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端午:兼顾生死的人文关怀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对于端午节的起源,历史上有多种说法。有的说是为了纪念投江自尽的楚国诗人屈原,有的说是远古时代越地先民举行龙图腾祭祀仪式的一种延续,有的说是由我国最早的夏、商、周三代的夏至节演变而来。
    “端午”的意思是五月的第一个五日,即“五月初五”。而“午”与“五”同音,古代两字相通,所以“端午”又称“端五”。它的最终定名是在唐代。因为唐玄宗的生日是八月五日,为了避讳,把“端五”正式定名为“端午”,一直延续至今。
    端午节的风俗很多,有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袋、悬艾草、插菖蒲、挂钟馗像等。其中又以赛龙舟和吃粽子最具特色,流传也最广。饮雄黄酒、佩香袋、悬艾草、插菖蒲、挂钟馗像等,都与驱邪祛病、养生保健有关。进入盛夏各种疾病多发时段,利用雄黄、艾草、菖蒲等矿植物的药性来解毒、杀菌、去风寒,以达到健身和净化环境的目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古老智慧。
    如果用现代观念审读那些古老的风俗,便会发现,其中蕴含着关注生命的人文精神,这是其他节日所无法相比的。为了纪念冤死的屈原或伍子胥而举行的龙舟竞渡,表达了人们对死者的深切缅怀;而悬艾草、插菖蒲等传统习俗,更反映了人们对于生者生存状况的高度关注。正是这种兼顾生死的人文关怀,凸现了端午作为中华传统节庆的文化精髓。何况在对死者的缅怀中,屈原那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始终在不断的积淀和传承中发扬光大,以至升华成了一种能代表整个中华民族性格的精神特质。因此,我们现在把端午作为国定假日,对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人类的文明进步,无疑都有重大意义。(来源:《解放日报》)
    (《话说端午》,陈连山著,;《端午诗词》,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均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
     (责任编辑:admin)