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正国]互动演化:当代端午民俗的文化思考(3)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10:11:18 民俗学论坛 2009-4-27 17:23 孙正国 参加讨论
三、互动演化:一种实践的民俗文化观 在实践的社会现实中,民俗的传承并非封闭的完全的继承,它具有本质上的潜在的流变特征,这种流变是以继承为前提的,是一种接受之上的更新或延展,“这些变化不是时间导致的衰落,而是持续出现的由后继的世代和社会所做出的再度逢释。传统并没有衰落,而是存在于绵延持续的复兴与更新世界之中。因而这些范型保持着如此的推进力就必定是超历史的”⑩。民俗传统的传承性与流变性辩证一体的本质特征是本文阐述的互动演化理论的逻辑前提。 美国著名社会学交换理论创始人霍曼斯在其早期代表作《人类群体》中提出过“互动”概念,认为互动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和影响,以及某一组成员与另一组成员之间的活动关系。与此同时,他把互动视为小群体的三个要素之一,其他的两个因素是活动与情感,活动是群体成员属性的主要表现,情感是群体成员对群体情感的总和,三要素之间具有小群体这种社会系统的要素关系。在霍曼斯的理论中,互动是重要的学术概念,而且它与活动、情感等概念密切相关,充分揭示了社会学意义上的互动理论的丰富内涵,即强调了社会主体之间融合了情感、日常生活在内的互动关系。本文继承霍曼斯的互动理论,又作了自己的一种理解,把互动从人际关系扩展到民俗传统与社区文化乃至各种文化现象之间的关系,或者是从另一个层次来发展互动理论,也就是社会文化现象之间的关系这一宏观层次,无论在民俗文化学还是社会学的理论体系下,宏观层次的互动关系都是客观存在的规律。 以社会实践的观点来看,一定程度上,民俗就是一系列生活方式的具体形态。“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下,社会中的个人、群体或全体成员为一定的价值观念所制导的、满足自身生存需要的全部生活活动的稳定形式和行为特征。”⑩恩格斯也曾论述过生活方式问题:“人们的生活包括了一个广阔范围的多样性活动和世界的实际关系。”妙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生活主体为社会中的人,他们的生活具有稳定性的特征;一是生活主体参与了社会关系与自然关系中的多种多样的活动。这也是民俗的重要内涵,而且在实践中,当民俗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存在时,这些内涵则以更为鲜明的主体性和更为复杂的互动关系呈现出来。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社会学结构一功能学派代表帕森斯是较早关注社区与礼俗关系的学者。他在其社会行动理论中对社区作了变量分析,以试图区别各种类型的社会行动系统。社区变量有:情感的、公利的、特殊的、先赋的、扩散的,这些变量与社会变量共同构成各种各样的“模式变量”,在此,帕森斯发展了德国社会学家托尼斯的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的理论,认为礼俗社会的“模式变量”为:情感性因素的结合,机械的团聚力。本质上讲,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就是实践的理论,是在实践意义上探讨社会学的一些重要命题,尤其是对于社区与礼俗的关系问题的论述,就是一种实践的民俗文化观。正是在这种观念下,他才十分敏锐地认识到情感对于社区的重要性,才在相当普遍的意义上继承和发展了托尼斯的社会形态理论,深刻提出了礼俗社会的“模式变量”。我们可以看到,运用实践的民俗文化观来研究问题,首先是因为研究对象第一位的特性是实践的,其次是研究者坚持的一种方法论,经由这种方法能够认识社区与民俗的相关性及其互动生成的实践意义。 我国也有很多学者从实践的角度来系统研究传统文化的相关命题。一些学者认为:“传统意味着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跨度,也就是量的积累。所谓现代化就是上述时间和空间跨度在我们认知中的重新排列及其产生的新价值和新意义。从这个视角观察,对于多数不发达社会来说,现代化既是生活方式变迁的外部动力,也是生活方式变迁本身……在时间意义上,传统文化的存在就是现代化的存在,在政治、经济意义上,传统文化的对外开放、对外互动,是一种现代化过程。”⑩这一论述是针对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命题展开的,但也适于在当代社区背景下对民俗的考察,论述中关于现代化在传统语义中的理解极富启迪意义,把现代化视为传统时空跨度上的新价值和新意义的生发,而传统文化的对外开放、对外互动也就是一种现代化过程,这是对现代化的两个层面的深刻认识,更是对传统与现代化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动关系的本质性概括,这种基于实践认识的观点对民俗而言,对民俗与社区文化之间的关系而言,意味着民俗的演化即是社区文化的一种形式,社区文化是民俗生发的新价值、新意义、新模式,二者互为表里,在具体的实际生活中,它们之间有着全面而深刻的互动影响。值此,我们认为,互动演化是一种实践的民俗文化观。 综上所述,端午民俗延续着强劲的民俗传统力量而得以在当代产生影响,同时又受到社区文化的挤压与渗透,从而呈现出演化趋势,这是一个漫长却又十分深刻的传统与现代的冲突过程,也是一个相互融汇、彼此消长的过程。从实践上看,这一过程展示了民俗传统与当代社区文化之间剧烈的互动演化的本质关系。正如有的学者所说,“民俗文化交流并不是单向的,它往往呈现出双向流动的状态,现代化与传统文化也并不是冰炭不同器的,一个走向现代化的民族,不可能完全抛弃传统意识,失去自己的民俗文化传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些传统的习俗文化推陈出新,以崭新的形式,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扬和光大,有的甚至向国际社会辐射。当代民俗文化的现状及其流变趋势,正是这种叠彩纷陈的变化多端的局面”⑩。换言之,端午民俗的当代演化所显现的普遍意义是,象征并代表着富于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民俗现象在当代社会中的基本走向。 ①宋公文、张君:《楚国风俗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版,第267页。 ②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版,第268一269页C ③金泽:《中国民间信仰》,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版,第巧2页。 ④何新:《龙:神话与真相》,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⑤刘德龙、张廷兴、叶涛:《论俗信》,《民俗研究》2001年第2期。 ⑥闻一多:《神话与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6一巧7页。 ⑦巫瑞书:《南方民俗与楚文化》,岳麓书社1997年版,第81一82页。 ⑧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60页。 ⑨费孝通:《费孝通文化随笔》,群言出版社2000年版,第332页。 ⑩林国灿:《现代社会学》,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第206页。 ⑧费孝通:《重读<江村经济)序言》,《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9%年第4期。 ⑩t美]J.M.弗里:《口头诗学:帕里一洛德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版,第 110页。 ⑩同⑩,第149页 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98页。 ⑩高丙中等:《现代化与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55、 367页。 ⑩仲富兰:《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99页。 (孙正国:湖北荆州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 (原载《民俗研究》2003年第3期)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漫谈中国文化中的“鸡”
- 下一篇:让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