去定王台。
    当然,长沙古城历史遗迹,多焚毁于1938年冬的“文夕大火”。贾谊故居、火宫殿等早已次第恢复。只是定王台,一直只是活在太史公的书中、杜甫的诗句里、秋瑾与女友的对白中,活在长沙人民的心中,到目前为止,尚无法恢复。
    在今天上午天心广场举行的古长沙清明风情展示活动中,不知会否有人诵读“鉴湖女侠”秋瑾的诗句。
    秋瑾如能活到今天,估计也会兴致勃勃,发起“少年狂”,步行到天心广场去,倾听着当年写过的带些“小资”情调的诗句,在一旁低首不语。
    秋瑾的四首长沙《踏青记事》诗如下:
    女邻寄到踏青书,来日晴明定不虚。妆物隔宵齐打点,凤头鞋子绣罗襦。
    曲径珊珊芳草茸,相携同过小桥东。一湾流水无情甚,不送愁情送落红!
    柳阴深处啭黄鹂,芳草萋萋绿满堤。笑指谁家楼阁好? 珠帘斜卷海棠枝。
    西邻也为踏青来,携手花间笑语才:“昨日卿经贾傅宅,今朝侬上定王台。”
    

    杨昌济痛心新柳叶搀在茶叶中
    草草
    清明前后,正是长沙摘茶之时。
    清嘉庆二十三年《善化县志》“清明、上巳”条下说:“上巳,士绅多结伴出游,踏青修禊,时茶芽初发,揉绿炒青之村,香满里巷。菜花正黄,如散金遍亩,田歌与布谷禽声,若相互答。令人怡情,至游民演采茶戏,每于二三月,乡僻聚观,诲淫失业,殊为恶俗。近日奉示严禁,此风少息。”
    毛主席的老师杨昌济先生在《达化斋日记》中也记载了游民演采茶戏,不过他更严厉斥责了清明前后,长沙一些乡人在茶叶中搀杂使假的现象。
    杨昌济在1917年4月11日的日记中记道:“前日往岳麓,在舟中闻人言:新柳叶,可搀入茶叶之中,言之甚易,若不知作伪为可耻之事者,此国民程度低劣之证。曾闻人言茶商之所以失利者,多因货劣而滞销之故;而货之所以劣,不仅因做法不善,亦缘乡民担茶叶求售者已有搀杂,故茶质不良。欲振兴茶业,非彻底澄清不可;必须山户群知作伪但能获细微之赢,终将失永远之利,群相劝戒,不许搀和伪叶,斯亦小学进身时,不可不提倡者。”
    杨昌济先生日记中之言,也是想要改造世道与人心。清明时节,长沙街头挑担卖的茶叶之中,据闻目前仍有掺杂细柳叶者,据闻细柳叶有柳酸,初尝入口微苦,可令人头晕。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